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木犁书系·风雨文丛]系列之一《八方风雨——袁良骏学术随笔选集》于2000年4月出版。本系列丛书由袁良骏、阙国虬主编。“风雨文丛”,是一批德高望重,极有影响的前辈学者(以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主)学术随笔自选集,或是对现当代文坛的风风雨雨作些梳理和反思,以鉴往知来;或是对作家、作品的评点;或是对文风、学风的思考;或是治学感怀。由著名文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生导师袁良骏教授编撰的《八方风雨——袁良骏学术随笔选集》,全书分成三辑;第一辑“八方风雨论鲁迅”,共15篇,篇幅占了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80年代清华大学中文系复建伊始 ,即着手整理出版老清华人文学科名家著作 ,于是有《清华文丛》之辑 ,凡 5载共推出王国维、吴宓等前辈学者的遗著 8部 ,风行海内外 ;1 995年又有辑录学人新作的《新清华文丛》5种行世 ,反应良好。进入新世纪以来 ,又续出《新清华文丛》第二辑。该辑收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同仁的学术论著 5种 ,2 0 0 2年 9— 1 0月已率先出版 3种 :一是蓝棣之的《现代诗歌理论 :渊源与走势》,着重探讨了现代诗歌批评理论的渊源与传统 ,以及当代诗歌写作理论的足迹与走势 ,显示了这位资深现代诗歌史专家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早期词学专科目录著作,《词录》是王国维迈入“文学时代”、顺利实现学术转型的第一批具体成果。这部词学目录与《人间词》、《人间词话》、《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等书产生“协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创作—理论—文献“三维一体”的词学体系,其学术价值集中体现在与《人间词》的词创作、《人间词话》的词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互补上,真实反映了他对于“可爱”且“可信”的学术境界的追求与构拟,更凸现了其文化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这是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比较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的学术初衷。最近,《经典与解释》第1辑《经典与解释的张力》、第2辑《柏拉图的哲学戏剧》,已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3年10月、12月先后出版。每一辑除“论题”外,还设置了“古典文本研究”、“思想史发微”、“书评”栏目。据悉,《经典与解释》第1、2辑出版后,备受学术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客家学研究的奠基性工作——《客家研究文丛》(第一辑)首发式暨研讨会述评  相似文献   

6.
先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阶段,诸子百家的原创思想基本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格局。《庄子·天下篇》撰成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问世于东汉前期,是现今所见总结评述先秦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但因二者的历史背景与学术话语的不同,评论诸子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宗旨不同,故《天下篇》立足于“道术”以品骘诸子,而《艺文志》以“方术”胪列百家,以致形成二者迥然不同的学术分野,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的文化学术史观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史记》的中国通史之中内涵着一部中国文化学术史,司马迁的文化学术史观是《史记》通史的内在生命。文章从四个层面探讨了司马迁文化学术史观的具体内容:一是司马迁基于对学术价值的认识而论载文化人的生平事迹、学术建树和学术源流;二是以孔子作为中国文化学术发展史的枢纽;三是以百虑一致殊途同归的思想方法吸取百家之长;四是通过“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而铸成司马迁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9.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10.
本刊邀请著名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二月推出第一辑后,获得了相当反响,现选发与第一辑构成响应的第二辑学术专栏,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主持人荒林的话】首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推出石潇纯《和谐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的重构》、赵莉《博客:假想的女性主义传播新基地》、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上)和《网络时代的女性产品——再谈“芙蓉姐姐现象”》后,关于和谐女性主义话题、网络前沿和视觉媒介时代生活与性别的关系,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凌菁、梁瑛《网络媒介与女性话语的建构》回应了赵莉文章观点,提出网络空间是话语建设的竞争场所,女性话语建构有困境但更有机会;而张京《“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下)继续传媒环境观察,对于女性在主流报刊中的边缘位置作出分析;吕宏《电视剧中的母亲身份观念解读》,不仅从我们熟悉的电视视觉文本剖析性别构成,更深入探讨女性在收看电视剧这样的日常家庭生活方式中获得什么样的性别主体感受,指出,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给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上了隐性的一课。视觉和数字化的时代,为我们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提供可能性与契机,但开始重新定义传统和习俗中的很多东西,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困难呢?各辑“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专栏与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丛刊一样,将秉持民主平等和对话的学术原则,追求创新和高品位学术理念,期待您来参与和批评,欢迎您的思想加盟。联系网址http://www.alleyeshot.com邮箱alleyeshot@263.net  相似文献   

