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收入核算已经历了由"黑色GDP"向"绿色GDP"的演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升和经济形态的转换,国民收入核算还必将再次经历由"绿色GDP"向"道德GDP"的演变过程。"道德GDP"是指在考虑"道德成本"或经济增长不以破坏社会道德为代价的条件下所实现的GDP。国家应该建立以"道德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打击非道德产业,实施道德差别税率和道德差别利率,以规范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道德理论与测量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道德理论研究的发展、道德测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主要围绕皮亚杰的道德思维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以及亲社会道德理论和性别道德理论进行了阐述.之后就新近的道德类型理论和道德自我概念进行具体的分析,再次基础上得出道德应当采用多元方法研究,并对道德类型和道德自我概念的整合作为了进一步的思考,认为两者是道德的不同方面,类型侧重断续的阶段分析,而道德自我侧重于连续的发展演变分析.  相似文献   

3.
道德伪善是个体并非出自真实的行善动机而又害怕付出"代价"的一种行为倾向,也是现代道德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道德伪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价值定向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以及双加工理论。影响道德伪善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社会文化特征。道德伪善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道德的"双重标准"、知行脱离的行为进行反思。未来需要从各个方面对道德伪善进行研究,特别是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文章对道德伪善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梳理,以期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性别是否会影响人类的意图和道德判断?为考察性别、意图与道德判断的关系,通过218个样本的实验,发现:(1)"危害"与"改善"的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对称。在统计学意义上证明"诺布效应"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依然成立。(2)无论被试具体性别如何,都存在将结果的道德性纳入到意图中进行考量的特点。(3)男性、女性在意图相关的道德判断上有所不同,无论是"危害"还是"改善"情境,男性对"有意性"的判断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可能对"意图"的认定有着更为宽松的标准。可见,至少男性和女性的部分"道德判断"不尽相同,"性别"在我们的道德判断中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运气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的道德生活?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诠释了"结果运气"对人类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评价产生的影响。运气影响行为结果而产生的某种情感不规则性,使人们在功过判断中存在一定的偏见,也与抽象反思的"公正准则"之间产生了裂缝,而这种不规则性却具有自然所赋予的目的和效用。斯密对运气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加深了对人类道德本性的理解,也丰富了道德运气问题的当代论争。  相似文献   

6.
至善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在提出了"至善是幸福与道德的统一"的命题时,康德发现了纯粹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追求幸福的欲求是德行准则的动因"和"德行准则是幸福的原因"。康德通过纯粹实践理性的两个"悬设"即"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解决了幸福和道德的二律背反,把道德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推到了崇高而神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及从事"求真"活动的知识分子,使道德代行宗教和法律的职能,将对错问题等同于善恶问题,苛求私德,忽视公德,等等。这一系列道德内涵和职能的混乱和悖谬,是道德均质化和一体化之总体要求的重要表征,这造就了两类失去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一类是道德灌输的对象,在"格调低下"、"动机不纯"之类的道德诘难压力下,弃守自我,不断"高雅"其格调、"崇高"其动机,成为被道德愚弄和摆布的"玩偶"。另一类则属道德的"中介传输者",惯于"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为了在"意义上层"和"权力上层"争得一席之地,自动沦为挥舞道德"大棒"向民众施暴的打手。王小波痛揭这两类自我塌缩、自我异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指示了"分化"原则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围绕道德基础问题,学界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两大阵营:道德理性派和道德情感派。理性派认为:真正的道德基础是道德理性,而道德情感则是"丛林杂草",需用道德理性对其进行规约;情感派则认为:集中体现着人的生命意志的道德情感才是真正的道德基础,道德理性主义对道德情感的长期压制不利于道德的完善。其实,两派存在着一种"交互性"的误解:理性派所批驳的其实是人类的"物质贪欲",而非情感派极力维护的"道德情感";情感派要批驳的是作为外在利益的有效获取手段的科学理性,而非理性派所倡导的"道德理性"。双方都犯了"分析不彻底,合题不充分"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其实,从追求人类道德实践之至善这一共同基本立场看,二者其实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共识是道德之为道德的基本前提,是道德合法性的终极依据,因此,道德天然是"共识的道德"。"道德的共识"之所以成为当今社会的现代性焦虑,是因为将社会的"道德"困境误读为"道德共识"困境,将道德共识的"改组"简单理解为道德共识的"分化"。缓解道德共识的焦虑,必须达成道德共识的共识,即通过道德妥协以实现不同质态的道德共识之共存,承认有限共识以实现道德共识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道德发展与人的解放表现为一个相同一的历史过程。人的主体进化经历了自然人、经济人和社会化自由人三个不同阶段,道德发展也相应经历了一个从臣民道德——市民道德——新公民道德的辩证发展历程。"臣民"在原始社会单纯表现为自然的奴役,在阶级社会则具有自然奴役与社会奴役双重内涵。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本质上是"市民"之抽象政治法律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消除了人的解放之制度障碍。迥异于资本主义市(公)民道德的新型"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新课题.基督教是一种文化,它的人性论基础是"原罪说"与"救赎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性论上坚持人性原始有善恶,因而必须进行教化.两种文化在道德形成基础问题上尽管形式不同,但在如何完善人性的道德实质内容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构成了和谐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孔孟对"德性"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认识与发展之后,儒家建立了一种以人性"善"为基础,以具有丰富"仁"德性内涵为核心,通过道德主体(人)的道德践履过程,将作为内在于心的道德精神形态的"德性"品格外化为现实德行的德性伦理体系.同时,在"天理良心"主体性价值尺度的规范下,"修齐治平"最终成为人们德性修为的终极目标.当前,研究儒家德性伦理普及教化的合理内核,特别是其形式要素方面的有效经验,是探索适应当代社会伦理关系和道德运行机制的必然话题,也可为和谐社会建设与个体生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正确的路向.  相似文献   

