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兴》是对《秦腔》中的农民走出土地,来到城市后生活状貌的叙写。与19世纪波德莱尔诗歌中"醉酒的拾破烂者"精神气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群进城农民坚强又懦弱、自负又自卑、充满同情心又愚昧不可及。小说通过对流落都市的拾荒者们命运遭际的"社会记录",客观真实精彩地提供了表达中国当下经验的一种"城市叙事"。  相似文献   

2.
张蕾 《社会科学》2012,(4):185-192
对现代通俗小说"存真"或"补史"价值的论述,涉及到的是小说和现实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用"现实主义"的理论话语来表述并不合适,其中牵涉到从社会历史到小说,从小说到社会历史的互动互生关联。作为社会历史构成基础的日常生活或者衣食住行也是现代通俗小说的常规叙事内容。无论是引领时尚的衣饰变迁,还是西餐中国化的饮食爱好;无论是石库门亭子间的生活情态,还是汽车火车的旖旎风光,这些既使现代生活呈现出万千气象,也促成了通俗小说对社会现实的生动考量。  相似文献   

3.
明清通俗小说的发展、繁荣与京杭大运河有着至为重要的关系。明清通俗小说的创作主体主要是运河沿岸的文人与民间说唱艺人,运河岸边的文人投身小说创作是促成明清通俗小说走向文体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运河沿岸城市与市镇中商业生活等方面的关注促进了小说题材的拓展。运河岸边城市与市镇是明清通俗小说中故事发生或延展的首选之地;在明清通俗小说中,凡写到运河沿岸的城市,经常以介绍其实有名胜及人们熟知的典故作为叙述故事的开始,并经常有意识地去描写其最富盛名、最具代表性的名胜、景象及风俗。运河沿岸城市印刷业的发达和民间书坊的遍布对明清通俗小说的繁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著名明清通俗小说的出版,和民间书坊的主动参与和推介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古代鬼妻故事中的弃妇隐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鬼遇合"故事的结构几乎全是男为人、女为鬼,而女鬼又以恋人、情人的身份居多。本文则以有别于"鬼恋人"、"鬼情人"的"鬼妻"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唐传奇《卢江冯媪传》、三言故事《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聊斋故事《鬼妻》为例,依据社会学的"身份"理论,认为此类故事中"鬼妻"具有隐喻意义,"鬼妻"的隐喻身份就是"弃妇"。"鬼妻"形象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弃妇"的社会处境。  相似文献   

5.
高兴 《兰州学刊》2014,(4):80-86
中国现代作家的城市意识幽微复杂,它既关乎新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又折射华夏子民的城市文化心理。对通俗小说作家、左翼作家、早期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关于民国上海的多元叙述进行话语分析,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谱系,可以透视中国人审视和接受现代都市的精神脉络及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得益于在文化市场环境下形成的由报刊、书店、出版社等"公共空间"构成的"文学场域".依靠文化市场机制运行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是现代性语境中的写作.  相似文献   

7.
人口的困惑与出路─—《中国人口潮─—跨世纪的挑战》评介侨光《中国人口潮─—跨世纪的挑战》一书,是一部多层次、多侧面反映和探索中国人口问题,并折射世界人口问题的纪实作品,它一问世,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称道和赞许。汹涌而至的人口浪潮,敲响了新世纪的警钟,这...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年通俗小说<广陵潮>中充满了对民俗民风的细腻描摹和叙述,由此折射出一定社会民俗背景下人的观念、情感和心路历程,进而使读者感知历史的况味和生活的本质,因而其具备鲜明的民俗学意义.同时,小说中的民俗描写和民俗叙事,丰富了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和意义承载,人物性格在浓郁的民俗氛围中得以立体和丰满,民俗亦成为民国时期通俗社会小说的内在基因延续着中国小说的"俗"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正面临着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通俗文学能否入史 ,另一个问题是对拟入史的通俗文学作品应采取一种怎样的批评标准。显然 ,这两个问题是否能妥当解决 ,不仅仅关系到通俗文学价值本身的认识 ,还关乎治史者的史学观的逐渐完善 ,关乎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理性客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层面上 ,汤哲声先生的这部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研究专著《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 1999年 1月版 )也就具有了特有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这几年新出版的几部现代文学史著作已经将部分通俗小说作家及其作品收入 ,这是对文学史的…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 ,对通俗小说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但全面系统的研究仍嫌薄弱。张华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山东文艺出版社 2 0 0 0年 1月版 )对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富有个性的阐释 ,强化了研究弱项的工作 ,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著者并没有把现代通俗小说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进行孤立的研究 ,而是以宏阔的研究视野建构了一个开放性的研究体系 ,把现代通俗小说放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多层次、多角度地论析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流变 ,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作者是站在世纪末的历史制…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故事框架本于《夷坚志·舒民杀四虎》,但细节脱化自《金楼子》"孔子游舍于山"故事和《老子》"上士闻道"云云的名言。这表明古代通俗小说虽源于说话,流传至今的文本却是"雅"人做的,而"通俗"之本义之一即化"雅"为"俗"。因此,通俗小说不是俗文学,而是以"俗"传"雅"、"俗"中有"雅"、貌"俗"而神"雅"之文学,适用一种带有"治经"特点的"雅"观"通俗"的小说读法。这种读法有利于揭蔽古代"雅"、"俗"文化之间历史地存在着的内部联系,发现其中与矛盾对立并存的和谐统一的一面,更加深入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不仅描写了千百名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也不仅刻划了众多封建官僚残暴贪婪的丑恶嘴脸,而且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劳动人民形象,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反映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现实图景,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类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约占《聊斋》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按照劳动人民形象在作品中所占的地位,我们可以把这些作品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以劳动人民作为全篇的主要描写对象的,如《蛇人》、《斫蟒》、《于江》、  相似文献   

