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问题探索》1985年第7期上刊登蔡龙的文章《试论离土也离乡》。文章就学术界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问题上盛行的一种观点,即“离土不离乡”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文章认为,部分农业人口与耕地脱离是一种历史性进步,“离土不离乡”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保证社会稳定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这种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体包括三种形式:①“离土不离乡”,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在其本乡本地转向第二、三产业;②“离乡不离土”,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本乡去他乡仍从事农业生产;③“离乡又离土”,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镇就业。本文所要谈论的正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这一转移方式。一、当前农村剩…  相似文献   

3.
人口“就近城镇化”:人口迁移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必将成为国家战略。如何重新认知和甄别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道路、模式、方向与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这要求改变原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老思路,走一条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的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新道路。在政府的城乡统筹战略的带动下,真正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并最终从心理上实现市民化的人口结构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道路:“离土不离乡”的概念及其与发展小城镇的相互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 中央明确提出了“离不离土乡”与发展农村小集镇的问题。农民为什么要“离土不离乡”呢?先谈为什么要“离土”。我认为,其原因可大体归纳为两条:(一)我国农村人多地少,造成了大批劳动力剩余,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二)我国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发展农业,而且需要发展农村各业。农村劳动力是农村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但当它处于“剩余”状态时,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因素,这不仅是一种极大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农业自身的发展。然而,当这些“剩余劳动力”与土地以外的其他生产条件相结合以后,就能够发挥生产者的作用,就能够使农村各业得到发展。因此,部分农民“离土”,是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作用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6.
论文尝试从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对“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原始数据对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有10539万离土不离乡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52.69%;平均年龄为38.01岁;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63;82.58%已婚;96.38%是汉族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96年;职业和行业分布极不均衡;每周平均工作48.05小时;在各省(区、市)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农业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发生的一场深刻的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们在江浙一带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一些调查,深感这一变革的迅猛。 一、农村商品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现代化,而劳动力结构的现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好搞,控制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困难不大,而限制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并取得很大成就;于是最困难的就是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剩余人口寻找出路,从而便得出“离土不离乡”的要求,和发展农村集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 ,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聚集 ,构成了一个既区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群体。其养老保障仅仅“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的方式已不符合这一群体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 ,但由于利益协调和管理上的问题 ,没有也不可能将其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因此 ,为他们建立专门的与城市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龙港模式,在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中有着多方面积极作用,可以加快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对外来人口进入小城镇应持积极欢迎的态度。温州龙港“农民城”在短时间内发育为小城镇,即是生动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国各地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一个令人注目的趋同现象,即春节过后,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等省、区数量宏大的农村劳动力不约而同地离土离乡,沿着铁路干线,涌入城市寻职。1989年初春百万农民流动大潮,至今令人记忆犹新;1990年初春数十万民工涌入广东,又激起社会微澜。诚然,在政府有力的行政干预和城市寻职无望的事实面前,流动浪潮逐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启动”下,广大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一改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闯进各大、中、小城镇务工经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这些离土又离乡的非农劳动者职业有了很大的分化,职业层次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的经济改革,使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正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过渡,生产力得到解放,大批曾是闲置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转向集镇或离村、离乡、离县、离省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原来比较薄弱的第二、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广大城乡的经济生活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可以预示,随着改革健康、深入地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将继续不断地开拓新领域。改革的深入,经济的搞活,个体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的增加,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本文拟做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以及随之发生的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是我国正在经历和必将经历的人口变换过程。其特点是:农业劳动力在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并不表现为向大中城市的迁移运动,而是在“离土不离乡”的人口流动中向小城镇移动和聚居。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口迁移发生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我国人口的城镇化道路,是农业劳动力首先大量地转为亦农亦非人口,继而向“就地靠乡”的小城镇移动和聚居,有层次、分阶段地分别进入小城镇体系;在大城市“截流”、中小城市“疏导”、小城镇“蓄水”的交互作用中,将“人口流”截在小城镇这一格,减少大中城市在“超负荷运行中”的人口压力,形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小城镇容纳为主,亦农亦非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处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且城乡差异化显著的经济社会,当代农民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转移.本文在粮食安全框架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个体转移模式的选择.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劳动价值增量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农村劳动力中的个体,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比较优势分析法.假设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劳动力个体始终扮演着"理性人"的角色且会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的理性决策.理论分析表明劳动力无论在短期转移还是在长期转移中受人力资本逐利性驱动,均会朝着劳动价值增量为正的方向转移,继而探索出农村劳动力最佳的转移方式为"转业不转地,离乡不离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改革,农村中富余的劳动力离土又离乡,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流动现象大量出现了。在这一大批户籍仍在原乡的流动着的人口中,除了一部份属于每日或三五天内往返流动的农贸市场卖方人口(即所谓“钟摆式流动人口”)外,有相当大一部份是外出时间相对较长的“侯鸟型人口”或“城乡两栖人口”,这其中,有一部份是夫妇一起外出,或者一方在暂住地逗留期间有夫妇共同生活机会的育龄夫妇。他们处于生育旺盛期,十分需要得到各种有效的计划生育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 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模式,是学术界近年研究的热门课题。诸多论著研究的思路,囿于分割式、封闭式地在农村、集镇、城市范围内孤立探索,其结论大体上是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式的乡村城市化;第二种是农村人口集镇化;第三种是农村人口主要流向城市的传统城市化。笔者认为,从某一角度考察,上述观点不无道理。从总体考察,上述观点各执一端,都失于偏颇,只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没有从更高的层次、更全面的角度把握城市化的实质、规律、作用和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似乎简化了复杂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城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化发展,日益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贫困的城市化”现象日渐凸显,农民工特别是离土又离乡农民工已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新主体.以往对贫困研究多聚焦“生存”,少关注“发展+风险”,贫困指标选取方面不是单一化就是多维的碎片化.文章基于稀缺理论及风险社会理论,提出“生存-发展-风险”的贫困三维视角,并用2008年流动人口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农民工贫困状况令人担忧.绝大部分贫困农民工不仅收入受到剥夺、发展受阻,而且缺乏社会保险易因外部风险致贫;此外,他们的主观剥夺感也强于非贫困人口.研究进一步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主要工作职业和地区对是否沦为贫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集中性城市化之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社会正处于向商品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从半自然和半产品性经济向商品经济和从传统社会末向工业化过程前期发展的同时,劳动资源也要在经济结构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在各新产业中重新分配。工业化的规模集中趋势不仅要求资本和技术集中,也要求劳动力相应集中。从空间上讲,人口要随劳动力集中而迁移,即城市化过程。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而且也是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所证明了的一大规律。但是,在人口城市化方面,我国的办法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积极发展小城镇”,人口迁移政策实行“离土不离乡”,大力  相似文献   

20.
<正> 1980年以来,农村社会学以及其它学科对农民离土问题有不少研究,大多数人认为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进入非农业领域,进入城市(集镇),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在如何减少农村人口方面取得突破的话,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一些有关论述都是鼓励农民离村、离土的。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是否能客观地反映和正确地指导当前越来越高涨的农民离土浪潮?是大可研究的。10年来,一方面政府有意识地放松了农村人口流动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内部存在着流动的驱力。所以,大量的农村人口从他们世世代代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