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宗教史的角度看,道家学说中对"至人"等的描述已具有后来得到长足发展的神仙的特征,乃是源远流长的神仙观念和神仙信仰的源头之一。在神仙传说基础上,形成今传两部重要仙传著作———署名刘向的《列仙传》和署名葛洪的《神仙传》。《列仙传》特别强调仙人长生的特性,特别突出服饵的作用,特别突出仙人治病的特异能力。比起《列仙传》里的粗略描写来,《神仙传》则极力夸张仙人的神秘能力和神通变化,描写了许多学仙成功的人物。从小说史发展角度讲,《列仙传》和《神仙传》的编撰正值古代小说体裁形成的时期。乃是后来源远流长的这一类作品的滥觞,正是在这一方面凸显出其在小说史上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特有的仙话,蕴含着一种宝贵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凡人坚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理念,追求肉体成仙长生不老,这其实是对上天命运的反抗;另一方面是修道者以及仙人显示出做人应有的高贵与尊严,与权贵斗争,争得做人的权利,这是对社会压迫者的反抗。第一种反抗,从早期的仙话到晚期的仙话一直持续着;第二种反抗,则由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变迁,没有能够很好地持续下来。仙话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古代中国人极为希缺极为珍贵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在道教盛行的唐代,王维热衷参加仙道活动。本文从道教信仰与王维的瓜葛,守静去欲和山水审美心态,空明冲淡风格中的仙道风范三方面,阐述了它与王维山水诗歌创作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东晋仙道文学中对女性的抒写是东晋仙道文学的一大特色。此前,有关女性的抒写多是在诗赋中,只有从东晋开始,在志怪小说、仙传体裁与道教典籍中,以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众多女仙及其权力系统,女仙身上所寄寓的特质表现了东晋士人的想象,也折射了东晋社会的性别观念。  相似文献   

5.
仙道小说,或称道教小说,是指以宣扬神仙信仰、反映神仙或道士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仙道小说在很多方面都深受佛教的影响,并深深打上了佛教的烙印,如佛教的一些教义、概念、词汇、典故、故事情节、题材、创作模式等,就深刻地影响着仙道小说,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但仙道小说与佛教故事相比,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根据“仙”的字形演变,其字义从描述特定形貌延伸出超凡脱俗之义,并兼容登、升义后形成较为原始通用的“神仙”义。在方仙道以邹衍五德始终之说论仙之后,“仙”第一次与长生产生关联并较为完整地具备了宗教义。汉晋时期,“仙”多与鬼神混用,泛指一类与人异质且具备特殊能力的群体,仙人概念发展呈多元化样态:观念上从具备纷繁不同能力的群体转向以长生为核心的修道者,方法上从信仰崇拜转向己身修行,关系上从独立个体转向严格的等级次第。在此背景下,葛洪提出与前人皆不相同的仙论。首先,仙不是异质于人的特殊群体,而是人道之仙;其次,人之为仙的核心关键是长生,唯长生可以称仙;再次,长生不是特定之质,而是学致的;最后,学才是人之本真,学的两个要素是明师和定志。  相似文献   

7.
以"神话-原型批评"为基本方法,以《金枝》中关于"神王"和"替代者"死亡的理论为依据,解读"汤祷于桑林"和炎帝女儿死亡等神话,可以发现,这类故事实际上表达的是古代帝王和巫师通过死亡-复活并演变为"神"的特定仪式。《列仙传》中,这种死亡-复活仪式也构成了黄帝、彭祖以及各类早期方仙道士成仙故事的原型;早期仙传中的成仙故事其实是古代"神王""巫君"以及"替代者"通过死亡演变为"神"的原型在"特定时期"的一种演变。这个"特定时期",即巫术逐渐走向衰落、宗教作为一种新的信仰形式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新时代,亦构成了神仙传记中各类"神仙"从古代神话中的"神"的原型中脱颖而出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8.
山东、尤其胶东一带 ,是蓬莱仙话的发源地。南起琅阝琊、经崂山、成山到芝罘 (今烟台市 )一线 ,是古代帝王遣方士巡仙访药的重点区域。古老的仙药传统促使帝王们产生了长生不死的贪欲 ,而帝王寻仙的兴趣又促进了方士仙术神话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通人遇仙或者成仙,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是个热门话题。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早期,这类题材就在小说中占了较大比重,十分红火。这种热衷于描写遇仙、成仙的现象是跟秦汉以来神仙家思想、方士骗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延续数代,直至我国古代小说发展中期宋元话本产生、现实主义因素增长才逐渐衰竭。本文剖析的古代遇仙小说的情节核心是所谓“仙境一日,世上千年”。这类小说通常  相似文献   

