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艺批评标准由文艺本质观及文艺功能观决定。文艺批评标准是由文艺本质观及文艺功能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艺本质观及文艺功能观,就有什么样的批评标准。儒家提倡“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着重文艺的教化功能,所以其批评标准是善,“思无邪”。魏晋时代提倡“诗缘情”,认为文艺不是代圣人立言,而是吟咏情性的,所以提出“诗赋欲丽”这个重形式美的标准。西方古代强调文艺是模仿、再现,所以批评标准着重符合客观真实。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认为文艺是“表现”,表现自我;抒发情感,批评标准便是情感的真实。我国现代长期以来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所以文艺批评标准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这与我国古代文艺批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文艺批评标准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批评标准新论游炳文艺批评的实质是对批评对象(作家作品等)的价值(意义、作用、优劣等)作出判断和评论,是一种评价性的认识。判定批评对象价值之有无大小高低,必须符合其价值的客观实际,或者说,必须以价值事实本身为依据。但价值本身不会自己量度自己、说明自...  相似文献   

3.
刘文斌  陈贝 《阴山学刊》2006,19(2):121-124
宋生贵的文艺批评实现了学理与诗性的闪光融合其学理性体现于作者坚持以唯物史观去观察文艺现象、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家作品,以及评论文章中翔实的论据和雄辩的论证;其诗意表现为批评话语的形象美、情感美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4.
<正>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不仅奠定了唯物主义美学体系的基础,而且把他的美学原则运用于文艺批评。他对于文艺批评的使命、目的、态度和方法等都有自己的精辟的见解。今天,我们亟须加强和改进文艺批评,使之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一下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文艺批评的主张,或当不无裨益。(一)坦率的批评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重视文艺批评。在十九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别林斯基曾经以其科学的、战斗的文艺批评在俄国文坛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但是,一八四八年以后,俄国政治上的反动愈益加强,到了五、六十年代,别林斯基批判过的“为艺术而艺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自己异于西洋古典文艺批评的特色。西方的批评特点是系统性、分析性强,将某一作品或某一文学现象分成许多细部,抽出例证加以演绎说明,把具体感性的形象描写演化为抽象系统理论的阐述,在逐步的分析中总结组织出不同作品及文学现象的特色规律。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作品,缺乏西方那种系统论述的专著,批评理论大多散见于各种选  相似文献   

6.
一文艺批评方法论的更新,首先有待干文艺批评观念的更新。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问一声,什么是文艺批评,它的对象、性质、功能,价值等等何在?惯于形象思维的文艺家说:创作是大树,批评是木耳。在某种意义上,这颇为中肯。批评的既往史中,这种现象诚不少见:凡作家论,大抵是时代背景、思想意义、艺术成就、阶级局限等等;凡作品论,则无非是主题、人物、情节、语言云云。单线沿进,僵化固定的汤头歌诀般的模式,常令人不得不联想到药品说明书:处方、功效、禁忌症。……然而,这就是问题的全部吗?并不。先让我们把创作批评两者作一个比较吧。就其对象世界  相似文献   

7.
批评活动只是社会全部文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不具有超出其他活动的优势 ;文艺批评是一种个人行为 ,批评者与作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 ;批评本身的权威是极其有限的 ,人们对文艺批评采取了超值期待的态度 ,事实上文艺批评无法承担改变文坛多元状态的任务 ;真正实现对文艺批评的预期 ,使之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效能 ,其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当前文艺批评的主流并没有缺席 ,正按照艺术的规律发挥着积极作用 ,所谓“缺席”,正是社会进步、文艺批评正确回归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别林斯基等一代批评家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在艺术愿望和艺术达成上做了卓越的思考,民族性、典型性在他们那里得到了尊重和强调。中国的文艺批评曾走进误区,鼓吹围绕工作中心来写作。纵观西方现代批评,他们偏重形式技巧,走向另一极端。我们的批评应该是艺术的研究和集体的研究,也就是解放人生研究和集体意义上一个特别的解放人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同时,他们也是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理论,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所阐明的。他们对欧洲的文艺史不仅相当熟悉,而且有深湛的研究。他们评价过的作家作品,几乎构成全部欧洲文艺发展史。他们的文艺批评理论内容之深广,实际经验之丰富,在中外文艺批评史中是罕见的。他们的卓有成效的文艺批评实践,开辟了人类文艺批评史的崭新阶段。在他们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中,贯穿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文艺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知识分子进行管理、对文艺思想进行建构的背景下形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文艺批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确定了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文艺批评中的独尊地位。对于延安美术界,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形成经历了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马蒂斯之争”、对暴露黑暗思潮的批判、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整风后的美术意识形态批评五个重要过程。延安美术的意识形态批评依然可视为文艺批评,却蕴涵了政治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