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新章 《经理人》2012,(6):110-110
民营企业老板安排其子女作为职业CEO的副手,并且希望其加以培养。很多职业经理人面对这样的难题时,都会很纠结:这不等于“自掘坟墓”吗?如果将老板的子女培养成才,自己很可能面临下课的危险:如果不用心培养,老板和他的子女都会有怨言,也可能提前结束任期。CEO如何才能平稳渡过这段敏感期?  相似文献   

2.
虽然是如此简单的问题:“老板我要加薪。”但对许多以挣薪水为生的上班族而言往往是“怕你在心口难开。”生怕因此开罪了老板,被炒鱿鱼。其实,你也许想不到这句话可以给你带来很大的利益。因为,当你用这个问题问老板,你很快就会知道自己在老板眼中是什么地位。如果老板反应良好,对你的要求照单全收,这就表示他很重视你在公司的价值;但是,如果老板反应冷漠,不理不睬,甚至为此大发雷霆,那么,你大抵得找个新老板,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3,(12):100-100,102
你也许知道世界级CEO往往拿着天文数字般的薪资和股票期权,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顺利地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以实现高薪的。你可能知道正在创业的公司急需能干的人,却不知道在一大堆能干的人中,哪些是适合你自己公司的。想知道跨国公司CEO炒掉自己老板的“猛料”吗?想知道号称是第一批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的用人内幕吗?那就瞪大眼睛往下读吧。  相似文献   

4.
佟景国 《经理人》2006,(10):105-105
基于自己多年担任企业高管的经历,我认为,一旦CEO和董事长经营思路不一致,CEO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及早辞职。CEO与董事长发生激烈冲突,一定是企业到了转型期或者业绩不佳,董事长迫切想改变现状。董事长的经营思路是基于多年的行业积累而沉淀下来的,曾经的成功使他既自信又固执。CEO虽有十分具体的策略,若无法说服他,还是及早退场为妙。否则,即使委曲求全,执行自己并不认同的策略,效果一定好不到哪里,矛盾累积迟早会爆发,结局依然是CEO出局。本人当年就曾和董事长因战略多元化问题出现严重分歧,又不忍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平台,选择了妥协,…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探讨和汇集一年来老板、CEO们有什么困惑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中层”这个词的提及率很高,随后,经过对众多董事长、CEO、人力资源负责人及研究机构的进一步调查,我们突然发现中国企业隐藏着一个惊人问题:中层危机!  相似文献   

6.
黎冲森 《经理人》2006,(8):50-52
不少人对CEO们的“明痛”津津乐道,你可知道他的“隐痛”?“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一著名家电企业的主席曾对媒体表示。由此看来,做民企的CEO很难。民营企业中,一类是企业老板自任CEO;另一类则是职业经理人。在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在骨子里就有一种不确定因素,属于三国时蜀国的大将魏延那种长“反骨”的人,老板对他再好,他也可能成为“叛将”。这种“叛将”回头找到老板,希望能回归企业时,老板应该细细思量:当企业出现危机时,他是否能忠心耿耿地与我一起渡过难关?另外,对回归  相似文献   

8.
出于种种原因.老板们往往对自己重金请来的CEO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并不信任,在他们身边安插亲信。像防贼似地防着经理人,是最常见的做法。特别是有些老板亲信.本身人品就有问题,靠给老板打小报告讨生活,使经理人开展工作时束手束脚。尽管经理人对此普遍反感。但也很无奈,因为与老板相比,再高明的经理人也弱势。想把他弄走?除非你有非常高明的手段,否则,会得不偿失。不过,你总有办法让他的监控作用失效。  相似文献   

9.
彭一郎 《经理人》2010,(10):82-83
“看不到灯塔不要紧,只要自己心中有亮光,就能穿过黑暗。”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多年前说了这句话。 令天看来,他似乎仍在寻找他梦想的灯塔,依然在快速而敏锐地徒步于黑暗中,当然他心中有亮光一那就是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互联网之后,下一座金矿会是健康产业。”他说。  相似文献   

10.
张锦喜 《经理人》2006,(10):104-104
董事长才是企业的掌舵人,是企业战略方向的制定者CEO与董事长经营思路相悖的情况,在企业界并不鲜见。8月底,运营国内首条民营数字电影院线的时代今典投资集团C E O及其管理下的销售团队数位成员集体辞职,据说就是为维护自己的经营理念而采取的过激行为。我认为,CEO们大都品尝过当职业经理人的酸甜苦辣,采用辞职等手段维护自己经营思路者有之,但都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与董事长沟通不力,积怨已久,他们之间的矛盾又因为这件事而更加激化。正常情况下,与董事长经营思路相悖时,CEO有必要暂时妥协,或者策略性地妥协。CEO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11.
管曙光 《领导科学》2003,(11):20-21
笔者去年曾见到一位大学同学,这位同学如今是某县级市的一位副市级领导。聊起如今的领导干部有多少还亲自起草文件时,这位同学说,据他了解,有许多人只要一当上领导,不管他原来是否出身于秘书,大多不愿、不便或不甘心再起草文件,一般是由秘书代笔,自己再修改和审核一下。别说是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了,即使如今的乡镇领导,也难得“有机会”亲自起草文件。问及原因,这位同学说,一是领导工作太忙,忙落实各项工作,忙应付各种检查,忙参加各种会议,还要忙交际,忙自己的事,坐不下来,也无心去想这些事;二是怕影响自身形象,你已经是领导了,还起草文…  相似文献   

