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为研究切入点来衡量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情况,研究二者协调发展状况。发现河北自2005年以来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持续上升,从2007年起,土地城镇化指数增加速度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增加速度,逐年效果积累,在2011年土地城镇化超过了人口城镇化,并对二者协调情况划分了具体的阶段和类型,分析了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自然过程和市场过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经济有限供给与社会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城镇化发展成就斐然,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导致城镇化存在质量危机。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生互补的关系。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过程与城镇化结果的统一,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把实现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加速推进城镇化和加快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客观需要。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 ,协调发展 ,生成若干新的发展形式。文中对城市工业化与都市型工业化、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与生态城镇化等形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得出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其次,通过IU、NU指标的测度,得出二者未能实现协调发展;再次,通过构建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VAR模型,进一步分析出这种不协调关系的表现是城镇化未能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最后,我们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偏离度的测量,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农业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既是直辖市,又是一个农业大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探索重庆市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农业、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重庆市农业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东营为例,通过构建专门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2000~2012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将呈现先优化后恶化的趋势。而13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程度呈现由中等向优质的系统演进,但生态环境建设仍整体落后于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海发 《河北学刊》2001,21(5):19-23
本文在对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村工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偏差,提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贵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可持续推进,实现“三化同步”的战略目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已经严重不协调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将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城镇体系建设科学结合起来,是解决好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严重不协调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城镇化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城镇化实证研究入手,通过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兴旺发达都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性。保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必须在遵循服务业与城市化动态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城市化与服务业"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原则,走"以产业升级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两者协调发展尤其重要.对照国际标准,高州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均处于初期水平,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统盘考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发展工业时考虑城镇化,发展城镇时考虑工业化,两者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市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河南省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市区域板块发展问题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为此,可以以郑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郑州北部板块的发展基础、面临问题及区域特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该板块特殊功能、促进郑州市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并从共性层面就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促进城市区域板块协调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协同论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建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5至2012年我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分析两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两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部高、中部低、西部最低的逆地势阶梯分布状态,优质协调发展地区仍未出现。依据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以及两化协调度,将两化协调发展的空间类型划分为协调区、磨合区、拮抗区和失调区,从十五末到十二五初期间,拮抗区的分布范围大幅缩小,磨合区已经取代拮抗区成为分布最广的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4.
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刻画出“三化”在波动中不断协调的态势,预测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前1年实现,并给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作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布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大战略重点。数字经济对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驱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机理包括产业数字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数字产业化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端化、数字经济促进服务业合理化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可归纳为:通过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动数字金融普惠性发展、引导服务业数字化创新来提速服务业数字化改造;以规制数字要素市场、强化平台经济监管来完善数字安全规制;以改革人才分流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与培育创新型人才来确保数字经济人才供给。  相似文献   

16.
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目的在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状况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历史的选择;形成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需要认真应对和加以解决;切实加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落实,就能够不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  周兴  阎广慧 《广西社会科学》2008,(2):190-192,F0003
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经过最初的只求迅速发展经济、不顾环境污染与破坏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到关心环境问题,再到循环经济理论与小型化经济,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共识。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有制度根源与科技根源,因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是一个重大创新,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突出特色和主要内容,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关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战略大局,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必须对"三化"协调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作深入的研究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识和处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保障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清醒认识、科学处理"三化"之间的矛盾,实现"三化"的互促共进,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富民强省的同时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让人民满意,让中央放心.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逻辑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战略和城镇化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两大战略,是文明转型的内生性需求与新动力机制,两者的协调发展可能解决一个系统性问题——文明的城乡一体化。文化产业的城乡分化是传统/现代两种文化价值和诉求的现代境遇,以及市场机制、政策机制的合力作用。两种文化价值内在的互补性,以及中国多种文明形态长期共存的现实,需要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城镇化即是当前二者协调发展具有中间性质的时空场域,而政策在当前城镇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如何有效降低其对文化空间、产业和市场的负面影响,在重视文化发展的经济型动力机制基础上,从价值理性的高度对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实践展开方向性预设。以多层级多空间的产业结构,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重构网络化的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交互空间,从而推动城乡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文明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阐释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前提下,以协同学为方法论基础,提出了几种度量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最后,对这几种度量方法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了促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