10.
求佛拜神、赶庙会是关中农村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民间信仰活动,对农村居民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影响。以陕西省武功镇金仙观周边的村落为例,介绍了社会转型期关中地区民间信仰的发展状况,包括金仙观的历史变迁、寺庙管理、主要的信仰活动等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民间信仰对农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王母由原始神话中一位半人半兽的凶神,逐步演变成一位才华横溢、气度雍容的女神和众仙领袖,而在印度佛教中原本"威猛丈夫"的观音菩萨,传入中土后逐步演变成一位大慈大悲的女菩萨。西王母和观音菩萨形象的演变有着深层的文化根源,是华夏民众贵柔心理使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女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女性的神话时代,而中国女神精神则成为建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源泉与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摩利支原本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印度婆罗门教神明,后来被佛教吸收,被称为摩利支天或摩利支菩萨。在佛教中,摩利支天又由男神变为女神,又由曼妙天女变为三头六臂的恐怖之神。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于佛教密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摩利支天随佛教来到中国,不仅受到佛教徒的崇拜,而且还被道教吸收,演变为道教神明斗姆。  相似文献   

14.
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胁持大菩萨,其职责之一是协助阿弥陀佛接引"此岸"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的"彼岸"。从中国佛教发展史来看,观音菩萨不仅法力强大,而且只要一句"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便闻声而救,这才是造成观音信仰盛行的根本原因,并日臻与中国人结下很深的因缘,以致形成"人人念弥陀,户户拜观音"的宗教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典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不但是所有菩萨信仰中国化中最彻底的一种,也是整个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观音的身世、显化、灵感、道场等大乘佛教中最流行的几种观音信仰要素中,皆反映出印度佛教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在正统佛教范畴内所发生的中国化。观音信仰的中国化是所有外来文化在中国命运走向的一个缩影,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不断交往的历史凝结,是适应中国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而必然发生的一种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16.
介绍妈祖与其他海神、水神的比较研究现状。重点从妈祖与北欧海洋女神神迹与形象、民众对妈祖与北欧女海神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探寻妈祖与北欧女海神传说差异成因。通过比较可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海洋文化差异,对弘扬妈祖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代埃及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也是埃及古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源。在埃及这个众神的国度里,伊西丝女神作为古代埃及妇女最典型的代表,从文明之初直至后来的希腊罗马时代都备受尊崇,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普及范围之广,受欢迎程度之深,为埃及其他神灵所不及。通过对她的各种法力和特权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伊西丝正是因其独具特色的强大的母性形象走进了埃及人的生活,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大到天文、艺术、文学、建筑,小到日常生活习俗,都蕴含着伊西丝女神的影子,她的崇拜对后来的罗马基督教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如果对史前女神现象按地域进行比较研究,可有东方女神和西方女神之说;从时间序列上看,东方女神的问世又晚于西方女神。这一从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女神”崇拜现象,与当时人类婚姻、生育、生产、文化等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东西方女神,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崇拜方式,不存在相互影响乃至传承关系。它展现的是对苍天的乞求,反映的是当时作为弱势群体的人类面临生存挑战的无奈。这种相对独立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原始宗教崇拜和信仰,曾经占据史前社会原始先民的文化精神世界长达二三万年。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女神崇拜又与巫术活动相掺杂,构成了文明起源的主要因素,对推动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过渡起到了其他文明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土家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崇拜现象,分析了土家族民间信仰中女神所发挥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土家族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印度教万神殿中女神是一群不可忽视的群体,她们拥有诸多面向和属性,其中最显著并尖锐对立的是慈悲和凶暴.印度教复兴改革者在民族、国家和宗教危机时期选择特定女神,并利用女神的这两个面向作为其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和象征,作为团结印度教群众、打击英国殖民者的手段,最终通过印度女神—迦梨和杜尔伽—母亲—祖国(民族国家)的模式成功塑造了印度民族女神的形象,对于在印度教群众中形成平等观念、统一观念、民族国家观念,形成共同体意识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