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民十几年,立下了汉马功劳。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得已,渔民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由于渔民的精心调教,又有老鸬鹚的“传帮带”,新买的鸬鹚很快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民很高兴。  相似文献   

2.
鸬鹚罢工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民十几年,立下了汉马功劳。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得已,渔民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由于渔民的精心调教,又有老鸬鹚的“传帮带",新买的鸬鹚很快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民很高兴。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是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便下定了知恩必报的决心,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而那几只老鸬鹚就惨了。因为实在老得不能出海了,不知不觉间,主人便对它们冷淡起来,吃的住的都比新来的鸬鹚差远了。日子一久,几只老鸬鹚瘦…  相似文献   

3.
跌倒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他常向人诉苦:“我从儿子们刚懂事起就传授技术,怎么他们都比不上平常人的孩子?” 一位路人听后,问:“你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啊,我很仔细、很耐心地教他们。”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保协会的故事开始于50多年前一场关于保护鸬鹚,一种可爱的鸟类的运动。上世纪60年代,美国长岛的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当地鸬鹚幼鸟的数量由于不知名的原因,急剧下滑至正常数量的七分之一。与此同时,秃头鹰、游隼等其他猛禽的数量也出现了同样惊人的跌幅。其中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追踪问题的根源,发现喷洒杀虫剂DDT(又称“滴滴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在通过科学的指证赢得了在美国全面禁止DDT使用的官司之后,为了进一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科学家成立了美国环保协会。  相似文献   

5.
宋斌  鲍静 《人才瞭望》2007,(4):9-12
政府部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用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宏观和长远的收益递增的特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强大的动力。通常,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为倒“U”形,即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也会增加,但到一定程度,收益就会减少,  相似文献   

6.
渔王的儿子     
《人才瞭望》2006,(10):106-106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予的渔技都很平庸。  相似文献   

7.
刚过完春节,南漳县委组织部就迎来了开年的第一批客人——江苏大丰县委组织部一行6人顶风冒雪赶到南漳,学习考察该县干部制度改革经验。这是该县继去年以来接待河南、浙江、上海等地之后的第九批考察团了。襄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树华多次这样评价,一提及干部制度改革,马上就会想到南漳。南漳古有水镜荐贤之美称,而今新时期的“荐贤观”又何以频频红杏出墙?扯掉面纱现真容长期以来,干部提拔总是带有一种神秘色彩。组织上派去一个干部,不知根不知底的人总少不了妄猜他来自哪枝哪叶,即便是正道来的,也要看他新官上任的“三…  相似文献   

8.
勇于挑战     
赵化南 《人才开发》2001,(12):31-31
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全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与众不同,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因而每次他的船回来时鱼儿都活蹦乱跳,没有一条死的。这样他的鱼卖的价钱都比别人的高几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他才把这个秘密告诉自己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鱼的船舱里,放进去一些鲶鱼,鲶鱼生性好斗,不断地对鳗鱼发起进攻,为了对付鲶鱼的进攻,鳗鱼便被迫奋起还击。正是在这样斗争的状态中,鳗鱼生存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因而就活了下来。渔民告诉他的儿子,鳗鱼死的原因在于它们知道被捕捉  相似文献   

9.
童年的梦想:到中国“传播上帝的福音”1898年12月24日,文幼章诞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其父是加拿大传教士。12岁时,文幼章随家人返回加拿大。从幼年开始,文幼章就萌发了继承父业,在中国“传播上帝的福音”,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都过上殷实日子的愿望。20岁那年,正当他为实现远大抱负刻苦学习时,野心勃勃、利欲熏心的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侵略者的铁蹄使一个个美丽富饶的家园变成废墟,使一批批渴望和平手无寸铁的人民倒在血泊之中。浓烈的火药味顷刻弥漫全球。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伸张正义,风华正茂血气方刚…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开始,孙庚文就在思考“找一个突破口,有一笔经费,组织一批海内外技术领头人,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石油勘探技术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长驱直入莫斯科。这些“洋快餐”由于生产上的精确操作,经营上的规范管理和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确实生意红火,吸引了一大批顾客,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然而,令莫斯科人真正向往的,还是久负盛名的中国菜肴。许多莫斯科人一谈到中餐,垂涎三尺,赞美之意溢于言表。到中国餐馆吃中餐简直就成了“一饱口福”和“美餐一顿”的同义语。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餐名扬四海,一向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城市里,各式各样的中餐馆星罗棋布。据说美国洛杉矾东郊一块方圆5平方英里的…  相似文献   

