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意志的理性特征和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总是把意志与情感相提并论,把意志看成是与理性相对立的非理性因素。例如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就认为,“意志与情感一样,都属于非理性因素”,虽然它们对于保证主体顺利地完成认识任务具有积极作用(见《心理学动态》83年第1期)。其实,人的行为是受意志支配的,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理性。因此,意志是理性因素,它是人的有意识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2.
意向因素是指与感知、表象、思维等认知因素相对而言的注意、情感、意志、兴趣、目的、期望等因素。本文整合当代脑科学、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论等实证科学的成果 ,指出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 ,意向因素对认识的发生具有驱动作用 ,对认识的发展具有定向作用 ,对信息的储存具有催化作用 ,对感知的形成具有过滤作用 ,对思维的运作具有监视作用 ,从而为完整把握人的认识过程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通过意会认知与创造思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意会认知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创造性认知的过程,这种从模糊到清晰的认知过程是创造思维的基本形式。对意会认知与创造思维三种具体形式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直觉思维是意会认知的"不知之知",即直觉与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相结合是产生意会认知的基础;灵感思维是意会认知"无意识性"重要表现,即意会认知与无意识的个人体悟有关;顿悟思维是意会认知"心理论证"的基础,即对客体本质进行深入洞察并在主观上产生认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宏观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实践看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正确的。但在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科学和行为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仅仅从宏观角度解释认识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这些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站在微观的角度来具体揭示认识背后复杂的动力机制,这就有必要对非理性因素加以研究,本文仅就欲望和动机、情感和情绪、兴趣和爱好、信念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所起的作用作些具体分析。 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揭示欲望和动机是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历史上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认识论中,人的需要、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心理因素都是没有地位的,即使被提及,也往往是在否定的意义上谈论其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是把它们视作干扰认识过程的消极因素。不过,比起哲学家们对待情感的态度来,意志的命运似乎要稍好一些,这大概同意志代表人的意识与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方面,与理性有相关之处有关。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已经从科学的角度研究了意志在人的一切心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承认了意志同需要、情感一样,是理性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它通过“对行为的抑制、监督、调节作用”(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第437页),“保证有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深远,贡献突出,使心理学在学科基础、观念变革、范式选择和视角转换等层面上进行了深刻反思和理论探索。引发心理学研究回归生活世界;反对意识自然化,强调意向性的意识观;追求与建构人文取向心理学;实现从方法优先到对象优先的转换,忠实于心理现象的本真属性。  相似文献   

7.
李刚 《学术论坛》2006,(4):8-11
文章阐述了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对构造心理学、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西方心理学方法论之一的实证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反思。最后,得出了结论:在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对于当前心理学自身的持续良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就需要从哲学认识论层次上把握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各自在心理学方法论中的“边界”,只有“边界”的澄清才能形成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对于心理学确定其研究课题、原则、方法、理论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历史上出现的几种具代表性的人性观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认识人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考虑人性观及其中蕴含的心理学方法论原则,以及这些人性观对于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9.
饱受批评的"理性选择"假设目前不仅仍是现代经济学的内核之一,也正在为法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所接受.因此,如何看待这一倍受争议的假设,仍需要深入思考.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在认知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同样在起作用,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仅考虑理性、建立于"理性选择"假设之上的经济学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存在某些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一审美心理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人类整个心理结构的东西,而是人类整个心理结构的定向发展。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结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无意识,它主要包括人类的本能,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关而形成低级的情绪和促成本能的行为,而且仅仅在特殊情况下受意志的作用。第二层次是隐意识,或称潜意识;第三层次是意识,或称显意识。意识(显意识)包括通常所说的认识、感情和意志,它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双向逆反联系,并与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相关,形成高级的情感(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并促成自由自觉的行为。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过程。隐意识(潜意识)是传统心理学忽视然而又非常重要的心理结构层次。它分别与显意识和无意识有着双向逆反联系。正是在这里显意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传统科学技术观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来看,既有密切联系又各具特色,本文主要从科技是干扰"天人合一"的观念与科技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对立;"非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对立;非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独立学科体系的区别等三个方面对中西传统科技观的差异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2.
历史认识的特殊性可以从认识客体的特殊性、认识主体的特殊性、真理检验的特殊性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客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客体具有间接性、符号性、价值性。主体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历史认识理性的指导下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的,又内在地包含了人的动机、欲望、情感、意志这一类非理性因素。真理检验的特殊性表现在:检验历史认识的最终标准还是社会实践,但在具体的检验途径上则是分层次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管理学是不是科学以及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而展开的。从管理理论的演进或者从管理学发展的整个轨迹来看,可以从人文的层次来认识管理学:管理学是关于人的学问,管理理论经历了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管理研究方法呈现出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对实践主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北方论丛》2002,(1):52-56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较多地关注了非理性的直觉神秘色彩,把非理性看成是与理性毫不相干的认识形式,然而在事实上理性认识和认识的非理性因素都生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那些具有共性、普遍性的形式和内容生成理性认识,而那些反映差异性、个性的形式和内容则生成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认识中的理性与非理性是统一、连续的过程,代表和反映实践主体的三种境界,即从非人到常人到超人(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生态心理学取向的情境观形成了不同于行为观和认知观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导致我们对人类学习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是这种基于情境的学习观,而不是建构观。虽然情境观有可能融合了行为观和认知观,但行为观和认知观同样有其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主体结构中的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及其互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主体结构诸因素区分为认知因素 (感知、表象、思维等 )和意向因素(注意、情感、意志等 )两大类 ,且论证了二者的耦合互补关系 ,进而运用现代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的成果揭示了二者及其互补关系的生理基质 ,纠正了传统认识论重认知、轻意向的偏差 ,为准确把握人的认识过程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不仅是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认识的过程。科学研究结果的最终表述是纯客观的,也即纯逻辑的、理性的。但是作为动态过程的科学却是灌注人文情怀的,充满人文特性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根本上是理性的,但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形象、直觉、“臻美”等非理性的方法却有着重要影响,显示出科学的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18.
非理性主要是指以情感、意志为主,包括欲望和动机、情感和情绪、兴趣和爱好、信念和信仰等意识形式。它们相对于理性因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动特点。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动力作用非理性因素对认识具有动力作用,是指情感、意志等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对主体认识具有的指向性、积极性所产生的影响。情感和情绪都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内心体验。一般说,凡把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为情感(激情、心情、热情是情感的三种形态),凡把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称…  相似文献   

19.
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理性、非理性两种因素,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非理性因素必然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解构非理性因素的内容,分析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非理性研究在社会管理、社会教育与智力开发、经济及社会超常规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学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道家思想中,存在着"为学"与"为道"这两种认知方式,其中"为学"指的是对世俗之学的认知",为道"强调的是对大道的体认。从本质上讲",为道"是对"为学"的"绝弃"。两者虽看似矛盾,然而事实上,在道家看来,"为学"是"为道"的基础,是认知的第一个层次";为道"是对"为学"的超越,属于认知的第二个层次;两者对立统一,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先秦道家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