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可持续发展论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来历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人类不当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大量表现为现代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性破坏”,如最近中央电视台曝光的一批汉文化遗址(汉墓葬、汉碑等)被推土机铲平;95年围绕北京鲁迅八进湾故居是否被拆除引起的争论;杭州西湖景区建造高层建筑;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造起了煤窑、灰窑;长达两年围绕究竟要不要抢救、保护南越·王宫署遗址所发生的纠纷等均属此列。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旅游方式、旅游认知、旅游趣味发…  相似文献   

2.
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难遗址地是否适合旅游开发、如何开发是"5.12"汶川大地震过后一直争论的话题.虽然国外早有"灾难旅游""黑色旅游"等概念的提出,但在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更无从谈起.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特殊旅游资源,从理论上分析了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探讨了遗址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及开发模式,在实践上,不仅希望对四川省灾后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启示,同时可以对其他灾难遗址地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历史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屯垦文化。屯垦文化对推进新疆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意义非凡。该文在界定屯垦文化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了屯垦遗址遗迹、博物馆、节庆习俗、民间文艺等新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概况,通过挖掘新疆屯垦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提出了屯垦遗址公园、研学旅游基地、工业遗产、旅游节庆等旅游开发模式,以期为讲好新疆屯垦故事,加快文化、旅游融合,为促进新疆屯垦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包含楚文化和自然生态等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综合价值。在体验经济时代,要使传统的楚纪南城大遗址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产业优势,需探索"遗址、文化、自然、旅游者"四位一体的体验开发模式,构建以遗址旅游为主题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5.
南通拥有狼山、濠河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如皋的定慧寺、水绘园,海安的青墩遗址等许多名胜古迹,更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开拓者张謇名闻遐迩。南通在创建旅游大市的过程中,要在开发“山、水、人”优势,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6.
西塞山是黄石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在旅游开发的定位、手段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黄石市旅游应以西塞山风景区与铜绿山铜矿遗址为核心,综合布局,全方位多手段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从北魏平城时期的遗迹———云冈石窟、北魏明堂、北魏永固陵等入手,研究大同北魏平城旅游开发。提出了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建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开发永固陵景区、设立北魏文化博物馆,丰富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完善北魏明堂遗址公园的配套设施,提高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品位;组合资源以突显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整体格局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遗址留存丰富的国家,我国的遗址保护立法却比较落后。文章就国外遗址保护立法中关于划定遗址保护区域、设置保护机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遗址保护与周边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规定的比较,提出我国有必要在立法理念等方面加以借鉴,以完善我国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常州市戚墅堰区樟村现有的旅游资源,对剑井和剑井寺、季子和徐君墓以及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丁堰果园遗址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同时,文章还浅述了江南农村古民居的形制特点和保护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自古就是旱涝、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且因其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淮河流域多灾多难。近年淮河流域相关县市虽未明确提出"灾难遗址旅游",但也进行了一些相关产品的开发尝试,但总体上淮河流域"灾难遗址旅游"还未成气候。对此,相关县市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须坚持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杜绝过度商业化、加强群众参与、适时适度开发等原则,采取多种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灾难文学作品展现抗争精神、大力挖掘民间文化的开发方式,进行适宜灾难文化开发的市场营销,进一步打造灾难遗址旅游系统化品牌,以此谋求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青岛与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东夷人就在青岛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胶州市三里河,即墨市南阡、北阡、东演堤等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12处;胶州市赵家庄,即墨市石源,崂山区城子、李家宅头,平度市三埠,胶南市向阳、西寺和莱西市西贤都等地有龙山文化遗址60处。自商周以来,这里留下的历史遗址和历史故事更多。如胶州市  相似文献   

12.
许昌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昌的三国文化中曹操在此留下众多遗迹,历史价值非常高。但这些资源多是一些遗迹、遗址,可观赏性都不强,且一些文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昌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很难产生大的引力,吸引众多旅游者。应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树立品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组织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提高知名度、联合省内外的城市进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等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分布着较为丰富的细石器文化的遗存,如克拉玛依市遗址、西洪沟1号遗址、西洪沟2号遗址、沙乐村遗址。该文通过对遗存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采集到的遗物的分析得出:玛纳斯河流域的细石器遗存的分布与自然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会产生很大影响;石器的制作加工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 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的旅游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形成了较多的灾难遗址地.论题在结合黑色旅游相关理论及旅游动机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灾难遗址地的必要性,提出了汶川大地震旅游环线的概念和环线灾难旅游资源配置方案,希望对灾难遗址地的旅游开发有所启迪,同时对四川省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余飞  宫希成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124-126
根据历次的考古遗迹,对沱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周代文化遗存和战国一汉代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其中,沱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均为聚落遗址,有五河县韩村遗址、台子山遗址、大程村遗址和固镇县垓下遗址等11处;周代文化遗址基本没有独立存在的,均是叠压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之上,采集到明确周代文化标本的遗址有五河县小张庄遗址、台子山遗址、刘李村遗址、固镇县沱河1号遗址等4处;战国一汉代遗存有聚落遗址、建筑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墓葬等,已调查发现大粱庄汉墓群、刘余村汉墓、固镇县孙庄1号墓群等124处。这些遗址都分布在沱河沿岸的台地或高地上,沱河为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疆域内近代战争遗址主要包括以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帝国主义入侵为代表的江桥抗战遗址及其所属文物,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而建造的西满烈士陵园,记录帝国主义暴行的建筑物与遗址如“516”化学毒气部队遗址等.这些战争遗址,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不断遭到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级政府应从提高民众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力度、理顺文化遗产保护体制、繁荣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等方面入手,对文化遗产实行有效地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遗址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遗址是历史的化石,文明的碎片,文化的载体,旅游的对象。对遗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于我们学习历史,弘扬传统,开发旅游,保护生态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末,我们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口号。在新的世纪初,我们是否可以提“遗址旅游”的口号,从而推动各类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呢?  相似文献   

18.
昌文 《老友》2010,(3):50-50
江西乐平洪岩仙境风景区位于乐平、婺源、德兴三地交界处,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江西省重点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溶洞、石林、峰谷、古人类遗址、项家庄古村落等。古往今来,国内外前往洪岩旅游观光的游客甚多。近5年来,洪岩共接待境外和国内游  相似文献   

19.
内容分析法在我国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分析法近年来被引入我国旅游学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于旅游相关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动机、游客满意度、游客心理、区域旅游发展、旅游营销、旅游研究方法、旅游安全等领域。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内容分析法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1)与其他方法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配合使用,提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2)内容分析法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发展遗址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正确把握遗址文化旅游消费者的基本特点,并依此寻找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本文依据市场营销学理论与方法,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分析了遗址文化旅游消费者群体的结构现状,探讨了六大细分群体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针对六大细分群体发展遗址文化产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