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2000年至今国外城乡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涉及城乡数字鸿沟存在的依据,影响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存在的因素以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数字金融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数字金融和企业绿色创新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数字金融服务,提升数字金融创新能力等成为数字金融和企业绿色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佳  陆瑶  李纪珍  薛芮 《管理科学》2022,25(11):43-68
中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数字技术驱动金融的高质量供给,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本文运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创业概率,其中信贷业务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最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影响渠道是缓解个体融资约束,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和传统金融发展落后地区中表现尤甚.但是上述作用影响存在地区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只集中在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其次,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人们之间信任程度越低、风险偏好越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的促进作用越弱.此外,本文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数字鸿沟”现象,其对受教育程度低和年老的个体创业的促进作用影响更小.上述发现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但是其经济效应存在局限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时,要完善地区政策配套实施,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同经济的均衡发展,为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强金融供给可持续性,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反向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和效果,以及数字鸿沟、数字门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收敛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其发展广度、发展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带来的收敛效果却有较大差异,并且在东、中、西部也存在不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就业和增加非农就业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是,收敛效果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跨越一级数字门槛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果减弱;当跨越二级数字门槛后,收敛效果却加强。因此,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更好的条件,既要防止数字金融类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形成过高的数字门槛,又要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张龙 《决策与信息》2011,(6):226-227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并指出为确保电子政务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认真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为此需要从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宣传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王刊良  刘庆 《管理学报》2004,1(2):207-213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已经成为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在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受到各国学术界和工商界的普遍关注.在既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近几年因特网的发展和扩散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中国大陆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但是随着因特网用户的增加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这个数字鸿沟正在缩小.此外,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收入和教育在形成数字鸿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字金融是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相结合,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行为发生了变革,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探讨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互联网革命的浪潮使得中国数字化技术和数字产业飞速发展。文章选取西部地区86个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用核密度图分析地区城乡收入水平的空间分布与演进趋势,并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后分高、低收入水平组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拉动城乡收入水平提升,且对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的作用更大,由此可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阶段加剧了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金融服务的新型业态,数字金融要如何实现“普惠”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金融指数,探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且可以同时通过“融资机制”和“监督机制”发挥作用,即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来加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但在“融资机制”中,数字金融主要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问题来抑制盈余管理,并未缓解融资难问题。同时,在从地区、产权异质性和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水平三个维度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后,发现这种抑制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非国企中更加明显,数字金融不同维度的发展水平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是产业链上的基本单元,每一个产业链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都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生态环境。商业银行在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过程中,不能强行改变产业链原有的生态,而是要自然融入其中,通过金融服务的输出、渗透,重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型数字金融产业生态圈。文章从商业银行发展产业数字金融面临的问题入手,并就数字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金融科技赋能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及延链,最终加快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金融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满足企业技术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区域的创新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能。但是,目前河南省作为中部强省,在创新投入上相对不足,在数字金融的发展上也并无优势。对此,文章具体阐述河南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分析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提出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助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目前,乡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还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和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作用,需要不断加强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并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时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为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得到了普及,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地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文章从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2-2020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从要素配置视域切入,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要素配置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普惠金融可经由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助益城乡融合发展;要素配置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门槛效应。故应推动前沿技术赋能数字普惠金融、提振要素配置效率、深入挖掘欠发达区域数字普惠金融潜在优势,以发挥金融与市场要素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特以中部的安徽省为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探讨了自1989年以来至2009年这20年期间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显著地影响安徽省的城乡收入差距;而政府的财政支出城乡差别也同样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安定区为例,对1998~2008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信贷服务中,小微企业受到的金融排斥是其信贷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数字技术突破了传统金融体系,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有望成为改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金融排斥的核心推动力。本文以金融排斥为视角,从小微企业金融排斥现状出发,分析其信贷服务受阻的原因,提出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金融排斥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