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麦藏传佛教文化摇篮佑宁寺罗桑开珠一、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的红岩子沟,地处湟水支流的北岸。佑宁寺是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土默特部之请,去蒙古为俺答汗诵经...  相似文献   

2.
俺答引崇黄教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喇嘛教在 13世纪后期开始传入蒙古地区。由于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它未能在广大蒙古民众中得以传播 ,因此 ,它随着元朝统治的结束而逐渐消失。 16世纪后期 ,在俺答汗的倡导和扶持下 ,喇嘛教又以格鲁派形式第二次传入蒙古地区 ,并很快传播和发展。喇嘛教的二次传入 ,有其深刻的根由 ,它既是蒙古封建领主们用于稳定统治、在思想上钳制广大牧民以及改善蒙藏关系的需要 ,同时也是藏地政教各派势力激烈斗争的产物。俺答与索南嘉措即是在此形势下走到了一起。喇嘛教的二次传入对蒙古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等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海河湟东科寺源于今四川甘孜县的东谷寺。该寺第二世东科尔活佛云丹嘉措于明万历年间来青海,成为第三世达赖喇嘛弟子。自此,历辈东科尔作为格鲁派代表传教于大漠南北和西蒙古,使藏传佛教文化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蒙古族普遍信仰格鲁派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一卫藏,结束了西藏噶玛巴地方政权,成为总揽西藏行政大权的汗王。在固始汗蒙古贵族势力的支持下,西藏佛教格鲁派跃为蒙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特别是经1653年清朝政府的册封,就进一步肯定了固始汗在西藏汗王的政治权力和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的地位。当时,清朝对西藏的施政是通过固始汗的地方政权进行的,而这个地方政权中具体掌权办事的行政官,藏语叫“第巴”或  相似文献   

5.
六世达赖喇麻仓洋嘉措在西藏的政治史、宗教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首领之一 ,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浪漫主义诗人 ,同时还是西藏上层统治者与和硕特部落上层封建领主间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本文主要就六世达赖喇嘛仓洋嘉措的寻访、认定及坐床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一、前  言自古以来 ,以蒙古高原为中心兴亡的历代游牧民族中一直就有从中原逃难或被俘虏的汉人活跃的现象。不论是从元朝退出中原到漠南蒙古归附清朝时期 ,还是俺答汗(altanqaγan) ① 经营右翼蒙古时期 ,以土默特平原为中心这种从中原逃难或被俘虏的汉人数量逐渐增多 ,出现了被称为“板升”(bayising)的聚居地 ,他们的活动也变得非常活跃。然而 ,当探讨俺答汗强盛时期的蒙古与明朝的关系时 ,重大的转折点应该 1 571 (隆庆五年 )年的隆庆和议。隆庆和议之后 ,右翼蒙古和明朝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朝贡和贸易 ,右翼蒙古贵族对明朝的大规模进…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四年(1570)九月,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到明朝北边败胡堡投降的事件是使当时明朝与蒙古,特别是与俺答汗的关系发生巨大转变的起因。关于这一事件的经过,我国和田清、青木富太郎已研究了。①可是在最近,对这一事件不得不从根本上进行再研究。《俺答汗传》的公开出版,②在明代蒙古史研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其校注者内蒙古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达赖喇嘛”是西藏佛教格鲁派中最大的一个活佛,也是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这个活佛转世系统并非从格鲁派一创立就有了的。“达赖喇嘛”这一名号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出现,乃是在格鲁派创立以后169年的事。这个名号的正式确立,又是在75年之后的1653年由清朝中央政府册封的。自此以降,凡达赖喇嘛逝世,其转世灵童的寻访、确认、坐床以迄亲政,均须经历代中央政府批准和委任,否则便不能行使其职权。本人试从五个方面略作叙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俺答汗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的领袖,他对明代蒙汉关系、蒙藏关系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些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俺答汗的努力经营下,土默川、青海得到了开发,那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也是在俺答汗的不懈努力下,他领导的蒙古诸部与明朝之间实现了"俺答封贡",与藏传佛教之间结成神圣联盟。  相似文献   

10.
固始汗以格鲁派施主和保护者的身份率领卫拉特联军,首先消灭了喀尔喀蒙古却图汗,占据青海。继而进军西康消灭白利土司,然后挥师西藏灭藏巴汗,铲除了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统治,建立了和硕特蒙古和格鲁派的联合政权甘丹颇章。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后,固始汗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效仿忽必烈与八思巴之先例尊五世达赖为首,将卫藏十三区献给五世达赖喇嘛。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西藏的统治权,而是运用一系列施政措施及策略,达到了其统治西藏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固始汗略定西藏的一系列措施,挖掘藏汉文文献资料,分析这些措施背后的策略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佑宁寺地处青海省互助县城,东五十里红崖子沟,具有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该寺名僧辈出,著作如林,在藏传佛教及西藏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1583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赴内蒙参加俺答汗葬礼,途经互助哲加时,看到当地风景秀丽,山势峥嵘,适逢雷雨,又见郭隆地方有彩虹出现,故向当地头人许诺建寺。然而他一去未归,圆寂在内蒙。1602年,四世达赖云丹嘉措由内蒙赴藏,途中亦经哲加地方,当地部落头人和村民一再请求建寺,并派人到西藏去请高僧。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四世班禅和四世达赖派迦色活佛来哲加主持建寺。万历三十二年三月择吉建寺。因建寺地名藏语称“郭隆”(空谷或寺沟),故亦称“郭隆寺”,当地人音变为“二果隆寺”。  相似文献   

