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也深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这期间,普遍出现了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归纳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策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现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大伙  高永蓉 《天府新论》2010,(3):159-160,F0003
责任意识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而对民航类大学生尤为重要。高校所实施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精神及其要求,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要求。民航院校尤其应紧扣行业高技术高风险特点,以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在民航安全责任不断加重的新形势下,大力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造就大批具备牢固责任意识的民航专门人才,以满足民航事业安全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样本数1071名,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满意度、任务参与、组织承诺三个内部影响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朋友影响、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四个外部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上述七方面因素皆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有显著正向影响。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力度,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态度变量两大方面综合考虑,重点在于针对内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必须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漠。高校对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必须通过明确责任教育的主体的新变化、坚持理论性原则、注重实践性、保持出发点平衡等途径,强化夫学生的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7.
责任意识是履行责任的自觉性,它的培养必须利用人的主动性。人的主动性源于人的生命力和内在需要,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要保护青少年的主动性,保障他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和权利,使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协调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意识,其次利用他们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爱的需要,培养对社会和同类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必须确立教师的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准确把握、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强化教师主导作用,改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严格选拔教师,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公共平台课或素质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榜样的力量;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时期的责任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责任意识是主体在理解一定条件下自身角色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把握自身行为及其结果,使之符合社会要求的观念、情感、意愿。在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灌输给人们的责任意识因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受到很大冲击,而植根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责任意识还没有完全生成,从而出现了国民责任意识严重缺失的状况。它与渎职腐败、风气不良、管理无序、法治不严等现象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必须重视国民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和智力的素质要求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要强烈,但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需要知识和智力,尤其需要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如果说,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思想道德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知识能力再加上高尚的思想道德与责任意识,才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完善的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1.
周家华 《云梦学刊》2012,33(3):123-126
新时期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责任能力。根据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是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面临重要的时代课题。根据时代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践,高校道德责任教育要围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道德责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旭华 《南方论刊》2010,(5):102-104
中职学校对学生实施责任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种种表现和原因,并就如何实施责任意识教育提出了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今的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归属感差,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这种现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学校的,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等等。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乏、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归属感等素质的培养,大力引入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课程。二要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要挖掘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及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东 《中州学刊》2007,(2):119-121
责任意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人们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又要进一步明确个体责任;不但要弘扬正气,而且要对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必要的责罚。  相似文献   

15.
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本应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公共良知,但部分学生却形成了满足于生存现状、缺乏批判性、关注自我利益与世俗生活的占有性生存状态。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过程退化为对知识的外在占有。功利化趋势与满足于非反思的日常生活世界,是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责任意识匮乏的主要表现。这是发达工业社会对现代人巨大影响的一个缩影。生产性生存方式更能培育高校理工类专业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高校与社会良性发展状态的形成。培养高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高扬其批判与反思精神,重中之重在于对其社会责任与公共责任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伯纳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责任意识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理性的社会道德行为。大学教育对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培养美好行为,建立优秀品牌,塑造积极人生观是个人对社会的态度。在高等教育中,责任意识的教育,无论是从社会的需求还是受教育者个体的诉求,都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与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存在的一些现象: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发展,集体观念、服务精神、奉献精神不足;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  相似文献   

17.
周蕾 《齐鲁学刊》2008,1(3):87-89
和谐社会一方面描述了社会和谐存在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也对实现和谐社会的实践着的人们指涉了相应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所谓责任意识,就是在普遍必然性的社会性定在的基础上,社会主体(包括个人和集体)基于自由意志的自觉把握和自主践行。因此,和谐社会和责任意识呈现出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集中体现在和谐社会所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相应的社会主体对这种要求的把握和践行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责任意识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主体基础,是其创造性的价值标识和超越性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工程技术活动的社会性,要求工程师必须履行伦理责任。工程师作为具有意志自由的道德主体。面对各种价值冲突,其道德行为选择和履行伦理责任不可避免。重视工程伦理责任教育,把工程伦理责任教育纳入高等工程院校德育的目标体系中;通过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培养工科大学生的责任认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培养工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其责任行为;通过制度规范的约束力来强化工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影响、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西方思潮的泛滥等,使当代大学生恋爱呈现出多重特点,如恋爱低年级化、恋爱动机多样化、恋爱责任意识淡化、恋爱观念及其行为开放化、网恋流行化等等.鉴于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和恋爱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展性健康教育,并从完善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和周边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恋爱.  相似文献   

20.
刘政军  朴勇慧 《理论界》2009,(9):182-18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明确时代要求与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才具有生命力和执行力.本文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涵为突破口,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责任内容,并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明晰社会责任培养的重点,从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明确培养重点,增强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