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9):30-35
域外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制度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之处,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城市规划决策的理念与制度都与西方法治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公众参与制度不仅没有在城市规划的相关立法上得到全面的保障,在制度层面上也遭遇诸多的困境。我们必须针对我国公民与社会的现实情况,制定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制度和模式,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2.
王丽 《社科纵横》2013,(6):75-78
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价值基础,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良好的公众参与法制环境;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协商治理机制;培育公众参与的公共责任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拓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渠道,发展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路径。最终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从哲学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上都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继承和发展。现代主义力图通过城市规划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某些联系总结城市发展运行的规律和真理,但却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则力图通过对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关注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主要包括文脉主义、模糊空间、多元复合、动态发展、公众参与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借鉴新治理理论和公民参与相关理论,从实践出发反思评估主体形成过程及各问责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笔者所参与的H市社会服务评估经验,比较专家参与与公众参与的动力、渠道及规则或相关约束、效用等方面的差异,来研究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评估主体.首先,从专家参与评估机制来看,分析专家身份获得、立场、个人与工作价值宣称与利益关联等.其次,将公众参与区分为有组织的公众参与与无组织的公众参与.本文认为公众参与的难题在于公众意见的差异性和公众责任扩散性.再次,从参与程度高低将专家和公众共同参与评估分为四种理想类型.最后,政府选择哪一种参与类型,需要考虑评估所处的社会服务发展水平、问责所需的专业知识水平、公众的认可度及接受度等情况.如果要超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这一治理工具的局限性,积极的专家参与与公众参与对促进社会服务发展乃至公民治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城市规划工作带来的影响表现为:无偿使用城市土地的传统观念逐步改变;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原有规划布局产生较大冲击;随着土地需求量的剧增,对城市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运行机制,建设生态城市,应提高公众参与规划的意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长远性;加强法律的强制作用,依法监督,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剑 《社科纵横》2008,23(6):36-38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责任首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7.
李飏 《探求》2013,(3):85-90
本文从传统社会发展观以及社会管理的内容范畴出发,提出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与整体效能的观点,最后从组织保障与机制建设上就如何提升公众参与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社会共治的关键环节。着眼于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和矛盾、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从动力、保障、组织三个维度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即以公共精神的培塑提升公众参与的内生动力,以信息技术的嵌入增强公众参与的质量保障,以自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其参与效能,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申东辉 《探求》2010,(5):16-20
为确保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以人为本",建设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平台,使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和政府自上而下地管理形成合力,更好地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服务,广州市进行了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有益的尝试。针对广州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提出相应对策的多种思路,提出了促使广州公众参与、上台阶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现状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宁 《社会工作》2012,(12):92-94
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不足,总体体现为被动参与状态。这归因于农民在观念上欠缺整体性的认识,环境权利意识薄弱,农村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不明晰等。将农民的公众参与由被动化为主动有三大策略,包括健全农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环境权利意识;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激发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农村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丰富公众参与渠道等。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重心转移规律——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重心转移是一个新问题,它与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及企业布局决策等密切相关。本文就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重心转移这一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重心概念的建立,重心转移的表现形式及重心转移带给城市规划的重要启示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沿街商铺的涌现,门牌设置出现了同一座楼房楼下为道路门牌系统,楼上为小区门牌系统的混乱状况,如何处理片区地名的命名成为地名规划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片区地名起到的作用、引发的问题,深入剖析其中原因,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地名规划工作和城市生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城市的发展 ,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的文化传承关系 ,人们只有尊重这种传承关系 ,才能保护好城市的风貌。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灵魂 ,既要保持文化上的传承 ,又要尊重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 ,具有保护与创新的双重任务。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在文化上、经济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其所具有的经济开发潜力 ,也是十分雄厚的。而这种文化资源的价值 ,是不可再造的 ,一旦遭到破坏 ,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陈后亮 《创新》2010,4(1):112-115
城市美学是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伯林特从纠正我们习惯上对城市的错误认识出发,提出城市不是物理实体,而是我们获取城市经验的有机语境的观点。伯林特认为,城市没有确定的物理边界,而是一个包含一切的、综合的、动态的人类—环境综合体,其特征是连续性而非分离性。现代城市在建设规划上往往只顾追求城市的片面利益,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利益等,却忽略了真正属于人性的整体需求。城市美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将美学的价值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使城市在追求功利价值的同时不以丧失美学价值为代价,从而创造出适宜人类栖息的、真正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战略三维空问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城市发展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所以影响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也就复杂多样。但是如此众多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关联性,因此在对影响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归类于资源维、人力维和组织维三个维度。资源维指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为人类创造福利的维度。人力维描述城市中不同类别人力资源的构成,衡量城市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度。组织维存在于城市本身内部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之中,用于刻画城市整体运作产生的不同内在机制。在三维度基础上,构建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在空间中描述城市发展战略的动态变化,通过对三个维度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发展战略三维空间进行评价,从而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全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谢晖 《社会工作》2009,(10):52-54
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社区的因素。本文探讨了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关系,分析了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并从宏观层面、巾观层面、微观层面、技术层面介绍了广州社区规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刻不容缓。"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相当严峻,全市建设3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急需技术支撑和政策引导。北京的绿色建筑工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围绕"四节一环保"这一核心,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低碳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相关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安彩凤 《唐都学刊》2011,27(4):17-20
唐代曲江游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内涵,其形成深受长安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哺育和影响。研究唐代曲江游赏文化对当代都市生活方式、都市城市规划以及都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莹  崔琰  王静  叶思 《唐都学刊》2006,22(4):64-66
城市是一种人类聚居形态,城市住区规划也是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区建设成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个新课题,但社区规划在我国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基于国内外社区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初步构建了社区规划的技术路线与理论体系,并以西安市为目标进行实际调研,得出了一定结论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承载力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个概念。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学领域,研究的主要是江河、森林、保护区等等自然地域。本文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运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对其指标体系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以评估城市在各个规划时段的生态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