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纤维素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生物科学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纤维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并对现阶段生物过滤技术做一概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国情论述了构成我国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内容体系,并提出了培养其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生物教学运用了多种直观教具 ,传授系统的生物知识 ,验证已有的规律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给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本文从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上应用的特点出发 ,探讨了辅助与替代间接直观和直接直观、主导和主体、认知个性化等教育心理学问题。1 生物的学科特点和CAI课件的制作生物科学是从生物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究生命的奥秘 ,从而弄清细胞周期、生物生活史、生理生化变化、及其生物演化史等过程。这些过程有的是一瞬间的变化 …  相似文献   

4.
科学素养是一个现代人基本素养的一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生物科学素养必然成为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本文从生物学教学的角度深入地思考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六种方式。倡导探究教学;贯穿生命科学史的教学;改革生物实验教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提倡生物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张伟丽 《新天地》2011,(12):159-160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课是一门陌生的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那么作为一名生物老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这一全新的课程学好、学精呢?作者将在本文中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 ,生物科学史在智育中的作用 ,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 ,发展科学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肇庆学院学报》2014,(2):F0002-F0002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肇庆学院生物学系,2007年7月,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3个教学系及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并设有国家和省级柑桔试验站,药物开发中心、景观规划设计中心,水产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现开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3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生物教育)。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编的一套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五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及高二年级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从生物学兴趣、科学理解、生物学价值观、探究意识等方面反映了南京市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发展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尚处在起步阶段 ,但是已经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到目前为止 ,很多种农作物已经有了不同改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种 ,部分农作物的不同改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种已经进入商品化种植 ,并且商品化种植的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广大发展中国家分布面积不大。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跳出了以前农业生产的基本思路 ,通过改造农作物以增强其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来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面临人们对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是否会危害人类和环境的担心、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不完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体制落后等问题。需要从强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知识宣传、强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深化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体制改革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静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39-139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21世纪将会得到空前发展,已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克隆羊”、“克隆牛”问世不久,人类的基因图谱又实现了成功测序,这标志着生物科学的研究迈出了跨时代的坚实一步。面对全球艾滋病的猖獗、癌症的疯狂、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泛滥和肆虐,人们惊呼:能否找出导致这些疾病的基因,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解救人们的痛苦呢?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人口,人们又发问:能否把我们现在的粮食产量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水平呢?面对这些沉甸甸的发问,我们这些从事生物教学,特别是生物启蒙教学的中学老师,深感肩上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