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山下乡"——大学生村官后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和森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28(5):117-119
大学生村官制度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发展机制,使大学生在农村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创业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机制的运行,国家和各地方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拓出了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新思路——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整体模式优势和需改进之处,以此促进大学生"村官"在科学、合理选择创业模式,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和带动农民致富的自主创业过程中,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退出环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彦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119-122
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从一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措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前后历经"文革"前和"文革"中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的大学生当"村官",也从初期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从"文革"前"知青"循序渐进的上山下乡到"文革"中上山下乡成为运动,再到新时期大学生当"村官",对此进行分段的历史考察和相互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是第一部反映执行落实"大学生村官"这个"国家战略"的长篇报告文学佳作,也是傅宁军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作家以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捕捉能力,展现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事物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价值和作为报告文学创作题材的艺术价值。对于报告题材的深度开掘、报告对象的人文关怀、文体意识的自觉回归三个方面的特征,成为这部作品独特的审美诉求。这成就了《大学生"村官"》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湖北省内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的现实意义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大学生"村官"应首先从自身入手,积极转变观念,提升才干,同时当地政府应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任用、管理和选拔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之角色重构——对村民自治背景下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飞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277-279,355
近年来中央推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中推行的。在整个村民自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制度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旨在结合基层民主建设这一主题,对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运行开展调查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反思,力图克服现有的弊端,为更好地实行这一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打造成农业信息化的主力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祖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247-248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重要的内容。农民应用信息能力的"先天不足"是一个制约各方面的"瓶颈"问题。将具有信息优势当代大学生村官,打造成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梁晓凤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17-19
通过对山西省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基层任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面临心理反差较大、待遇普遍较低、担心一事无成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村官选聘重视程度不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滞后、村官行为的短期性明显等.针对这些问题和成因,笔者从沟通交流、激励机制、教育培训、严格考核等四方面加以研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实效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305-30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从大学生村官基层经验少、农村环境难融入、管理制度不健全、媒体舆论大炒作、择业观念未转变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等方面提出了促使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48-250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逐步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计划,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发展过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但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完备以及大学生村官自身因素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作用,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能有效减轻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压力,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析——以鲁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76-79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保障、促进和引领作用.从分析鲁西北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工作方法出发,指出必须提高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曹明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6):129-134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山区经济发展既有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文化、大量的劳动力等优势,也有自然条件恶劣和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整体素质低等不利因素。要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其优势,加强山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农业方面的理论和实用技能,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实施的,旨在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农林院校与大学生村官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点。在分析了农林院校开展大学生"准村官"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人才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锻炼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为重点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乡村旅游以全新的经济形式介入农村传统生产活动,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表现为促进农村产业非农化、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动力来源之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的实例做出诠释。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各地对此进行了各种探索.云南省富源县大坪村和普珀村和当地矿主开展"矿村共建",大坪村当年人均纯收入为2925元,普珀村人均纯收入1987元,乡风文明建设、村容建设、民主管理等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这两个村矿的共建活动也存在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制度与非正规金融: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2):22-26
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广大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村经济发展资金大多依赖非正规金融的客观现实,文章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和非正式制度可以相互融合。所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充分重视和利用非正式制度与传统,妥善处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促进正式金融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人为秩序与自发秩序之间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何康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46-50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大大促进了西部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依然比较缓慢,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比较明显。在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精神提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