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贬谪贵州龙场后,为求自身解脱悟出了心学的要旨,“龙场悟道”被视为阳明心学诞生的标志。王阳明在贵州首倡书院讲学之风,其心学在贵州书院得以初步的发展与传播。王阳明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在贵州讲学,传播心学,将贵州书院变成阳明心学的大本营,同时也开创了贵州一代学风。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与贵州明代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明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时,因上疏营救南京科道员戴铣等,被宦官刘瑾陷害,廷杖四十下狱,同年十二月谪居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到达贵州,正德五年(1510)初离开贵州,谪居贵州达三个年头近两年时间.王阳明滴居贵州期间,在修文创办龙岗书院,又受聘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首开黔中书院讲学之风,培育了一批弟子.其后,王阳明诸弟子、私淑以及王门后学在黔中陆继创办了阳明、正学、为仁、学孔、南皋等书院,传播王学.在其影响下,终明之世,贵州建有书院20余所,书院讲学之风盛于中原,俊杰之士,比于中州.本文试撮聚史志文献记载以及实地考察的结果,对王阳明及其门人后学在贵州创办和主讲的书院,作一系列考述,以供王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承贵 《学术界》2023,(3):177-192
“海内同志之盛,莫有先于潮阳者”,这是王阳明赞扬其弟子薛侃的话。王阳明弟子众多,何以如此盛赞薛侃呢?这是因为:薛侃不仅不遗余力地为阳明接引弟子,从而壮大了心学队伍,并使心学闪耀东南,而且任劳任怨地为阳明分担家务公务,从而为阳明减轻了繁重的事务负担,使得王阳明能够从容地创构心学;薛侃不仅第一个刻印了《传习录》,同时刻印了多种文录,从而使阳明心学有了传承载体,而且千方百计地创办了天真书院,为传播阳明心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薛侃不仅致力于同门关系的协调,使大家团结一心,而且进行了精心的筹划,为阳明心学的传承、传播制定了清晰的方案;薛侃不仅与阳明心心相印,于日常体贴入微、于学问理解信奉,从而成为阳明孤独心灵的重要伴侣,而且对各种形式的质疑予以了解释和回击,从而削减了阳明心学传播道路上的障碍,并维护了阳明心学的尊严与纯洁。可以说,在传承、传播和发展阳明心学的事业上,薛侃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成为阳明弟子中的标志性人物。而且,薛侃在传承、传播阳明心学方面表现出的卓越智慧和优秀品质,对当今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业,似亦蕴含了诸多积极性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与贵州少数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心学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波及海外,至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明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任兵部主事时,因上疏营救南京科道员戴铣等,被宦官刘瑾陷害,廷杖四十下狱,同年十二月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阳明到达贵州,正德五年(1510)初复升任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前后谪居贵州仅三个年头不到两年时间,但他却在贵州悟道于龙场,建立了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又创办龙岗书院,主讲贵阳文明书院,大力传播儒家文化,宣传其心学思想,培育了大批黔中“夷汉”弟子,开创了一代学风。由此,提高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增强了贵州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从而与贵州少数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给贵州民族地区的文化学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贵州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5.
晚明时期心学风靡,阳明弟子遍及全国各地.精英荟萃首推淅中、江右、泰州,旁及大江南北、边陲各地,在开化较晚的贵州也出现孙应鳌这位杰出的人物. 孙应鳌(1527-1586年),字山甫,号淮海,谥文恭,贵州清平人(今凯里县泸山区).他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泰州学派徐樾的学生.他在任官之余积极倡导心学,写下了《淮海易谈》、《四书近语》、《孙山甫督学文集》等著作.在王学分化、学派林立的晚明时期,能以一家之言,据一席之位,与罗近溪、耿楚侗,赵大洲等人一道被世人尊为"理学名儒",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黔中三宝”即黔中王学、佛学和易学。黔中王学的产生缘自王阳明及其黔中王门弟子 ,是全国王学的重镇。黔中佛学主要以明末清初的贵州禅宗为代表。黔中易学集中于明清时期。这“三宝”是黔中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至今仍给予人们以形上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刘宗贤 《东岳论丛》2004,25(6):155-160
王阳明晚年有四句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的是格物。"曾引起身边弟子钱德兴、王畿的争辩。阳明殁世后,钱、王争论并未继续,更大的分歧却发生在江右王门与越中弟子之间。又,王学自明末在学者群起而攻之的形势下渐走向衰落,批评王学的人又多以四句教为攻击目标。凡此种种,都说明阳明心学思想与王门四句教之间不一般的关系。所以,从"四句教"分析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可对阳明心学及阳明学派的思想特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李光地一方面"俱言王学",在为学初期质疑程朱理学,对王阳明心学抱有"同情";另一方面又认为"伯安之失大",对王阳明心学展开批判,指出"王学病源"在于"心之即理","王学病根"在于"无善无恶为心之体"。李光地指出王阳明错解了朱熹的"格物穷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王阳明的"良知说"。李光地在批判阳明学的过程中有两个转向:一是由批判王阳明心学转向批判王阳明的其他学说;一是由批判阳明心学转向批判阳明学派。李光地对阳明心学的态度转变原因主要有:明清之际社会环境的巨变、其宦海沉浮的人生历程以及个人的儒学立场尤其是朱子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是宋明新儒学思潮的基本派别,是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心智哲学方面的最高结晶.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贵阳讲学”等历史典故,也已成为学术思想界的口头禅.然而,阳明先生为何能于龙场悟道,事出偶然还是必然;贵阳所讲之学属于何学,效果影响究竟怎样;一句话,阳明心学与贵州文化到底有什么关联,却一直没有系统化的专题研究.这种有所缺憾的研究状况,跟阳明学派在国内外崇高的学术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以余怀彦先生为首的6位贵州学者(其余5位分别是:王路平先生,刘宗碧女士,李兴让先生,李德芳先生和黄万机先生),出于高度的学术责任感,自觉组成课题组,在国家中华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经过两年多艰苦卓越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王阳明与贵州文化》一书的写作.