13.
孙丽君 《中州学刊》2015,(2):159-163
在现象学视野中,《红楼梦》主题的探讨方式来自于读者的建构,中国读者生活在强调血缘关系的文化中,这一文化使得中国读者在现实中经常获得一种宿命性体验。《红楼梦》通过故事和作者对故事的叙述过程也强化了这一宿命性体验。《红楼梦》对宿命意识的强调构成了中国读者强烈的共鸣,这是《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化经典的本质原因。宿命感的本质是人对自身有限性的理解,《红楼梦》的审美价值就来自于这一理解。  相似文献   

14.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在海外用英文写成的一部历史传记。该传尽管表面叙写苏东坡的"快乐"人生,但"自传"色彩极为浓厚,渗透出一种对自我人格精神的反观及合理性寻绎的特点。林语堂塑造以士人身份呈现的苏东坡形象着重表达的是自己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及解脱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另一条系列2 0世纪中国小说的发展有明显的两条系列 ,一条是人们所熟悉的新小说系列 ,一条是客观存在的不受重视的通俗小说系列。现代通俗小说是从晚清小说革命开始的。晚清“小说界革命”是凭借政治改革的旋风掀动起来的 ,改革者看中的是小说的宣传的功能和启蒙的作用。他们对现实社会特别关心 ,社会小说也就成了此时小说的创作主流。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全面兴起是在民国初年。 1 91 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在《民权报》上隔日连载 ,轰动一时 ,引起了天下有情人“同声一悲”。在它们的影响下 ,一百多…  相似文献   

16.
付煜 《中文信息》2013,(5):126-126
《诗经·卫风·氓》与《美狄亚》分别是东西方两部较早的描写弃妇现象的作品。两部作品都叙写了"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但在弃妇形象的塑造上有诸多相似与不同。这些都深深根植于产生它们的大文化背景。本文试图从上古时期东西文明对比的角度去关照这两部作品中的弃妇形象,尝试解读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弃妇塑造。  相似文献   

17.
张一玮 《理论界》2010,(7):140-143
《迎春花》是"满洲映画协会"1942年摄制的电影作品,以殖民者的视角塑造了伪满时代的中国东北的城市生活,并隐含着与殖民主义相关的话语结构。影片的主演李香兰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东亚最重要的女演员之一,其明星形象的影响力借助电影这一传媒形式配合了殖民者的文化实践,并延伸出有关明星文化与现代性的问题。而"满映"电影工业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建立和发展状况,也成为阐释《迎春花》影片的重要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论坛》2011,(7):2-F0002
周宁,1961年出生。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及其历史和思想根源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跨文化研究与戏剧学研究。代表作:《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大中华帝国》《世纪中国潮》《鸦片帝国》《历史的沉船》《孔教乌托邦》《第二人类》《龙的幻象》《比较戏剧学》《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世界是一座桥》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领域,孙膑故事经久流传。元代《乐毅图齐平话》开孙膑故事创编的先河,带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明代《列国志传》、《新列国志》中孙膑故事逐步向正史靠拢并回归于正史,《孙庞斗志演义》则崇信"传奇贵幻"的原则,更注重艺术方面的改造。清代《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辑要》、《鬼谷四友志》中孙膑故事执"信实"一端,《走马春秋》、《锋剑春秋》则执"奇幻"一端。几经递嬗,孙膑形象所蕴涵的内容愈加丰富,演变过程中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城乡文化差异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分别成为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现代文化的代表,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和内化的观念,生产方式则是差异的根本。随着农村人大量迁入城市,人们面临着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变迁,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人都存在着双重文化适应问题,对原有文化和新文化都具有学习的过程。这种双重文化适应程度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心理适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农村人而言"双重性"更为明显;双重文化适应的内容对心理适应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均衡;而这种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都受到经济和教育的影响,当城乡经济差异发生变化,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心理适应问题可能也就不再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