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对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中的价值、意义及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目的在于探寻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途径,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结合旅游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对贵州省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挖掘出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对促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榜样,在地理位置上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广东的经济、文化、体育等行业位居我国前列,旅游地点星罗棋布,人文环境优势明显,是国内较为雄厚的体育旅游资源城市之一,但是超前的意识及过分开发已有资源,制约了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得到:广东省的体育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体育赛事开发超前,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自然、人文等旅游行业中体育功能开发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具有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开发和利用长白山体育旅游资源中应充分考虑开发四季可行的多种内容的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体育旅游客源中“学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潜在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客源;在开发与利用体育旅游资源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沉淀丰厚,以国家级港口为主的都市体育旅游资源、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以名山森林为主的探险体育旅游资源、以现代化体育设施为主的健身观摩体育旅游资源,均亟待开发和利用。通过重点发展港口旅游、绿色旅游等休闲体育项目,创新营销手段,规范体育旅游市场,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培养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等手段,既可以在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拉动沿海经济发展,又能够实现江苏沿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海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民俗风情,而且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本文通过分析青海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着重探究青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具有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如何进一步利用湖区独特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克服湖区民俗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具有湖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对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法对延边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特征和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可以为延边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和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延边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根据其资源的不同分布区域特征可采用旅游性体育和体育性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开发模式,以长白山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为导向,依托本地区体育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冰雪旅游和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9.
乡村休闲体育旅游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实现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逻辑思辨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业态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业态的模式、政策以及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业态资源类型等进行了理论探赜。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我国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陆良彩色沙林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旅游市场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精品路线的选择和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陆良彩色沙林旅游资源开发和陆良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传的项目、分布和特征进行了分类介绍,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制定了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策略。这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也可为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策略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拥有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区位交通等旅游资源优势,但是由于安徽省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尚有差距以及省内有关体育旅游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同时还存在着体育旅游的地域性差距明显、体育旅游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使得目前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立足现状,结合实际,提出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体育和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划和策略提供参考,力争形成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以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省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旅游资源是发展现代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基本条件,只有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才能使得体育旅游业健康的发展。河北省的体育旅游资源构成较为全面、分布点广,适合推行区域启动、特色开发以及持续发展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而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促使创意旅游这种全新旅游模式的形成。青海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创意旅游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大型运动会体育产业开发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运动会体育产业开发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系统,即由在大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下的体育产业开发部牵头、下设体育本体产业开发部、体育相关产业开发部、体育延伸产业开发部、体育边缘产业开发部构成。研究目的是利用大型运动会这一平台,对体育产业进行开发,发挥体育竞赛的造血功能,以体养体,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和谐管理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剖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机理和微观机理进行了探讨,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以海南为例,对海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采用区位商法进行了定量的判定,并按其组成分成三个层次,运用数学模型对具体的旅游景区进行了分析,以指导海南旅游产业集群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青海湖旅游圈合作发展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的旅游合作不仅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联合,而且也是一个跨部门、多行业的联合,是旅游要素全面优化整合的过程。要实现环青海湖旅游圈旅游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以合作机制为指导,从而形成区域合作、整体协进、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目前滑雪旅游业已成为国际上80多个山地资源丰富国家的重要旅游产业,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国际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以运动为主、旅游为辅的初始阶段,运动、旅游融合的发展阶段,扩张阶段和多样化升级发展阶段。世界滑雪胜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与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在系统归纳法国、瑞士、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等滑雪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滑雪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广西北部湾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优势、劣势及其存在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RMP分析理论,对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远景规划;加大促销宣传力度;积极培育旅行社、体育俱乐部成为体育旅游的市场主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尽快完善体育旅游智力支撑"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