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汉译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受到汉语负迁移的牵制,译出虽无语法错误,但不够合适、得体的语际语言。具体来说,汉语负迁移对学生在汉译英中的牵制作用经常表现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上。在词汇层面,学生在汉译英时常照搬汉语词语的基本对应英文词、套用汉语短语搭配结构及死译成语等;在句法层面,主要表现为套用汉语原句主语、原句动词、状语语序、原句语序及汉语句型等。汉语负迁移使学生在汉译英时受制于母语,影响译文表达,因此教师应采取相应对策,如加强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方面的教学,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以提高语言能力等,努力将汉语负迁移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将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作为分析素材,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实践相结合,以探讨燕赵旅游文化汉译英翻译的有效途径,促进燕赵文化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将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作为分析素材,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与燕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实践相结合,以探讨燕赵旅游文化汉译英翻译的有效途径,促进燕赵文化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4.
口译过程中文化异同是影响口译流利实现的因素之一,从概念隐喻的认知角度来看,文化异同与三种概念映射方式相对应。在此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视角研究口译中文化差异产生的隐喻认知机制和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口译策略,以期丰富口译文化维度的学术研究,同时指导解决口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汉译英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简单且效率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低学业成就者的、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汉译英SB I教学模式,从汉语语义结构分析、英语句子结构定型、英语词汇选择以及检查核对等多方面尝试将汉译英学习策略的培训渗透到汉译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这些学习者的汉译英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语言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的汉译英单句翻译练习不利于学生培养写作中的连贯表达意识,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增补一些段落翻译练习。这样,学生在写作中能逐步熟练运用常用句型及各种逻辑联系语,最终会习惯灵活运用迂回表达方式。汉译英段落翻译练习可涉及各种常用题材及体裁,从而帮助学生过渡到四级写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学术期刊上国际关系类的论文标题汉译英的研究,找出国际关系论文标题英译的类型,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国际关系学术论文标题的翻译规律,这有利于理解英汉英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在汉语翻译实践中表现为极力寻求一一对应、见字译字、见句译句,翻译腔严重。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它强调从多方面寻找答案,对汉译英表达具有矫正功能,促使译者从多维度、多方面去思考最佳的译文表达。在此主要讨论在汉译英表达时,译者在发散性思维的指导下,可以从遣词造句等维度来选择译语表达,从而提高译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汉译英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各自表达上的差异,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从各自表达上所蕴含的文化思维模式不同的角度,揭示汉译英翻译中一组地道而且行之有效地表达句式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学术期刊上国际关系类的论文标题汉译英的研究,找出国际关系论文标题英译的类型,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国际关系学术论文标题的翻译规律,这有利于理解其汉英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1.
群体动力论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建立和谐校园和稳定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频频发生的学生群体性事件,高校管理部门应高度地重视。本文从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出发,将高校学生群体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从网络、学生主体同质性以及教育职能等方面来分析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然后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着眼,探讨了有效预防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措施,以期有效地控制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会干部是高校学生优秀群体,是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广大学生的桥梁,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尤为重要。结合高校学生会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学生会干部现状分析、高校学生会干部培养的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的构建三个方面开展论述。  相似文献   

13.
张松青  焦音凯 《云梦学刊》2013,34(2):135-137
参加学生社团和组织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为工具,分析对参加学生社团和组织持不同态度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异,归纳学生社团和组织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提出高校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和组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y group classmates on majority group students’ interethnic attitudes produced conflicting results. With data from 728 early adolescents, we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ethnic class composition depends on two opposing student-level mechanisms. First, majority group students who liked a larger number of minority group classmates developed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minority groups. Second, students who disliked a larger number of outgroup classmates developed more negative outgroup attitudes. In our sample, these two effects neutralized each other because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about the same number of students that liked most of their outgroup classmates and students that disliked most outgroup classmates.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in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These results support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xed findings in past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past studies may have differed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liked and disliked outgroup classmates.  相似文献   

15.
We use ECLS-K data from a national sample of students to estimate the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reading ability group placement in kindergarten and first grade. We find that prior test score performance is the strongest determinant of such placement, followed in magnitude by the teacher’s judgment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related classroom behavior. These variables explain most of the race,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ls when students are placed into ability groups for the first time. Within kindergarten and first grade classes where grouping is used, placement into a higher group exerts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 learning-related behavior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Ability group placement and the teacher’s assessment of student behavior both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tudent’s growth in reading achievement, even net of their prior reading achievement scores. Such grouping takes individual and group-level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that emerge during the preschool period and causes them to widen more than would otherwise be the case during the first 2 years of formal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许多需要自身面对的冲突和矛盾,这些问题使大学生感到困惑、迷茫和无能为力,若不能及时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健康,而且可能引发突发性的心理危机或意外事故。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和途径,旨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学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社团实际上已日益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的工作领域。学生社团由于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特点,正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的优势并探寻学生社团的发展机制,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较大,导致商业银行普遍不愿发放助学贷款。人们普遍认为银行助学贷款的制约瓶颈是大学生信用差,而事实上是由于目前助学贷款制度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利用社保基金信用体系,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能够从制度上遏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教育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核心准则,可见让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育人目标。基于“仁”思想对于学生本位和学生管理者本位的德育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班集体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班集体,对于每个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