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音乐自出现以来经过不同的发展时期,在不同时期蕴含着不同的内在含义,同时各个阶段的发展道路催生出新事物,这使得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古代音乐的发展能够展现出中国的历史变迁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人们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杂技(古代亦称“杂伎”)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以人体自身技能表演为特征。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在远古人类投掷的器物中有一种叫“飞去来器”的器具,据说是原始部落人们用于猎取鸟兽的工具,用硬木片削制而成,在掷出去后,如投不中目标,可以再飞回到猎人手中。后来演变成了原始部落氏族盛会的表演节目。最初是半月形的,后来由艺人发展成为十字形、米字形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契约精神是一种值得今天学习和借鉴的精神,本文意在探索其精神的源本之处,去其不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相似文献   

5.
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大规模地修筑宫室,曾经修筑复道,从阿房宫横渡渭水,与都城咸阳相连,又下令将咸阳旁200里内的270座宫室用复道和甬道相连.西汉长安桂宫内有复道,横北渡,可以西至神明台;北宫有紫房复道与未央宫相通,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经常从复道到皇帝的住所,由于往来方便,以致干扰了最高行政事务.西汉梁孝王大规模地修筑宫室,所筑复道长达30余里,可以将宫室与平台相连.  相似文献   

6.
郝金红 《老年人》2013,(11):38-38
师爷,在古代又叫幕友、幕宾或幕僚,是一种受地方长官聘请,帮助处理各种事务的无官职佐助人员。因此,从体制上说,古代的师爷既没有纳入官府编制,更不占官员职数,无正常上升空间,只是地方官员自己出钱聘用的幕后参谋,职责是协助官员处理政务。然而,在地方政治事务中,历朝历代的师爷们,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  相似文献   

8.
吴楠 《现代妇女》2014,(3):236-236
正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有着5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国,曾闻名一世的东方文化让世人所望。众所周知,世界性文明的出现,是从公元前二百多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称霸地中海,秦汉一统大中华,形成当时最大的两个世界文明圈。到了南北朝时期,罗马文明陨落了,于是大汉王朝与罗马双雄并峙,变成了唐文化的独占鳌头。唐代的长安,众望所归,西海瞩目,八方来朝。因  相似文献   

9.
最早以管子、子产为代表的杰出历史人物在其著作中多次论及法治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国法治思想萌芽的阶段。到了战国中期,以李悝、吴起、商鞅等为代表的法家革新派更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法治主张,完善了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则被推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前人法治理论和经验,系统地提出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将先秦的法治思想加以系统化。文章为更好地、更清楚地论述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将按照管子、商鞅、韩非子的顺序对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史上,男性画家貌似一直统领着中国画坛,女性画家寥寥无几。但是她们在中国画的史册上却有着另一番突破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泱泱大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周初制礼作乐,在制度和文化上都奠定了后世发展演进的基础。儒家六艺中又以礼为第一位,传承至今,构筑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国礼文化。而礼文化中礼义部分成为政治制度的基石,礼仪则成为人与人之间、家族与宗族之间、群体与社会之间、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社会交往的礼法规约、禁忌习俗。   中国人的生活,常以礼为指南。在实践礼宾待客、拜贺庆吊、酬酢宴饮以及馈赠赏赐等等社交活动时,无不奉行以礼相待,崇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来必报之以礼,往必答之以礼。拜访礼就是最常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虽各朝不同,但都立足于选贤任能,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古代选官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周礼》记载,西周举才选官采取“乡举里选”的办法。乡和里都是西周社会的基层行政单位,里设“里正”一人,乡设“乡老”(族长)一人。乡老负责选拔本地区的贤能之士,选拔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14.
梁盼 《当代老年》2013,(4):30-31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的“色养”,还有各类的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15.
谢宪 《当代老年》2009,(3):22-23
退休制度在中国是自古有之,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官本位”之国,各项政治制度的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各级官员进行,所以古代退休制度主要也就是官员的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6.
郝金红 《老年人》2013,(10):37-37
在中国古代,公车一方面是官员的代步工具,另一方面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对于公车的使用,历朝历代都制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汉代,读书人一旦被朝廷征召,就可以乘坐官府指派的公车到衙门上班。为了完善这一制度,西汉景帝中元六年,朝廷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最成型的官车使用规定:一、不同官员驾车马匹数量有异,马匹越多,意味着主人的地位越高;二、公车的装饰体现等级差别。车厢左边漆成红色,表示里面坐的是一位俸禄六百石以上至千石的官员,而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则可以将车子两边都漆成红色。同时,车辆上避雨遮阳的车盖也因官员的级别而不同。普通百姓的车辆只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养成教育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内容丰富,但其核心是教人学会做人,实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古代养成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成人"又"成才",具体体现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上,即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又须从小抓起.古代养成教育主要是童蒙教育,勤俭、礼让、诚实、孝亲教育是其主要内容.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种养成教育从儿童实际情况出发.目标适度,主要采取适应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施教,如重视读、写,采用"喻教于寓"的方式等.其途径主要是受教育者、家庭、学校、社会四者配合,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同时注重另三者对学生的影响,力争为其创造优良的成才氛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向有诗国之称;而我国的古诗文与绘画的关系向来密切。诗和画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画因诗存,诗因画传,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诗歌与绘画可以相互补充,互相启发。  相似文献   

19.
枫叶 《当代老年》2010,(8):24-24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0帝。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物理学”这个问题,人们众说纷纭、大约40年前,人们对于“物理学在中国有没有它的历史”尚处在朦胧的认识之中。科学史家虽然知道罗盘、地磁偏角、声学中“三分损益法”以及《墨经》和《梦溪笔谈》中都有物理知识,但对于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却很少有人去做深入的研究;物理学在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内容?有哪些文献记载?都无人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