12.
189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觉醒的中国一人面对鸦开战争之后出现的民族危机,开始了深深的反思。他们首先把民光投方文纣了教育上。就在这一名光绪皇帝颁布诏书,明定在京师建五大学堂。一兴学一图强,中国近京师大学堂行使双重的职能。既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一又是中国最高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一百年过去了。这里_曾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摇篮,’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一批又一批杰出的4华儿女,都曾在这里留下一过工作。学习。研究、奋斗的足迹。他们中有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李大别。除独秀、动牵_轧鲁迅、…  相似文献   

13.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  相似文献   

14.
掌声在北京“863”答辩会上响起1996年12月26日上午,北京某宾馆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国家“863计划”预审的最后一次答辩会在此隆重举行。一批白发苍苍的知名学者、专家正在凝神倾听一位中年人的科学论述报告,他们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中年人从从容容.对着麦克风,伴着有力的手势,—~地作着回答,洪亮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这些严肃的学者、专家频频地点着头,脸上浮起了满意的微笑。掌声又一次更热烈地响起──中年人申报的“二维定向凝固技术”课题以全票顺利通过了答辩,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二…  相似文献   

15.
据外报报道,最近苏联大批人员去美国学习经营管理和社会文化,美国方面也积极向来访的苏联人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希望这些人回去以后能推动苏联的“社会改革”。美新署最近组织了一批苏联人到美国访问了5个城市和几十家公司,学习如何把军工厂转为民用厂。这个参观团中有5名企业家,其中一人是苏联主战坦克工厂的厂长。去美国参观学习的苏联人还有:12名苏联农民由一基金会付钱在美国家庭农场停留9个月,学习农业技术,然后到一家大学上3个月课;4名剧作家和一位戏剧导演将在纽约一家戏院呆一年,6名前共产党人跟着美国竞选州议员席位的候选人学习政治竞选活动;2名莫斯科侦探在芝加  相似文献   

16.
会捕鱼的猪     
太平洋中部法考福环礁上生活着一种会捕鱼的野猪,当地人叫它捕鱼猪.按理说猪的行动笨拙,要捕到在水中灵活自如的鱼儿绝非易事,到底它是怎么捕到鱼的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30年代时就说:“一定要把人民自己的广播电台办起来,的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让全国军民直接听到延安的声音。”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延安窑洞到首都北京,从1种外语增加到38种外语,在它的发展历史上,一直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专家、国际友人。尽管他们的国籍不同,来华有先有后,经历的感受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的对外广播事业,与中国政府和人民发出同一种声音。提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们不由得又回忆起那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可爱的家园被人侵占,自由平等的法则被…  相似文献   

18.
“人才兴国”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真正提出来是改革开放以后。而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应为提出“人才兴国”战略的第一人。这从他对待像陈景润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生活关注态度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当别人还在为什么“白专红专”争论,说“陈景润走白专道路”的时候,邓小平就说:“什么白专道路,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  相似文献   

19.
“青马社”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思想交流平台的理论学习社团,通过长效管理能使一批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青马社“活动中来,并以“青马社”为纽带建立党团联动工作机制,优化“推优”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强大培育合力,共同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万辉 《人才瞭望》2006,(8):13-15
近年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的集聚,“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研发”嬗变,无论是惠普公司的“1000聚英计划”,微软在中国研发人员“3至5年内将超过3000人”的野心,还是Google“用10年-20年在中国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的狂想,跨国公司竞相在国内大肆延揽研发人才已经从昔日的“暗抢”,发展到了如今的“明夺”。其实,跨国公司之间的在华竞争,已经从资金实力的比拼,转移到了研发人才的竞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