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是20纪90年代兴起于北美并迅速发展的批评浪潮。它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生态批评基于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即整体的、和谐的、多样化的、相互依存的原则,重新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看它们是否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是否有助于人类重返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是否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均衡。笔者通过对《鼠与人》及《愤怒的葡萄》进行文本分析重新审视斯坦贝克,试图阐明:斯坦贝克是一个具有生态整体意识的作家,他主张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虹》是D.H.劳伦斯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作品的经典之处在于其含有丰富的生态意识。有必要结合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及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探讨劳伦斯产生此种生态意识的源泉,同时论述文学源于生活、源于作家亲身经历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涉及的对象主体是人与自然,建设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对自然生态的消耗力与自然生态的养育力以及人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力与自然生态修复力之间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生态形势十分严峻,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加强生态资源的科学规划和使用,实现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小说中的生态文化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一种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批评学迅速发展。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劳伦斯的作品解读,分析劳伦斯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借以警醒当代社会,必须培养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以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狼文化"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一种新元素。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狼既是草原自然生态的"晴雨表",也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寄寓与依托。狼,以及由人与狼的关系而衍生出的"狼文化",是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救赎。  相似文献   

6.
在买买提明·吾守尔的众多小说中,《芦花公鸡》可谓较有特色的一部作品。在这篇情节荒诞戏谑的维吾尔式黑色幽默小说中,作者通过一只独特的芦花鸡,着力挖掘了现实社会金钱腐蚀下的人性丑恶及道德沦丧。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看,作品展现了当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困境,作者希望以批评的形态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荒岛小说因其独特的体裁和内涵,较为突出地蕴涵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问题。该文以荒岛小说的经典之作《鲁宾逊漂流记》和《蝇王》为例,探究作品中所隐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生态伦理关系,从而揭示自然生态的破坏必将引起社会生态的失衡,而社会生态的失衡又必然导致人的精神层面的异化,彰显了作家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和深切的生态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8.
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峰 《河北学刊》2005,25(1):49-54
"信息生态"是用生态学的视野考察人所生活的信息环境而形成的概念,也被用来表达生态观念与日益变得重要和复杂的信息环境之间的关联。它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从哲学上分析信息生态,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和深化:一是自然生态和信息生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联系使得我们可以从自然生态的某些特征来关照信息生态,而且避免两种生态的失衡和恶化构成其共同的价值目标;其区别则使我们可以认清信息生态的某些特殊性,如信息生态作为一种客观精神与自然生态的不同属性,由此把握信息生态的本体论特征。二是信息世界的外化和内化的关系,从中揭示出人的内部主观信息世界和外部环境客观信息世界之间的相互映射和相互建构,因此,信息生态无非是无数人的"内心世界"外在化后所形成的"信息联合体",是信息处于客观流动的虚拟空间。三是对信息生态进行善恶的价值分析,从而重视信息活动的生态效应,不断改善信息环境,建构良好的信息生态,提升现代社会的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9.
