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学术》2007,(4)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批判的实践批判方法。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方法的实质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合理的批判为灵魂,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现实性活动。实践批判方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方法,只有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才能不断地改变社会现状,实现现存社会的革命性演变,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方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深入追溯和剖析了情境主义国际创始人居伊·德波的"景观"概念的理论源头、思想本质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意义,指出景观是对马克思三大拜物教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抽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伪欲望的引导结构和模式,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文化模式和政治体制的一个基本批判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对指导我们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是全面的生态批判,包含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生态批判、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和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三个方面。马克思从生产和消费维度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形成了科学而深刻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不是抽象的生态批判思想,而是实践的生态批判思想,即是在实践中产生、随实践发展、解决实践问题的生态批判思想。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的实质,就要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对资本主义农业和对资本主义消费的生态批判三个维度进行实践解读。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21,(2)
安德烈·高兹的劳动观根植于后工业时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鲜明的时代指向性,是理解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乃至其总体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高兹的劳动观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资本主义的严重异化是其逻辑基础;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技术的批判是其核心论题;生态社会主义则是其逻辑旨归。科学研究和系统探賾高兹的劳动观对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来看,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他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于"市民社会"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基础上的。虽然在研究中他也从现实的经验基础出发,但是他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处理这种经验材料。他用黑格尔关于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方法来叙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劳动的分析来探讨历史发展过程,而劳动的分析最终又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批判的入口。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不仅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而且把这种唯物主义体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又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中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6.
柯尔施通过追问"何谓政治经济学批判"来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他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持有一种革命性立场,代表的是新阶级的利益。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批判,它表明政治经济学的全部范畴都可溯源于"劳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并不是抽象的一般劳动,而是"雇佣劳动者的劳动"。马克思关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构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核心,它使政治经济学批判获得了更深刻和更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基本问题上先天不足主要在于缺乏面向自身的反思意识和方法论自觉.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需要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更要实现问题视角的自觉转换和方法论的自觉.只有坚持从社会实践活动出发,以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厘清政治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明确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位,才有助于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秦慧源 《理论界》2012,(10):76-79
批判性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展开社会批判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对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进行了继承与发挥;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则把社会批判的矛头转向了工具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霍耐特则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旨向对批判理论进行规范建构。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拓展,批判理论的演变逻辑彰显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时代"在场"。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及其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特征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最终改变的历史动因;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的辩证分析而引发的对资产阶级的提防、警惕的主体态度和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策略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的内在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等,这一思想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丽中国"建设,并进一步阐释了其内涵。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从意识形态和观念论特征展开的现代性批判不同,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理论将现代性批判导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方向,资本成为进行现代性批判的核心范畴,资本主义批判、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成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构成.20世纪资本主义的转型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并不能构成批判和否定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依据,相反,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示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效果历史".在当前现代性全面拓展和成熟的语境下,中国当代实践的基本意义应立足于现代性的内在批判,以一种辩证的实践智慧探索和开创超越现代性走向未来的可能性之路,而不是单纯以现代性的确立作为自己的目标取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此一实践与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形成于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一方面对忽视儿童个性发展的“没有儿童的教育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另一方面在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尊重儿童个性、促进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论文对合作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3.
姜迎春 《江海学刊》2012,(5):55-60,238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的总称,它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体现。其批判所指是资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这主要表现为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客观主义批判与主观主义批判、精英主义批判与大众主义批判的统一。把握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需要,也是正确把握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批判教育学将学校视为民主的公共领域,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此来构建民主社会。教师在这里作为知识分子而存在,然而,教师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以及作为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现实困厄,却迫使这一观点亟需重新被考量。教师需要思考为谁而抗争,而批判教育学的政治化倾向可能削弱这一思考;两种角色的"跨界"则会造成教师的角色混乱;批判与建设之间理性的失衡会把这种"教育的理想"转化为"教育虚无主义"。教师何为?仍是一项未尽的思想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速度是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主题之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蕴含着丰富的速度思想,大卫·哈维的"弹性积累"理论使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之"创造性破坏"过程的分析具体化了,不过,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独立的速度理论。维希留的速度政治学强调"速度"是一种介入世界的方式,深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批判,同时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1968年"五月风暴"后,阿尔都塞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他深入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首次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的、家庭的、法律的、政治的、工会的、传播的、文化的等多种类型。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意识形态传播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还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最早起源于两个转变时期,它开启了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先河.从起源看,社会革命思想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渊源.这一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是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当时社会外在环境的理论回应.从内容看,社会革命思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具体包括:严格区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解释社会革命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解放、揭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阐明革命阶级与革命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中蕴含的现代性批判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这些思想为当代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陷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成为当下一个紧迫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而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已然给出明确解答。德里达以解构思维审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精神获得反讽式表达,并且从民主的"将临性"视角阐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从而使得解构理论与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实现内在共通。  相似文献   

19.
鲍德里亚的理论视角是"消费社会",他通过对马克思理论及其核心"生产"范式的批判,经由一系列理论中介,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后马克思主义.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没有超越黑格尔和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要走出"生产之镜",必须认识到"消费社会"的特征是符码控制.鲍德里亚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鲍德里亚的批判不仅存在对马克思的误读,而且也有自身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20.
让·鲍德里亚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德里亚的理论视角是"消费社会",他通过对马克思理论及其核心"生产"范式的批判,经由一系列理论中介,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后马克思主义.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没有超越黑格尔和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要走出"生产之镜",必须认识到"消费社会"的特征是符码控制.鲍德里亚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鲍德里亚的批判不仅存在对马克思的误读,而且也有自身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