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基础,解读谭恩美作品中的东方主义元素与反东方主义元素,进而指出谭恩美的双重文化身份是造成其作品中国时存在这两种元素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华裔叙事者,谭恩美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由于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文化的疏离,她在创作中常常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用东方主义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母亲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但同时,作者的华裔身份,使她对中国又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往往又呈现出与美国白人文学传统中不一样的华人形象.另外,作者通过母女和解的情节设置表达了希望消除种族对立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
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厄德里克的小说《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寻,揭示固守本族传统身份和盲目"模拟"白人身份都不能使美国印第安人克服文化冲突导致的身份危机,只有接受文化杂糅,建立"杂糅身份"才能使美国印第安人在文化冲突中得以生存。叙述杂糅、文化杂糅是作者在文本中建构杂糅身份的策略,这种彼此混杂的文化现象暗合了巴巴所述的"第三空间"构想,为多元文化大潮中处于边缘化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主张运用混杂策略消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文化霸权,提倡构建一个居间的"第三空间"。此理论对少数族裔在美国主流社会进行身份定位有着重要意义。著名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成名作《女勇士》中对中国传统典故的移植和改写可以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写作策略,意在消解文化二元对立状态,从而建构一种"居间"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探讨了《灵感女孩》中奥利维亚和李邝的身份认同,阐释了谭恩美对东方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和建构。  相似文献   

5.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本文试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通过对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的三代女人作为父权和主流文化的“他者”的经历进行分析,探讨她们是如何在双重边缘性境地中认识和找回自己的身份,发出表达自己的声音,并实现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6.
惠特曼·阿新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一书中的主人公。不同于她前两部作品中的传统华裔形象,惠特曼是一个叛逆的美国嬉皮士,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体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文化特征。文章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批判了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华人的"他者"形象,重新认定了华裔美国人的自我身份。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华人形象的研究,探查人物身上蕴含的深意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东方主义:理论与论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方主义研究起于《东方学》,它不仅开启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还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观点与方法。学界一方面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意义上批判东方主义,扩大与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域;另一方面则反思《东方学》的学说体系、认识论基础及其价值观念,试图超越其二元对立的世界秩序假设,从或东方或西方的文化立场到跨文化的公共空间,从东方主义到全球主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长篇小说《自由的生活》自问世来受到了亚裔文学作品批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即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理论、斯皮瓦克的"属下"(subaltern)理论和霍米·巴巴的"杂糅性"(hybridity)和"模拟"(mimicry)理论分析《自由的生活》中作品人物在西方主流的美国社会中挣扎奋斗,寻求了解个体身份认同和差异文化融合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百种神秘感官》中的他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种神秘感官》是美国当代著各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三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后殖民主义特色,为当今漂泊异乡的现代人提供了精神慰藉。从后殖民主义文艺批评视角出发,对作品中的他者现象进行解读,探讨通过文化交流和杂糅方式得到人类普遍友爱,彰显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民族的文化身份寻求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海外的英文小说存在自我与"他者"的纠结。林语堂试图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构筑起一个乌托邦与异托邦二元世界,而他也正是在这个二元世界里,寻求着他的跨文化认同。文学文本中所建构的异托邦之所以能够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之一:一是本土文化心理;二是异域空间;三是异域和本土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认同危机。林语堂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美国)的个性化阐释,使得世界真正地了解了中国和西方。西方世界也正是通过他建构的异托邦世界,还原了"东方主义者"永远也没有表述清楚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在其文本系统中,借助基于三元辩证法的空间化叙事策略、意义结构及象征隐喻,构建多重“第三空间”间性场域,以此化解深植于诸种领域的二元对立抑或本质主义中心论,并加以根本性修正、改造与重构,使其作为多样性、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基质,熔炼“他者化—第三化”的理念范式与实践机制,进而实现差异化、包容性的交融共生。  相似文献   

12.
"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文文学置身美国却以华文进行创作的存在事实,使它客观上与生俱来地具有了一种双重“他者”的身份:对于美国的主流文学(英语文学)和东方母国(中国)的中国文学来说,它都是“他者”,这种“他者”性存在最终决定了它的“他者”立场和“他者”视角。而存在于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身份”焦虑,在经历了从本质主义的追寻到重建新的“身份”的变化之后,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作家在创作中大量运用杂糅语言,包括中国英语词汇、句法和修辞,把中国元素渗入作品中,从而生成了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所阐述的"第三空间",在解构美国文化霸权的同时,重塑了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从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模拟和杂糅西方主流社会普遍接受的东方主义对华裔女性的刻板化描写,对东方主义进行了有效抵抗,重构了华裔女性的主体身份。这显然不是作者为迎合主流话语的自我东方化,而是美国进入族裔时代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的抵抗策略。  相似文献   

15.
著名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创作是否有东方主义倾向,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视角,对汤亭亭的三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和《第五和平之书》进行探讨,指出其与“东方主义”复杂的纠结、嬗变过程:同谋——颠覆——超越。为跻身主流,《女勇士》实则成为东方主义的同谋;随着地位的确立、写作视野的扩大,《中国佬》则是对东方主义强有力地颠覆;《第五和平之书》的创作已走向拿球化写作,已然超越了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16.
《喜福会》中女儿们对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福会》中女儿们与母亲的对抗及对华人身份的排斥不是表面上简单的代沟和青春期问题,潜在意义上,则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内涵,即这种对抗和排斥心理是文化自恨心理的显现。而这种心理是由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东方主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第三空间”这一概念的引入或许会让我们对新的情境下的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认同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也许是对游走于多种文化语境中的作家所处境地的相对比较契合的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作家这种不确定的民族身份认同使之具有了不同于主流作家的视角。作家们跨越民族、文化、语言边界的“游走”体验通过写作表现出来,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杂糅型的民族和文化的“第三空间”。多民族文学会通场景中,民族作家的身份认同亦可表现为多重性与杂糅性。这应该是少数民族文学界对当前现实语境应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作家尼古拉斯·周思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中国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主人公在异国寻求文化身份经历了从悬置困惑而出走到了解认同而突围再到混杂杂糅且包容的艰难过程。中国女性在中澳文化相遇中经过从被动受辱到主动寻求文化认同的转变,这一转变源于中澳两种文化的杂糅对建立多元性和包容性文化身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短篇小说创作手法和主题。从酷儿理论来看,爱米丽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杂糅凸显出她性别身份的不稳定性,此外,她与荷默·伯隆的关系也超越了传统的异性恋关系模式。依据以上两方面,该作品充分体现了酷儿理论消解静态的性别身份和性身份,打破异性恋霸权下男性/女性,异性恋/同性恋的二元对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被定格的东方“蝴蝶”形象和西方一厢情愿的“蝴蝶梦”,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在《蝴蝶君》中戏剧化地再现了一度在西方世界中被误现的“第三世界”的集体遭遇;有效地解构和颠覆了西方殖民话语;展现及诠释了霍米·巴巴所提出的“文化杂糅”和“第三空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