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行动指南。如果忽视了不断革命论,就会犯右的错误;如果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就会犯“左”的错误。坚持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无产阶级政党就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最正确、最突出、最全面、最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原理,被毛泽东同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贯的指导思想,同样地得到了极其光辉的发展。学习和了解毛泽东同志如何将这一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并使之发展到新的境界,就能够使我们深刻地体会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总路线的完全正确,就能够更好地反对右倾机会主义,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红旗胜利前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认为,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最重大的发展。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同列宁关于世界革命“同时胜利”的战略思想并存的,它未从根本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革命论的最重大发展是“东方国家决定”论,即世界社会主义胜利取决于东方国家革命发展的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不断革命”的理论是托洛茨基于1905年在《开端报》上发表的《社会民主党和革命》一文中明确提出的。他说:“无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革命的不间断性。无产阶级实现民主的基本任务,直接为巩固政治而斗争的逻辑,也在一定时间向我们提出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存在着革命的不间断性,”“不断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自我保全的规律”。他不断发展这个理论。1923年他在《新方针》中总结和评价这一理论时:“至于谈到‘不断革命’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我在1904、1905、1906年以及后来对…  相似文献   

5.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再一次教导我們,要做一个彻底的、自觉的革命者,在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既不犯停頓不前的右傾錯誤,又不犯超越革命的一定阶段的“左”傾錯誤,而永远站在革命发展的最前綫,就必須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論的思想,把自己武装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的統一論者。党的这个教导是极为重要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理論告訴我們:革命总是不停顿地、一个接一个地向前发展的,革命的各个阶段之間又是相互联系的,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学说,是毛泽东思想最光辉的部分之一。它曾经指导我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利胜,现在又指引看我们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和准备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认真学习毛主席这一学说,可以更快地提高我们的共产主义觉悟,从而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我们当前的工作。(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包含以下两点基本的合义,即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连续不断的。那就是说,无产阶级为了要实  相似文献   

7.
“不断革命”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革命实践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如何正确理解“不断革命”论的含义?“不断革命”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什么地位?目前尚有争论。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请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具有东方落后国家的典型特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各种矛盾尖锐复杂,革命更容易爆发和胜利。在革命酝酿和进行时,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须争取领导权,在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努力把形势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能采取"强攻"资本主义的方式,须适度"后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社会生产,"迂回"到社会主义社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汲取丰富的理论营养。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论》是一部政治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这部著作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辩证法方面,毛泽东非常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世情、国情和阶级关系。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列宁加以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个新的科学概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认识能动的观点和变革的观点突出出来了。在唯物史观方面,毛泽东在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刻地论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国体和政体等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农民革命进行了艰辛地探索,形成了农民革命主体论、农村阶级划分论、农村土地革命论、知识分子动员论为主线的内涵丰富之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毛泽东农民革命思想论纲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思想体系发展成为社会制度,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革命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劳动人民进行的斗争,为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方面,除了胜利地进行了暴力革命之外,在革命初期,列宁还曾设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  相似文献   

12.
近来对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理论,注家蜂起,意见大相径庭。本文不拟涉及不断革命论的其他问题,仅就1848年革命中马恩论述的不断革命论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作一简单剖析,以此与匡萃坚、陈成发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中的人民公社诞生将近两年了。它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和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的。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关于严格地遵从客观规律和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艰能动性相统一的思想,是指导人民公社产生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人民分社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又是毛泽东同志上述这些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胜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不断革命”的过程。这种观点引以为据的就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其实,这种看法是离开了马克思和思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原意,是不正确的。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的科学内容,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既区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有限目的,又不同于一切社会改良主义者的革命停顿论。因此,“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比较集中提到“不断革命”思想的著作和文献,主要有下列几篇:《论犹太人问题》、《共产党宣言》、《匈牙利的斗争》、《恩格斯致燕妮·马克  相似文献   

15.
“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丰富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始终高扬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需要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革命精神。对于不断发展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言,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未有穷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历史使命担当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理想与现实、资本与劳动、政府与市场、科技与社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关系,都需要不断增强革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6.
坚决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错误理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沿用过去把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时给我们带来了伟大成就的不断革命理论,和对马克思不断革命理论的误解,就是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原因。因此,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不断革命论断的本来涵义,搞清楚运用不断革命解决革命任务的限度和条件,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决议》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从二月革命结束到十月起义胜利,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他主张在俄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反对立即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对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解了列宁这一阶段的思想。从十月起义胜利到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他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而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21年春以后,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三个阶段,他提出,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而言,资本主义是“幸福”,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发展生产力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圣西门论法国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西门的法国革命论认为,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尤其是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实业力量的成长与封建神学体系矛盾发展的结果,因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必然的。但是,由于作为"中间阶级"的法学家和形而上学家操纵和指挥革命,这场革命成了"资产阶级"的而非"实业家"的革命。从而背离了法国革命的宗旨,使革命逸出了常轨,因而法国革命的实际成果非常有限。尽管如此,法国革命开创了一个普遍革命的新时代,从而为实业社会开辟了道路。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实业家应该不失时机地占领政治舞台,通过与王权的结盟和平地进行社会改造,以建立实业社会,这既是法国革命合乎逻辑的解决,也是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革命论在阐述现代科学演进中作为主流思潮的同时,其意义在无限扩展中导致认识上的诸多困惑。本文批判了科学革命这一基础概念被滥用而陷入的困境,提出对科学革命论的质疑和淡化。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对科学革命论予以修正,用科学发展论构建现代科学演进的概念图景。  相似文献   

20.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成功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超越的优秀品格。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动力密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斗争历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为自我革命动力密码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内在的历史基因。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坚定初心与使命的必然选择和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现实之需为自我革命动力密码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不竭的内驱动力。最后,“自觉—回应”的内生动力机制和“挑战—回应”的外生动力机制为自我革命动力密码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不断优化升级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