13.
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环境进入伦理"内含重要的哲学改变即道德世界观的转变.从康德和黑格尔对道德世界主观性的审查看,道德世界观的转变有赖于两个条件:道德确实性之丧失、道德世界从先验预设转向生活世界.与此相联系,"环境进入伦理"有赖于意识现象的两个转变:一是自然之意识的生态转变;二是道德之意识超越传统二元论而向生活世界之回归.在这些转变中,与"环境进入伦理"相关联,"道德世界观"的转变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检讨传统二元论;其二,道德世界设定的和谐建立在生态基础上;其三,道德世界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四,我们面临道德世界的多样化的斗争;其五,我们由此进入了一种后现代的道德世界.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趋利的本性与"道德人"向善的动机客观上形成了经济与道德的分离,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传统道德不可能提供有助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激励,从而导致了道德的现代困境,经济与道德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当前的道德体系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境遇,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求经济与道德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的道德话语和道德实践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普遍存在着分歧与冲突。理性主义在道德合理性论证上最终失败了,一个"德性之后"的时代来临了。每个人都是价值判断的主体,而群体却失去了统一的价值标准。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危机?麦金太尔的德性思想对解决这种危机以及实现"善的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行了重要的论证,对其德性思想进行探析对我们走出"德性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康德与牟宗三的美学思想都具有明显的道德意识,但康德道德论的核心概念"自由意志"带有显著的公设性,使得美不必依附于善而成为沟通自然与自由二界的桥梁,随着美的"独立性"在三大批判中的凸显和强调,美最终被定位为"以美通善"的媒介。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良知"是"体用不二"的本体,有着显著的呈现性,美也被纳入到"道德良知"的世界中而丧失了独立性,美在道德光辉的映衬下最终呈现为"美善合一"的样态。  相似文献   

18.
从辩正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出发看问题,"次道德"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复杂的道德现象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的道德实践中,是一种客观现实。"次道德"向人们昭示了一种在违反道德后再次进行道德选择进而回归道德的可能,符合辩证的思维方法,表现了道德观念对人的深层调控,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伦理学既要关注"道德形上学",又要直面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实践问题.郭金鸿博士的<道德责任论>围绕道德责任这一论题,界定了道德责任的概念,阐明了道德责任的特征,辨析了道德责任的类型,揭示了道德责任的特点,构建了道德责任研究的学术框架.<道德责任论>着眼于"道德形上"理论建构的同时,没有忽略"道德形下"实践的重塑,既具理论性、又有现实性,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创新的理论勇气,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实践品格,体现了伦理学研究"体用合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其道德发展密切相关。从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14—18岁的未成年人最关注的社会规范并不是法律,而是同伴的评价;其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之间并不一致;他们往往把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本身看作是个人决策,而不是道德选择。针对道德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应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以"持续性"和"阶段性"为标准进行分类;运用"恢复性司法"和"羞耻重建"理论,给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改过的机会,同时对现行监禁方式进行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