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义德指出,东方主义不仅仅是基于东西方思维差异,以西方的主权意识为基础来审视东方,从而创造出的一个遥远而变形的东方,形成的一种对非西方的“集体观念”,它更是西方统治东方的一种权力符号。以此分析谭恩美的作品,她的创作虽然反映了她渴望消除中美文化对抗,实现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但其文本中仍不自觉地显露出了东方主义的痕迹,其实质仍是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2.
慈悲与宽忍是佛教的重要思想,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两种思想逐步融入中华传统文明中,无论是对提升民众道德修养,还是为政府提供治世之方,都有他们的踪影。佛教中的慈悲与宽忍思想不仅对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研究得当,其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慈悲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理念,被视为佛道的根本。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慈悲思想的含义简言之为"与乐祓苦",其善行要点为布施、不杀生,其神格形象为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其内在的本质为解脱众生、成就佛果。慈悲理念的现代意义为: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有助于生态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钱大昕的经史考据成果中,不乏积极的义理探索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佛教轮回说的批判,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钱大昕此举继承和发展了何承天、范缜以来的朴素唯物论和无神论传统,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出入佛老的理学的反感和否定,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傅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2):65-69
业报轮回主体在印度佛教发展中经历了由“业”的承受者转移到“补特伽罗”,由“胜义补特伽罗”转移到“阿赖耶识”的发展路径;业报轮回主体理论在中国佛教的引入与发展是由慧远完成的,创立了业报轮回主体的“灵者”说,后来被昙鸾、道绰和善导运用于“往生”这一净土理论特质,对“灵者”作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获得“阿毗跋致”的安置,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佛教中的业报轮回思想;本文从业报轮回主体理论在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不同发展,进而指出中印佛教在神灵观、轮回主体产生与发展路径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袁书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27(5):55-61
变文作为一种佛教通俗讲唱形式,旨在通过普通百姓通俗易懂的方式宣扬佛教思想。而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从《目连变文》出发,简要探讨了业报轮回这种古印度思想在进入到中国后的变化历程及其与中国古代固有思想的激荡互融过程。 相似文献
7.
詹乔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73-78
谭恩美在《百种隐秘感官》中营造的诡秘气氛具有特殊含义:姐姐琨实际上是妹妹奥利维亚的“种族影像”,即第二自我;通过琨为奥利维亚寻找记忆从而帮助她回归完整的自我这一贯穿全书的主线,作者暗示了重拾种族记忆和向祖居国的心理回归才是解决美籍华裔身份焦虑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王雅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9):184-186
从谭恩美小说诞生之日起,批评界就存在对其作品中女性主义与东方主义的争论。针对某些批评者指出的谭恩美作品对女性主义的探索是一种东方主义的再现,笔者认为谭恩美在选择女性主义的主题时并没有妥协性地"自报家丑",而是刻画了独立自主的华人女性形象和儒雅深情的男性形象,并通过对中国意象的书写提高了自己作品的美学价值。同时,在此尝试用中国的一些文学批评观点去阐释作品中的部分内容,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提供些许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古田会议决议》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平等思想,主要表现在经济平等思想、政治平等思想和生活平等思想三个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对当前更好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谭恩美的写作主题一直离不开关于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家族史,而《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也是描写母女关系最深刻的一部。谭恩美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定位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明、东方信仰与西方价值标准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喜福会》和《我的缪斯》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前者是虚构的艺术作品,后者是作者真实的生活随笔,两部作品中亦幻亦真的人物命运都令人瞩目与感叹。作者对命运、鬼魂、信仰等人生难解之谜的异类表达,不仅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意味,也有西方文化的痕迹,混合信仰在人物形象和作者身上"杂糅"呈现,折射出华裔在跨文化语境中两难的生活处境与信仰选择及文化接受。 相似文献
12.
尼采教导的永恒轮回思想经过了从“最大的重负”到“最高的肯定公式”的转变,体现了这个思想由理论层面向实践方向的过渡和转化,其实践旨趣不是给出康德意义上的伦理学,而是允诺一种超越怨恨和复仇的“伟大的政治”,以“爱命运”来达成虚无主义的自我克服和自我康复。 相似文献
13.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华裔文坛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接骨师的女儿》正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也是描写母女关系最深刻的一部。这部半自传体小说交织着现实与梦幻、过去与未来,真切地描绘了主人公与母亲、祖母三代母女情,而小说所展现的两对母女关系也有着种种的相似性,都包含了一个女儿对母亲从背叛到认同的曲折过程和痛苦、纠结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对"平等"的观照具有多重视域。它既涉及理论意义对平等的探讨,又牵涉社会实践中平等的实现。以时空为角度来考察,平等既涵盖历时性问题又离不开地域性分野。就分属的领域而言,平等又同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平等问题具有复杂性。康有为的平等思想同儒学、佛学和西方早期启蒙观念具有重要关联。其平等思想论及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内容丰富,同时也集中反映了近代平等观的现代性特点和阈限。 相似文献
15.
在解读永恒轮回学说时,学者一方面要将该学说作为一个原则或者概念来阐释,即廓清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阐述尼采对现实生命而非轮回的或者重复的生命的肯定。然而众多阐释并不能将这两方面的意义结合起来,无法实现该学说内部的自洽性。这一方面因为阐释者忽视了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和目的的双重性,即该学说对虚无主义的揭示与克服,另一方面因为阐释者没有意识到该学说的生理学维度。从生理学的视角来看,该学说既可以让人们认识虚无主义,同时又能让人们立足于生命本身来克服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6.
尼采教导的永恒轮回思想经过了从"最大的重负"向"最高的肯定公式"的转变,它要求人具有一种勇敢、坚毅和敢做敢为的性格力量,即一种特殊类型的"virtu",这不是基督教的美德,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绝对律令",而是马基雅维利意义上的有创造性的、超越善恶对立的行为,它蕴涵着整个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与文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追求平等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平等状况,国内外学者殊少提及.帕特·莱恩教授主编的<不平等的英国>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平等在英国各个领域的进展与不足.它不仅使我们对现代英国有了更全面、更充分的理解,而且从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向我们证明,人类社会某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永远不会因为其久远而过时.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东西方平等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基础 ,平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平等教育理念在各国教育法规中的体现 ,并对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平等现象进行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19.
于建星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11-14
黑格尔的契约思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黑格尔认为契约是平等主体之间建立在相互意见一致的合意基础之上的协议,契约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平等,契约使人从等级特权的人身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契约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施展,使人的个性得以倡扬,从而使社会充满了活力,因而契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不过,契约平等具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两个维度。由于契约能力等原因,契约形式平等背后可能隐藏着契约的不平等,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注重的与预防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于契约的形式平等,我们应关注契约的实质平等与社会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20.
王晓宁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62-63,70
“平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口号之一。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带来的不是平等,而是一种新的剥削形式。马克思竭尽毕生精力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