阿瑟·米勒作品中有鲜明的生态批评思想.以<请不要杀死任何东西><不合适宜的人>和<推销员之死>为例,阿瑟·米勒的生态批评思想表现为,生态批评应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旨归、"生态为本"作为内核,正确看待和评价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态问题及其所要揭示的真正内涵,才能正确评价人类在与自然生态互动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再论生态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学术界多把生态政治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政治的互动,而且又视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的政治价值观。这是欠全面的。在内涵上,应把生态政治理论从以对自然生态的维护为中心转变为以政治的生态化为中心。在外延上,应把生态政治理论的研究从政治———自然生态层次推进到政治———社会生态层次及政治体系“内生态”层次。从而使政治理论能够以生态化的眼光审视、处理政治及其与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寻求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涂途 《云梦学刊》2014,(3):109-111
长篇寓言体小说《幻变》在爱情故事的背后蕴藏着深意和哲理.面对世界的变幻,艺术地表达了对生态的思考,不仅表现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还表现了心灵生态,以一种“异类思维”、“换位思维”的生态观关注自然、社会和人文生态的互通、互动和互惠的关系,寄托了对生态走向的美好心愿和诗意向往.同时小说昭示我们,要改变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文化)生态,就要从改变心灵生态入手.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提出的战略思想。人类的生存困境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态问题,一个是心态问题,而心态决定生态。人类贪婪的欲望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等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目前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精神环保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弘扬人文精神、责任意识与和谐精神,注重解决人类的精神处境和精神生活问题。精神环保与生态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两翼,将成为21世纪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生态学发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生态学以探讨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旅游产业的集群属性与生态特征,加之旅游学的开放性及产业生态学的交叉性,使得产业生态学引入旅游学研究成为可能。旅游产业生态学是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全新视角,对推进旅游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化、旅游产业生态过程、旅游产业生态模拟、旅游产业生态规划、旅游产业生态工程、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梁剑宏 《云梦学刊》2012,33(5):121-124
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生态的核心,从根本上规定了大学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大学文化生态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的产生主要在于人文精神在文化生态中的缺失。所以,今天谈论人文精神的回归。回归的主要途径是解构对人文学科的人文性限制,使人文回归实践本性;解构对科学教育的技术化规限,使科学重显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回归将使大学教育重新高扬人的价值,追求自由的精神,实现文化生态的和谐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生态与政治的联姻推动着生态政治的形成与发展。生态政治的重大价值追求是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观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安全观的新安全观,也是一种新的政治观和新的人权观,对于政治价值观、政治结构、政府职能、政治稳定以及公民社会的建构都具有重要影响。执政党的生态执政观、生态型政府建设、生态型公民社会的培育,是推动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生态安全理念建设、生态安全制度建设以及生态安全行为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推动着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环境哲学的另类形态:人文生态学(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辉 《河北学刊》2005,25(6):29-35
环境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是由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产品所构成的人的生存空间和意义空间。作为过程,它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作为结果,它表现为人化的自然,健康的环境乃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必须基于价值与文化的维度来研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参照,以他人、社会甚至代际利益作为评价环境的价值尺度,并以追求和谐与幸福为旨归。环境哲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乃是人类在解决自然生态的进程中求助于人性化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人类正确对待自然的观念方式、政治方式、制度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解决自然生态的根本出路,也是试图拥有真正人的生活的一种努力。重建人文生态具有双重效应: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文化基础;为追求人的身心和谐与心灵净化提供现实基础。本文在梳理生态学的人文生态学转向与限制、环境哲学及其局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设置基础,主张构建人文生态是解决生态危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列斐伏尔凭借对空间生产中人与自然空间关系的考察,分析了空间生产与生态危机的关联,竭力达成人与自然空间的全面和谐,让空间生产按照和谐的可持续模式进行下去.空间生产生态化的宗旨就是要建构空间生产中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空间的和谐.空间生产生态化一方面要坚持总体性的生态理念,把满足人的利益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坚持采用低碳经济,要评估空间生产的生态影响,保证空间生产既合乎人的需求,又合乎自然系统.我们需要转变空间生产方式,倡导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恢复自然生态平衡,推动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形成人人都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创造合适的生态环境,给后人留下一个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8.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从概念上来说,是个舶来品,它是人类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所提出的重要课题,然而生态思想却是早已有之,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经典的建筑文化的代表,徽派建筑设计在选址、规划、装饰、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它在提供给我们中国古代生态建筑典范的同时,对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国外城市居住空间的生态学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娟 《兰州学刊》2011,(11):80-84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之一。古典人类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三大经典模型。现代生态学认为社会是个生态系统复合体,文化赋予空间特质。社会生态学认为前两者割裂了生态与社会的关系,应从整体性和最根本的社会制度去研究城市居住空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紫萱 《阴山学刊》2005,18(4):41-44
游牧民族在长期的迁徙流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态观念,这种观念以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思想、习俗与风俗中,特别是游牧生态观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现代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