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歌曲演唱是艺术再创造。一首声乐作品需要演唱者将它变成有声、有情、有字、有形的演唱艺术,也就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离不开演唱者对作品的分析、风格的把握、情感的处理等等方面。试从风格情感、咬字吐字、速度力度等方面阐述演唱中的艺术处理,旨在追求声乐作品的演唱更加动人,更加贴切,更加扣人心弦,更加完美;达到声以情发,情依声传,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歌曲的艺术处理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歌曲是一种听觉因素,一首歌曲在没有经过演唱者演唱之前,它是停留在纸张上的曲子,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在尊重歌曲创作者的原创基础上,对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情感、歌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使歌曲的演唱做到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3.
演唱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对歌者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体会歌唱艺术的深刻内涵,提高歌唱的整体水平是必不可少的.要演唱好这类艺术歌曲,首先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其历史背景、曲式结构、作品风格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其次要求歌唱家与钢琴伴奏默契配合,经过他们共同的"二度创作",才能赋予歌曲声音的形象;闪现出活生生的情感;使它们焕发生命和光彩.  相似文献   

4.
歌唱既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演唱者通过纯熟的演唱技巧和对蕴涵于作品中的丰富情感进行直接、生动的表达和细致入微的刻画,可给听众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歌唱不富有任何感染力.对歌曲的演绎应该是声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在底蕴,在演唱时富于艺术想象,使其演唱充满表现力,更精确地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准确地诠释出来,才能使演唱声情并茂、感人肺腑,最终实现演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歌曲演唱中的声与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曲演唱是人类情感的艺术,应在科学的声乐理论指导和声音训练的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逐步发展和提高.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一种从歌唱的自然、科学的不自然、科学自然三个阶段反复刻苦训练的过程.而这种自然状态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如地运用声与情,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声情并茂.文章主要从人体歌唱的声音、情感及声与情的辩证关系角度,阐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歌唱的作用及影响,使演唱者积极主动参加歌唱艺术的活动,在实践中发展想象思维,加以情感的体验与调动,不断提高演唱者科学歌唱的能力,自主解决歌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歌曲演唱是人类情感的艺术,应在科学的声乐理论指导和声音训练的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逐步发展和提高。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一种从歌唱的自然、科学的不自然、科学自然三个阶段反复刻苦训练的过程。而这种自然状态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如地运用声与情,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声情并茂。文章主要从人体歌唱的声音、情感及声与情的辩证关系角度,阐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歌唱的作用及影响,使演唱者积极主动参加歌唱艺术的活动,在实践中发展想象思维,加以情感的体验与调动,不断提高演唱者科学歌唱的能力,自主解决歌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世娟 《中南论坛》2009,4(3):81-83,92
黄自先生的音乐创作歌曲由两类组成:一类以中国古代诗人的诗词为题材,另一类为抒情性的艺术歌曲。歌曲大多采用欧洲浪漫派晚期的创作技法,体现了音乐形象生动、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其创作构思细致、集中,同时在一部分作品中对音乐的民主风格作了种种创造性地探索。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造(演唱)的过程中,要尊重作者、忠实作者创作的初衷,将歌曲作品为我们提供的直接依据(谱面上所记录的一切符号)和间接依据(由歌曲的歌词、曲调和内容所感悟的潜词和听觉所引发的想像和联想),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沿着作者情感主线的轨道,最大限度地从作品中感悟、获取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声乐美学的角度对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词、曲、演唱、伴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揭示作品的艺术本质和规律的同时,以求为演唱者提供审美导向,使演唱者可以深入浅出地了解如何演绎好这首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9.
在声乐艺术中不能忽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歌曲创作源于情感,歌曲的演唱需要情感的共鸣,要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历史背景、情感基调,抒情感因素融入作品之中,全身心投入演唱,掌握情感表达的分寸。声乐工作者只有平时注意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要将一首声乐作品演绎得完美,让欣赏者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则要做到演唱中的声情统一,才能让演唱者与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文章分析了<黄水谣>用怎么样的演唱与感情表达方式,才能达到<黄水谣>在演唱中声情统一.  相似文献   

11.
浅析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诠释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演唱是一种声音艺术,也是一种情感丰富的艺术。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演唱者在充分理解声乐作品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声乐演唱技巧,使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境界。这样演唱者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情感有机统一起来,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因此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既要具备训练有素的技巧,更要有饱满的情感,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情感诠释与表达,从而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歌曲演唱情感处理和体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表现在音色的变化上、歌曲动态的变化上、歌曲速度的变化上和歌曲力度的变化上;歌曲演唱的情感体现注重歌曲词意内涵的挖掘和歌曲所表达的风格与韵味。  相似文献   

13.
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歌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歌曲处理 ,是一个长期困扰高师声乐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师声乐教学中 ,歌曲处理要抓住歌曲的时代特征 ,把握作品风格 ;分析旋律进行的特点 ;设定歌曲的情感基调、抓“关键字”的处理 ;注重演唱时的形象感染 ;注重个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于学友根据河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白菜》将传统民歌与西洋作曲技法完美的结合,是众多优秀民歌改编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它有别于传统作曲技法的艺术歌曲和现代作曲技法的艺术歌曲、创作歌曲.无论从声音运用、音色控制、情感体会的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对作品理解的方面,该作品对演唱者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体现出对民歌改编歌曲的演唱风格及艺术特点的典范,和作为民歌改编的歌曲作为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5.
歌曲演唱中,情感表现是否到位,决定了歌曲演唱的艺术魅力和美感效果。为了把握好演唱的情感表现,需要深入分析作品,积累体验,讲究韵味处理,发扬风格特色,注意咬字发声,掌握声音技巧,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音乐本体分析、不同风格的演唱特点比较和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对歌曲《阿里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具体阐述了通俗唱法在演唱民族风格类型歌曲中的适用性,进一步强调了通俗唱法科学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 ,学生要唱好一首歌曲 ,除了要有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声乐技巧、一定的文化音乐修养之外 ,十分重要的就是学生对所演唱作品的内涵要有深刻的理解 ,并展开合理想象 ,这样才有可能准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 ,从而获得作品所希望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歌曲《大江东去》的演唱教学及此曲的演唱分析,论述了歌曲的意境在音乐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其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的分析论证了乐律和诗律的融合特点,帮助演唱者对歌曲《大江东去》的意境正确理解和掌握,文章最后说明了演唱者如何在正确把握词、曲的意境的基础上对歌曲《大江东去》进行二度创作,完成音乐表演的创作活动,体现歌曲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歌唱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目的是歌者在尊重原作、忠于原作的前提下,利用纯熟的发声技巧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更充分地发掘歌曲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歌曲艺术的魅力.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某一时期词曲作者创作作品的思想情感,都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二度演绎的艺术过程.为此,从四个方面阐述演唱者如何把乐谱上的声乐作品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感情真挚、富有魅力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歌唱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目的是歌者在尊重原作、忠于原作的前提下,利用纯熟的发声技巧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更充分地发掘歌曲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歌曲艺术的魅力。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某一时期词曲作者创作作品的思想情感,都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二度演绎的艺术过程。为此,从四个方面阐述演唱者如何把乐谱上的声乐作品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感情真挚、富有魅力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