12.
1682年2月25日,精明能干的五世达赖喇嘛,在刚刚建成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然而拉萨街头却一片宁静,既没有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祈祷达赖早日转生:又未见打卦降神,寻访灵童的出世方向。西藏地方的一切政教事务,一如既往,仍由藏王桑结嘉措代行处理。连当时驻兵西藏的蒙古族带兵官达赖汗要见五世达赖,也被桑结嘉措以“达赖闭门修炼,居高阁不见人,凡事传达之命以行”的理由骗过。  相似文献   

13.
元末明初,噶玛噶举派僧人三罗喇嘛从西藏山南到多麦地区弘扬佛法,成功地说服青海东北部的罕东诸部归明,促进了明朝的统一进程。他还站在宗教改革的前列,积极支持并改教派为宗喀巴的格鲁派,在卓仓地区进行了与山南不同的开明统治。  相似文献   

14.
明朝嘉靖时期,蒙汉两族统治者的关系颇为紧张,战争频繁,蒙古铁骑“扰我疆场,迄无宁岁.”明朝军队也不时深入漠北,“捣巢”、“赶马”、烧荒”,骚扰蒙古后方.嘉靖遥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又一次率军南下,兵临北京城下,明廷处于危急状态.这一年是庚戌年,故史称这一事件为“庚戌之变”.关于这一事变,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不少同志仅仅把它作为明朝腐败政治的一个苦果来认识;也  相似文献   

15.
后固始汗时期,五世达赖喇嘛的政教权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以西藏首席教派领袖的身份统领着藏区各教派,而且在和硕特汗王的继位、格鲁派政权各级官员的任免和对西藏乃至整个藏区僧俗贵族封赐土地属民等大量世俗事务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政府与右翼蒙古首领俺答汗达成了著名的“隆庆和议”,自此结束了明初以来长达两百多年的对争局面。之后双方的“通贡互市”,更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了蒙汉两族人民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在蒙汉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佑宁寺著名僧人二世土观阿旺曲吉嘉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清代八大驻京呼图克图之一。他一生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佑宁寺发展的贡献,他担任该寺法台期间,大兴讲修之风,是佑宁寺历史上最为兴旺的时期之一,后来罗布藏丹津事件中佑宁寺等寺院毁于战火,也是在阿旺曲吉嘉措的努力周旋下才得以重建,保住了安多地区格鲁派的法脉传承;二是阿旺曲吉嘉措驻京供职期间,以政府代表身份护送达赖喇嘛入藏,积极协助达赖坐床事宜,返回京城后受封为“禅师”,向政府进言有关藏区事务的建议,成为中央与地方交流的桥梁,为清政府加强对青海、西藏等地区的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寅山 《百姓生活》2014,(5):63-65
被称为“后藏布达拉宫”的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以西的尼玛山上。该寺最早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创建于1447年,100多年后又经大规模扩建,最兴盛时喇嘛达5000余人,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现扎什伦布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经堂57间,房屋3600间,寺僧800余名,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
一、把汉那吉之妻把汉比妓把汉那吉是俺答汗三子铁背台吉之子。成年后娶把汉比妓为妻。把汉比妓史言为歹慎女,本名不详。比妓又作比吉,意为夫人。把汉比妓即把汉那吉夫人。后把汉那吉改称大成台吉,她又被称为大成比妓。她是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与把汉那吉结婚的。隆庆四年(1570),  相似文献   

20.
青海塔尔寺历史大事编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的诞生地,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其建筑宏伟,瓦皆镏金,宏敝壮丽,在藏史上称为“世界一庄严”,是广大信徒心往神驰的圣地,蒙藏人民都以来此朝拜为荣。 塔尔寺,因供奉纪念宗喀巴大金塔而得名(藏语称为“贡本仙巴林”,意为10万佛身慈氏洲即弥勒佛殿)。清乾隆帝曾赐名“梵宗寺”。寺院占面积600余亩,僧舍房屋多达9,300余间,殿宇殿堂有52座;最盛时喇嘛有3,600余人,迄至解放也还有1,900余人。 塔尔寺,历史悠久,所藏历代文物丰富,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1961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十分重要,是联系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