11.
倾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译后感肖巍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国际专题学术讨论会》上,笔者同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尼古拉斯·布宁博士谈起了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卡罗尔·吉利根的代表著《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李衍柱先生的《诗与美:生命的圣火》(以下简称《诗与美》),是山东友谊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辨集粹书系”第七辑中的一部。该书萃选先生1978年以来的学术章著,共266千字,虽难现先生学术全貌,但也称得上是先生数十年拓荒与朝圣之旅的学术侧影。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活跃、学术繁荣的光辉时代。当时出现了诸子并起、百家争鸣的盛况。“百家”一词首见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说:“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小说家》著录“《百家》百三十九卷”。所谓“百家”,意在表示其多,其实当时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阴阳六家。汉初司马谈著《论六家要指》,确实是得其要领。百家之学的特点是,各自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各自独立阐扬其所见,共同构成群星灿烂、文化高度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值中国学术界为学术研究面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而感到困惑,并且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之际,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合作,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美学、文艺理论领域里的中、青年学者,创办了《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该刊每年定期出版两辑,每辑20余万字,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刊第一辑于今年8月问世,以强大的学术阵容向人们展现了当今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态势。其中“审美文化探索”和“当代艺术沉思”两个专栏,集中推出了一批青年学者有关当代审美文化趋向及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红学”存在种种问题。“红学”一词可以用,但它不是学术;《红楼梦》研究应纳入到“文学评论”之中;“红学”不是显学,也不应该成为显学。《红楼梦》是中国许许多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  相似文献   

16.
当前“红学”存在种种问题。“红学”一词可以用,但它不是学术;《红楼梦》研究应纳入到“文学评论”之中;“红学”不是显学,也不应该成为显学。《红楼梦》是中国许许多多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它。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育环境研究》一书,是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戴钢书博士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也是人民出版社编辑的《新世纪学术文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中的德育是广义的,既包括道德教育,也包括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在对这种德育环境的研究中,该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体  相似文献   

18.
最近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吴建民博士的新作———《中国古代诗学原理》。这是一部系统整理古代诗学理论、建构中国古代诗学体系的学术专著 ,是作者经过近 2 0年的学术积累、思考、升华而撰成的呕心沥血之作。它在李壮鹰《中国诗学六论》和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的基础上 ,把中国古代诗学的体系化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中国传统文论走向现代、服务现代、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新的学术平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重“史”的优良传统 ,鉴古知今 ,审时度势 ,治学必先治史是古代学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代学术的重“史”观念也渗透到古代…  相似文献   

19.
刘基《拟连珠》思想理论的来源主要是孔子、孟子、苟子、墨子以及《易》学、名家、法家、兵家、老庄道家辩证法等先秦元典文献,充分体现了刘基作为“一代文宗”而有的“会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为学风格与理论旨趣。《拟连珠》的哲学思想既有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等一般理论原理,又涵括了人性论、修养论、治国论、人才观等中国传统哲学要义。刘基的哲学思想与学术成就是建构在先秦子学思想体系之上的,具有“先秦诸子学”的秉性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反复捧读唐弢同志题为《论<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是什么?>并非鲁迅的佚文》(《鲁迅研究文丛》第二辑)的论文之后,认为所提出的五个问题有助于推动鲁迅研究工作者们的继续深入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同时感到其“並非说”赖以支撑的基础论据,以至于论证,不够坚实,没有具备推翻在《光明日报》(北京鲁迅研究室《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载1979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宁夏大学学报》(《<我们今日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