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四川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刊裁的《成都城池变迁史考述》,所述“武担山今仍在北较场西北角”及附图所标武担山位置有误,武担山今在北较场东南角。唐代县署地址和少城北墙位置等亦应重新考订。  相似文献   

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凉州”一为地名,今甘肃敦煌、酒泉一带,州治在武威;又是乐曲名。《凉州词》多记边疆生活,唐代不少诗人都写有《凉州词》。曲同而词异。如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耿湋“国使翩翩随旗旌”,张籍“边城暮雨雁低飞”都是同调之作。  相似文献   

3.
“常”义辨     
“常”的本义非为“裳”许慎《说文》释“常”为“下帬也。”段玉裁注:“《礼记》深衣续衽钩边要缝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废矣。”《说文》认“下帬(裙)”,为“常”之本义,“裳”为或体。考之《尚书》《易经》《诗经》《尔雅》等书,“常”“裳”有别,无一相混,许慎、段氏说法无证可据。如《书·立政》:常伯、常任、常事、常人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艺术和谐观可用“弥纶一篇,杂而不越”一语来概括,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镕裁》《章句》《附会》等篇体现出的篇章整体和谐理论;二、《声律》篇论述的声律和谐理论。篇章整体和谐有六种实现方式:“改韵从调,节文辞气”“字句章篇,交相为用”“规范本体,剪截浮词”“首尾周密,表里一体”“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献可替否,以裁阙中”。声律和谐理论以“和”来标示“调律”的目的,并对声律和谐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要求,但其实现方式并不具体细致。《文心》的艺术和谐观是对《周易》《左传》《礼记》等儒家经典“中”“和”“中和”“中庸”“时中”等思想观念的依立。  相似文献   

5.
帕米尔(The Pamirs)——位中亚细亚的一大块高山区,由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山系聚结而成。大部分位于今苏联塔吉克共和国境内,部分位于新疆、查谟和克什米尔、印度,以及阿富汗的交界地区。“帕米尔”一名即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及的“波谜罗”,亦即两《汉书》中所谓的“葱岭”(“多山葱,故谓葱岭,又以山崖葱翠,遂以名焉”)。关于“帕米尔”的语源,众说纷纭。普遍采用的一种说法是:它源于波斯语Bam-i-dunya,义为“世界屋脊”;但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义为“死亡的山脚”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是《专业户》多年的订户,由于她不误期的发行及周到、热忱的服务态度,在我脑中形成一种观念:多种刊物比较,《专业户》是真正为民服务的好刊物。尤其最近“补漏”一事,更加深了我的印象。我原在乳山市龙角山水库管理处主管文字、宣传工作。前不久,由于我妻病加剧需照顾,更需抓钱及早还清妻子治病欠下的近万元债务和继续给妻治病,被迫辞职下海。由于工作场所的更换,使我没收到第五、六期的《专业户》,到原工作单位查找也没有。说心里话,要是其他报刊,我即不在乎了,  相似文献   

7.
读了王仿生、王嘉勋同志《蔡蒙考异》一文(见《西南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觉得颇有值得商榷之处.现将个人浅见略述如次,以就教于二王同志和读者同志们.王仿生、王嘉勋同志对裴骃在《史记·夏本纪》中给“蔡蒙旅平”作注引孔安国说:“蔡、蒙二山名”和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蔡山不知所在也”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司马贞所不知的蔡山实际上就是蒙山,即今四川雅安城郊的周公山.所以蔡蒙不是二山名,实则为一山也.”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我受学报主编闵虹同志的委托,向大家汇报一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出版百期的经历及我们的办刊理念。《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82年创刊,开始刊名叫《河南教育学院学刊》。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明确办刊宗旨:“《学刊》是以反映我院教学、科研情况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在办刊指导思想上提出“《学刊》的文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内容上力求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不同观点、学派可以自由讨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基本上遵照这一宗旨和指导思想办刊物…  相似文献   

9.
“七月诗派”因《七月》而得名。《七月》是由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胡风主编,在汉口创办的。它创办于“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不久,取名“七月”,正是提醒国人不可忘记这一事变的意思,刊物的定名就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色彩。《七月》是文艺性的综合刊物,后易名《希望》,于1941年辑《七月诗丛》选集。凡是给这一刊物撰稿的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有类似的追求,被统称为“七月派”。而“七月诗派”其实是这一派中人数最多,最活跃,成绩最为显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最夺目的光彩,为新诗矗立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一九八一年第六期所裁陈铸同志《“微”“夫”音释》一文读后,颇受启发。处理古代语言材料,应当运用断代语音学知识使书面语言活化,从而求得达诂。陈文论述了“微”字的语音发展情况,正确地得出结论:“微”是一个否定词,相当于“没”。但是在论述“夫”的音变及其通假的时候,因为历史观念模糊,以及分析问题的片面性,而得出“夫”就是“在”的错误结论。兹略陈管见以就教于陈铸同志。 一、关于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即使是粗略的分期,也不能把汉语语音  相似文献   

11.
〔自按〕拙制《姚雪垠生平与著作简表》投给《河南师大学报》后,曾寄去一份补充材料,因《简表》已付排而未能补入。拙表刊出后,又发现两处排印中出现的讹误,现一并补正如下。 又,制订姚雪垠解放前的著作目录,存在两个问题:一、刊物不易寻觅;二、据作者说,署名“姚雪垠”的作品不一定出自他  相似文献   

