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知识点是指任何单独的一项知识。人的学习现象反映了这样一条认知规律 :人要学会知识就必须以知识点为单位、逐个知识点地学习。这一认知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以知识点为教学内容的单位、逐个知识点地教学 ,必须针对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一种特殊情感因素的反应,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语言输出时,该影响特别突出。其产生与个体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规律紧密相关。从认知视角入手,分析焦虑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输出的影响,通过开展合作"教与学"及减少输出时焦虑的认知干扰因素,可以降低焦虑对英语学习输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与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是个体的一个必然的社会过程。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责任、权利及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对人们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的内涵取决于社会对个体的期望,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行为就是个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内容。性别角色社会化指的是个体通过社会文化对个体的性别行为规范,使自身的行为符合这一社会规范的过程。一般而言:个体的生理发育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时期。个体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是家庭,他们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学到了一些基本的性别区分。其后儿童进入学…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学基础理论与个体言语行为的关系来看,语言学对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言语”和“语言”的区分,为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式,并强调研究动态的言语规律。语言的符号职能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内容与形式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的过程。语文教学还要发挥语言的心理功能,利用语言的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存在教师不向学生传授关于学习的知识,其教学活动不完全符合学习规律,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等不合理现象。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的分析表明,导致我国各类学校普遍存在这些不合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缺乏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知识;消除上述不合理现象的根据办法是:在师范类专业开设《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过程设计》课程,为在职的教育工作者开设这种讲座。  相似文献   

6.
学术“情理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玉 《天府新论》2003,3(2):89-91
当今学界普遍存在着一种学术情理化的倾向 ,即把学术问题日常生活化 ,不是从学术理论上探究学术问题 ,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简单道理来讲述学术问题。学术属于知识范畴。“学理”是从科学的角度讲理由和提供证据 ,它实际上是对事物和社会现象作理论上的深刻追问。日常情理本质上是“合情合理” ,即合乎人的情感特点和人在交互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日常的“理”是一个社会范畴 ,即道德和伦理的范畴。学术情理化在学术上最为深藏的表现就是“学习性学术”  相似文献   

7.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从个体的认知不协调出发,激发起个体调整或构建人们原有认知的动机,达到个体新的认知协调,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相符合。教育工作者要适当借鉴这一理论,把其中关于个体的认知规律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个体认知过程的自组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系统自组织的原理,人类个体对一个陈述性知识点的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应该分为形成认知意向、进行选择性感知、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确认新老知识的联系、将新知识在事例中具体再现等五个认知阶段;其中,理解阶段的功能是把所获信息组织成一个新的认识.分析确认阶段的功能是使新认识与个体原有的知识建立抽象的联系,具体再现阶段的功能是使新老知识间的联系具体化;新的陈述性知识经过这样的认知过程,就可以被长期记忆。  相似文献   

9.
受疫情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息规律发生了改变,足不出户、居家学习使他们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运动次数变少,整个疫情期间他们的身体素质出现了下滑.[1]为转变这一现象,应找准突破点,制定解决方案,通过有效的办法来改变他们的作息规律,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在这些办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完成.学校通过增加趣味性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日常活动、时间上多给予陪伴,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质,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有强健体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解题是使知识变换成能力途径,讲究一定的技巧,规律及途径,优先律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在高考化学复习中,除了注重夯实基础,进行一些常见规律的归纳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整个高中化学知识初步形成整体、网络化;培养学生及时归纳总结规律及知识点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学习解题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1.
孙长坪 《社会科学》2008,(1):93-103
国有企业概念未能表述企业法律形态,不能作为企业法主体概念.我国国有企业可表述为六类企业主体概念.即公共企业、公有公司、相对公有公司、公产合作社企业、公产参股公司、公产合作企业.这六种企业又统称公产企业,即由公有资产投资者全部或部分投资形成的、含有公有产权的、具有经营性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法人或非法人经济组织.公产企业概念比国有企业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达这类企业的经济性质,更好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更好地体现现代企业的内在规律,比国有企业概念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法主体概念的要求.我国应整合现行国有企业法律法规,完善以公产企业为企业法主体概念的企业立法.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提高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和遏制侦查阶段中出现的刑讯逼供现象已经成为法学界的争点。侦查机关必须改变把犯罪嫌疑人视为侦查客体与定罪在先的传统观念,立法机关应从无罪推定,程序主体和程序正义理论入手,彻底解决律师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无法有效行使辩护权的尴尬困境,解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护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Social phenomena are suggested to be explained by the matching law - an empirical regularity of individual behaviour. Whil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is law exists, only a few sociological applications can be found. This paper points to the problems that come with its usage as micro-foundation of social behaviour and provides solutions. In particular, a model of melioration learning enables the derivation of social phenomena from the matching law.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arning model to the volunteer's dilemma. In contrast to game-theoretical solutions, the matching law leads to more intuitive results in case of the asymmetric dilemm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tching law and utility maximisation is discussed by its integration into economic consumer theory.  相似文献   

14.
民族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是民族立法应优先加以考虑的,而我国古代民族法对人的效力原则呈现出多样性。历代民族法所确立的原则基本上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既有差别,又有历史的连续性。研究古代民族法对人的效力的原则,将对我国现代民族地区民族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冲突法对法官和当事人是任意性规范还是具有强制性的拘束力?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普通法国家一般认为冲突法是任意性法律.这些国家的法院总是适用法院地法,除非当事人一方要求适用外国法作为准据法.罗马法国家一般认为冲突法是强制性法规,这些国家的法院有义务按照法院地的冲突规范适用准据法.我国冲突规范主要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之中,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不是任意性的,因此我国冲突法不应是任意性规范.但我国一些地方法院的司法实践却不时将我国冲突法作为任意性法规对待,这不仅有损于我国司法在国际社会的形象,而且损害了我国冲突法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明确:我国的冲突规范不是任意性规范,它对所有人民法院均具有拘束力.  相似文献   

16.
张旭勇 《浙江社会科学》2012,(5):51-59,64,156
村民是否有资格对村委会的集体财产处分行为提起诉讼,是当下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急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在实证法没有明文规定的背景下,法院都把集体财产处分纠纷作为民事案件处理,但对村民的原告资格问题却给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回答。而且,不管法院是肯定还是否定村民的原告资格,都分别隐含了把集体财产等同于村民共有财产,或者把"村"定性为私法人的理论错误,充分暴露了村民原告资格在民事诉讼制度框架下的解释困境。实际上,对依据法律和政府行为设立并承担大量公共管理职能的"村",我们只有把它定性为大陆法国家行政法上的公法人才是准确的。一旦恢复"村"的公法人面貌和地位,把村委会处分集体财产纠纷纳入行政诉讼,集体财产的均等分配性特征使村民个人和集体财产之间构成"法律上利害关系",每个村民对集体财产处分行为就都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晋阳学刊》2008,3(1):46-49
现实个人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核心,依据社会形态理论其生成史可以阐发为三种形态:群体形态的个人,独立形态的个人,自由形态的个人,三种形态的历史演绎构成了现实个人发展的内在逻辑。当代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表现为以物为基础的独立形态的个人,人的物化状态不可避免。物化状态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是对群体形态个人的扬弃,对自由形态个人的基奠;其消极作用在于人以“物”而非“人”作为价值尺度,物质利益驱动使人对有限资源展开竞争而形成人际矛盾,而这一矛盾是引发社会种种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人际矛盾、实现入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在于民主、法治、道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总要求来构建,因而要有和谐的教育环境与之配套。作为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由此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在认真解读和践行现有民办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民办教育立法进程,依法治教,全面促进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