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本文将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体化发展等问题 ,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1、繁荣的道路:创造出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 怎样才能减轻贫困、走向繁荣呢? 历史似乎证明了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才是通往繁荣的道路。但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的人民尽管选择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果借用世界银行行长巴伯·B·科纳布尔先生的话来说,那么80年代对它们中的穷人来说,依然是“被遗弃的年代”。  相似文献   

3.
夏耀明 《齐鲁学刊》2000,(1):108-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对精神文明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重分析了市场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指出应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行为,以人为本,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共同进步,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新 《天府新论》1997,(1):92-93
金秋十月,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在西昌市召开研讨会。与会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与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经济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正负效应,正效应需要充分肯定,负效应也不容回避。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爬坡"与"滑坡"之争,就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的估价密切相关。从现象上看,既有"爬坡"也有"滑坡",但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过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主导的过程,落后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以政府还是市场为主导,存在不同选择。前苏联计划经济为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提供了验证,计划取代市场发挥了作用,但计划经济扭曲价格也面临严重的效率问题。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保留了市场,同时纷纷利用政府推动工业化,进行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但多数仍面临扭曲价格导致的效率问题。落后国家工业化的核心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具体结合方式。不同于其他多数国家政府与市场结合只是从上而下对市场的扭曲和取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特色在于地方政府加速了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层次的提高,同时使中央的规划更好地发挥了作用,实现了政府与市场从下而上和从上而下的双层结合,这既优于传统计划经济,也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单层的从上而下政府干预市场。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22日,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杰出的马列主义者、无严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8.
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难点。马恩的“跨越论”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 :“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试图解决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时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 ,他虽未获成功 ,但其首创“间接过渡”的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共。毛泽东师承列宁 ,设想用“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来夯实中国的社会主义地基 ,但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形势的巨变促使毛泽东放弃“间接过渡”的想法改向社会主义直接进军 ,之后20多年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经坎坷。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 ,邓小平创立“初级阶段理论” ,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最佳路径。实践证明 ,这是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必经之途 ,它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牟向东 《理论界》2003,(1):20-20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段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并指出:在我国“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一论断从历史规律的高度深刻地阐明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认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证明了,忽视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社会就会陷入畸形发展的泥坑,甚至迷失方向。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精神文明的建设,以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新人。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哈·宝音陶格套夫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浅析》一书,显然是深入宣传坚决贯彻邓小平理论与十五大精神的产物,是一部宣传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好教材,它及时地填补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  相似文献   

13.
14.
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向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跨越,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及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形成的发展思路的枢纽。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就如何依据中国国情去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建设方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意志和决心。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断上来,对于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 1 949年 9月的成功召开 ,标志着我国现行的政党体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正式形成。在新中国成立 50周年之际 ,回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实践 ,为今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提供经验借鉴 ,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从所走过的半个世纪历程来看 ,我国的政党体制采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形式 ,不仅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党状况 ,而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要求的必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党状况决定多党合作制是实现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选择民主党派在为新民主…  相似文献   

17.
郭卫 《理论界》2008,3(4):23-24
苏联和中国是全世界范围内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苏联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凯歌高奏,日新月异。本文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从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不同认识和对本国国情的不同把握,来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根源、酝酿、形成、发展和深化。以便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指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苏星教授的专著《新中国经济史》 ,最近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苏老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一贯重视社会调查 ,注重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这部经济史除绪论外 ,分十二章 ,共五十四万余字 ,概括而系统地反映了建国以来半个世纪我国经济曲折发展的历史原貌。历史是面镜子 ,我们应以史为鉴 ,为此 ,特推荐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阅读这部史书。本刊经苏老同意 ,选载该书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节概要地叙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艰苦探索的历程 ,从中可以使我们加深对党的十四大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决策的理解 ,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市场化的道路 ,为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祖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统一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之中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保障;而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两者之间虽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相互支持和补充,它们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