目前,该书已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是书的问世,不仅填补了王学研究的一大空白,而且闯出了一条学术创新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雪梅  甘丽 《天府新论》2003,(1):106-108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川是个旅游资源大省 ,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化传统内容 ,四川目前未能充分发挥名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要在保护的基础上 ,加大其开发、利用 ,深入挖掘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阳明心学不仅是直指本心的“培根固本”之学,也是面向生活本身的“真切体认”之学。由良知出发,王阳明考察了“志”之于心的意义,将格物的功夫在心上做,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方法,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贯穿于实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心学随着时代发展而彰显思想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运用阳明心学理解实践的思维方式,探究革命理想与意志力的作用。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对阳明心学的体悟与理解,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中的心学因素,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独特性最明显、类型最丰富、聚集度最强的地区,是我国21世纪旅游业发展潜力主要后劲所在。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特殊作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共识。 就发展旅游业而言,贵州在西部有着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既提供了机遇,也面临挑战。21世纪,贵州旅游看什么? 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战后旅游业发展趋势表明,它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程朱阙里"的徽州籍学者对朱熹理学信之弥笃,传承其衣钵者代代相承,并形成了"新安理学"的地域学术流派。但自明代中叶以降,随着徽商的经营成功,程朱理学对徽州社会的影响渐趋衰落,王阳明和湛若水心学则异军突起,阳明弟子和甘泉学派之创始人湛若水纷纷来到徽州讲学,一批徽州本地学者开始抛弃程朱理学,转而追随王阳明或其弟子以及湛若水等,致力于心学的习学与传播,祁门王源和谢村谢氏家族即是其中之佼佼者。考察新发现的祁门谢氏家族与湛若水交往的文书,可以发现:在徽州官府极力维护程朱理学思想的同时,王、湛心学却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王路平教授等人的大作<阳明文化与贵州旅游--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透视与开发>对拓宽阳明学研究与开发贵州地方旅游,均可谓大有功矣.在笔者看来,<阳明文化>一书有如下几个特色,概括起来可以用"新"、"拧"、"精"三个字来表述.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芳 《社会科学家》2004,(4):114-116
河南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但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低下,旅游产品相对滞后,没有适时推出有特色的新产品进入市场,旅游业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发挥出旅游业收益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优势。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河南省政府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注重高品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推出名牌产品,深化旅游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加强产品创新及宣传推介工作的力度,真正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16.
广西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抉择蓝雄现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和特色,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在建设广西旅游大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17.
何静 《浙江社会科学》2012,(4):92-98,125,158
陈献章不依傍权威显学程朱理学,有着对天道心性义理的独特之见.他的自得之学包括:提出道(理)本论和心本论;含纳心量广大、无累无滞、自然和孔颜之乐等自得的境界;提出立志、读书和静坐等自得的方法.陈献章受到吴与弼的潜移默化并对佛道多有借鉴.王阳明熟稔陈献章之学,阳明心学可说是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和发展.但因对陈献章心学有异议,且顾及视陈献章如父师的湛甘泉的感受,故王阳明平生不大提及陈献章.  相似文献   

18.
旅游是具有高就业弹性的产业,它对劳动力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在资源、市场还是在政策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本文通过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就业效应的对比发现,虽然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弹性大大高于东部,但其旅游业对就业的贡献却与东部地区相当,甚至有低于东部的态势.这与西部地区的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今后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明代心学的思想潮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除了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应该说还有陈白沙(陈献章)的“自然”、“自得”之学.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白沙学案上》)陈白沙在王阳明之前致力于扭转明初“一宗朱熹”的学术风气,开一代心学之流,其在心学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通过湛若水影响和启迪了王阳明,而且,他所建立的学说体系融汇了道家自然之“道”的思想情趣,在理论上亦是独开一面.本文即有意于探讨白沙心学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理论界》2008,(6):245-24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文化旅游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增长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鞍山良好的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文化构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