12.
《“葱王”袁振忠》一文在一九九三年十二期《专业户》刊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后收到各地农民朋友来信50多封,询问“河北巨葱”的有关情况,因来信太多,不能一一答复,在此借《专业户》一角,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综合答复如下:(一)关于“河北巨葱”,该品种是北京农业大学刘介卿教授与河  相似文献   

13.
在一九八二年五月清江流域的文物普查工作中,笔者参加了对传说中的长阳佷山巴人阴阳洞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张希周同志在《湖北长阳山假发现巴人遗迹》一文(载《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所述“巴人遗迹”与我们调查结果不符。现将我们调查所见简述如下,兼与张希周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尖尖山》是一首典型的四川民歌。它曲调简单,歌词朴实无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多年来一直在劳动人民中间广泛传唱,实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巴山山歌。多年来,音乐刊物登载的四川民歌《尖尖山》仅署“川北民歌”或“川东民歌”字样。笔者悉心留意十多年,未见过任何一处署明此歌的详细产生地。一九八一年夏,笔者到地处川东北的万源县大竹河区采风,通过考证,认为四川民歌《尖尖山》源于此地。  相似文献   

15.
《源流》2007,(1)
《源流》办得好,不少作品文笔朴实,植根人民,故尔源有活水。古人云:“源泉滚滚,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此。”又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源头活水,其水清而不腐。故唐人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在山出山,乃分清浊,无污染故也。你们的刊物,名曰《源流》,也是不忘农民,不忘人民之意。细读《源流》文章,爱国爱民爱党之心,跃然纸上,确是别开生面、别有天地、别具一格,是不可多得的好刊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段玉裁的生平,刘盼遂先生早有《段玉裁先生年谱》一书详细记述,其他同志也有过论述。这里仅就段玉裁家世作一些考实。 段玉裁雍正十三年(1735)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三代庠生的家庭,为金坛段氏百三公第十八世孙。段氏在金坛是望族。当时金坛有一句俗语:“于王新发迹,虞段旧人家。”因为金坛有四个大家,即于、王、虞、段四姓,“科举莫显于于氏,文献莫盛于王氏,而皆敛手推虞段为望族。虞兴于明初,段氏种德自宋,绳绳六百年。”(王鸣盛《段氏家乘序》)大约在南宋高宗南渡时,段氏百三公由河南迁居金坛,为金坛段氏始祖。百三公“为人厚重,力学,慨然怀范文正公不为良师即为良医之志。”(毕沅《段氏重修家乘序》)他终身以医为业,救济世民。他临终嘱咐儿子段康年曰:“宋室日促,非可仕时也,惟医可托迹耳。”  相似文献   

17.
周生春同志在1979年1—2期《杭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姑苏考》一文,考证了姑苏即今苏州的苏山这是正确的。但他立论的基础是训“姑”为“山”,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姑”  相似文献   

18.
《全宋诗》卷二四八三据《橐斋铅刀编》卷五录周年《冬日予与六人者游焦山谒圜禅师访瘗鹤铭断碑及焦公丹台怆然有怀兼谏朱陈二友陈方病目而朱校易未毕》第十二句阙四字,仅有一个”老”字。检《宋百家诗存·橐斋铅刀编》此句为“老钵席完莱”。又第十六句“一读一感慨”,《诗存》作“百不代一慨”。《全宋诗》卷二八三四据《方泉诗集》卷三录周文噗《赠相士丁日宣》,第七旬闭一字,仅六字为“兴来一笑扫燕□”,校云:“群贤集作云。”检《宋百家诗存·方泉集》,此句作“兴来一笑扫燕然”。作“扫燕然”于义为长。《全宋诗》校补二则@方…  相似文献   

19.
释洞过水     
《释洞过水》曷为作也?为《记洞过水》而作也.《记》两收戴段二家之集,今先明作者,以理误编之惑;次释水名,以订俗说之诬.段玉裁《经韵楼集》(道光元年刊)卷七有《记洞过水》(代寿阳令龚导江),《戴东原集》卷六亦有《记洞过水》(己丑代),不云代谁;惟“从者应日昨雨盛”,段玉裁乾隆壬子《覆校札记》出校语“本作雨甚”,段集正作“雨甚”,以此为异,余文悉同.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公元一七六九年)下云:“是年作《记洞过水》一文,自注代寿阳令龚导江.”又谓《戴东原文集》亦有之,“一字不异,未知段作或戴作.”寻光绪壬辰张煦监修本《山西通志·山川考》“入汾四水·洞过水”未录龚导江《记洞过水》,注云:“案此记乃戴氏震作,见东原本集”,不云段作,亦无疑辞.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下不云作记,乃于“三十五年庚寅”下云;“是年有代寿阳令龚君(导江)《记洞过水》一篇”,与戴集注“己丑代”者有一年之差,今  相似文献   

20.
偶检《晨风阁丛书》第一集,发现书中两张插页,略一审视,是影印墨迹斗方两纸,一为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一为高凤翰的左书。板桥是以《三宿崖》和《凤凰台》为题的“百字令”词两阕。高凤翰是一首七绝《老兴》诗。郑词有“克柔”阴文小印一方,高诗有“一臂思扛鼎”一颗阴文方印。郑词两阕(原件影印如附)是: (山龙)(山从)怪石,似狮蹲而怒,虎卧而起。又似深林藏古庙,四壁椰榆之鬼。凹者成盂,凸而为髻,缝裂香花媚。披麻斧劈,画家皴法都备。堪叹畴昔金人,兵残阵折,三宿悬崖蔽。半壁江山非正朔,也有神灵怪异。穴肯藏狐,鼠能依社,造化知何意?至今洞口,栝藤老蔓阴翳。(《三宿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