12.
以前给老板打工,总在背地里骂他太黑了。工作就工作吧,还要交什么风险抵押金,生怕你把他的技术偷走了。但真正自己当了老板,才知道对自己手下的有些人真的不黑不行啊。已经开始个人创业的我,现在不缺钱,也不缺机会,我觉得自己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刚刚开创的企业,则尤为重要。问题是人往高处走,手下人今天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与公司一起成长,明天可能就一纸辞呈递到你的桌面。理由也是千篇一律,“寻求更大的发展。”没办法,人家有机  相似文献   

13.
老板的实质是什么?是决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拍板”。这时候的老板最像老板,生杀予夺,一锤定音,好不风光。于是,这时的老板也最忙,忙着论证、忙着考察、忙着“开业”,忙着“打点”社会各界,掉几斤肉,扒一层皮,无所谓!忙到彩旗飘扬、鼓号嘹亮、门庭若市、大功告成时,老板便“睡着了”。其实,这时的老板只不过是完成了决策第一阶段的任务,即“做什么”?如果不深入一步研究“怎么  相似文献   

14.
制度起作用的前提在于它能被严格顺畅地执行。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有些管理者怕危害他人的利益,不敢严格执行制度;有些管理者怕危害自己的利益,不愿严格执行制度;还有一些管理者因无相应权限而无法严格执行制度。同时,如果没有被管理者的配合,即使管理者严格执行制度,制度的执行也是不顺畅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制度、对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和解释、打造一支可靠的制度执行团队、组织最高领导的强力支持,是制度得以严格顺畅执行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靠“金点子”成为老板后,还要掌握做老板的诀窍。下面是一位在郑州商界颇有名气 的私企老板的一番经验之谈── 有些老板做事,喜欢权力一把抓,大小事情统统自己动手,员工只能当他的助手,自 己整天忙得像无头苍蝇。我有个客户就是这样,他在办公室时除了要与客户电话联络外,还 要处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桌上满堆公文待他处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我认为他做得太 多。他说,员工没有办法做得像他一样好。我向他说明两点:“第一,若你的员工如你这样 聪明,做得百分之百和你一样好的话,他早就去当老板了;第二,你从不给他机会去尝…  相似文献   

16.
王术军 《经理人》2005,(8):87-88
如果把招聘看成是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应该由谁负责?一家跨国公司在华CEO邀请各部门负责人与所有人力资源部职员共进午餐,其间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招聘看成是一个项目,你们觉得这个项目应该由谁负责?绝大多数人包括人力资源部职员的答案都是“人力资源部”。有销售和市场背景的CEO并没有立即做出评价。“按照你们的逻辑,如果我负责的中国区业务今年没有实现总部的目标,我向老板解释说,中国的人力资源部没有给我招聘到好的人,你觉得老板会接受这样的解释吗?”  相似文献   

17.
有"市"无恐     
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湖南代表、私营企业家梁稳根自认为在电力设备制造上有优势,想让总理知道自己的远大抱负,话说得有点过头。朱总理问他:“你现在做了多大的电力设备?”“我们还没有做。”朱总理“在行”地说:“我肯定你做不出来,因为全国能做60万千瓦(电力设备)的已经有3家了,设备都过剩,你到哪里去找市场呀?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观察市场。”也许正是朱总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避免了一位私营企业家的决策失误。对市场应冷静观察,不能浮躁和意气用事。有些商企界人士为常规思维模式所禁锢,习惯于“拿着帽子找头戴”…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就是比较难处理,根据刚出版的“靠说话得到你要的”一书,有四十四型的人对想和他沟通的老板、同事和顾客都特别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据说,现在如果你想要恭维一个商界人物的话,千万不能再叫他老板、总经理、总裁、董事会主席之类的了,要叫他CEO——公司首席执行官,他才高兴。CEO何物?首席执行官何为?在美国,公司对待CEO——首席执行官,却真的是“想说爱你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面对一个严重缺乏顶尖级管理人才的市场,独立人薪酬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分为公司内部人薪酬委员会与独立人薪酬委员会)只好慷慨大方地将丰厚的年薪付给其实表现可能很平庸的CEO——公司首席执行官。 在美国大公司任职的CEO的薪酬由公司薪酬委员会决定。过去的薪酬委员会大多由与公…  相似文献   

20.
李薇  许晓冰 《经理人》2006,(8):40-42
老板,是很不好伺候的在一项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中,几乎超过一半的董事成员对自己企业的CEO不尽满意。但在代表经营权的CEO一边,也时常感到上层带来的痛苦。股东们要求太多,变化太多的时候.真让CEO无所适从。他们担忧的是,无法完成董事会高额的经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