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罱,催人奋力前行。残疾人由于先天带来或后天造成的身体或生理缺陷,使他(她)们成为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但实践证明,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呵护他们,只要他们身残忐坚、乐观面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一样能成为创业之星、致富能手、赛场健将,一样能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过上幸福丽有尊严的生活,赢得社会的认町和尊重。华坪县有各类残疾人11505人,以下是几位创业精英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2.
不凡的个性 今天,人们常常会笑着回忆起赫鲁晓夫的一些古怪举动,或将他比作坐在沙皇宝座上供全世界嘲笑的小丑,或赞叹这位容易冲动的改革家的旺盛精力、他的机敏以及他在国内外的独特举止。 就连发生在第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的那件著名事件,人们也有不同的评述。外国记者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当年,还是今天,贝利亚之死都令人感到兴趣。贝利亚是苏联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在贝利亚的个人履历表上人们难以找到有关革命的辉煌和业绩记录,而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应该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4.
1975年8月的一天,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内赫鲁晓夫墓前,家人为其树起了一块墓碑。出席树碑仪式的除家人和亲朋外,还有墓碑的雕塑者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内及一些国  相似文献   

5.
盛世良 《领导文萃》2007,(10):124-128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赫鲁晓夫的祖父是农奴,父亲是矿工,自己从15岁开始当工人.“十月革命”前是工运积极分子,“十月革命”后入党参军,39岁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38年进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并任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卫国战争中任集团军政委,领中将衔。  相似文献   

6.
人的记忆力变化无常,在 受到大众传媒的控制时更是如 此。人人都记得"玉米的光荣 史"、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 敲皮鞋、他在马涅日画展上与 画家的冲突。然而在这些表面 上的事实后面隐藏着重要得多 的东西。我想,历史永远不会忘 记赫鲁晓夫揭露"对斯大林个 人崇拜"的行动。的确,他在二 十大的秘密报告中分析太少,  相似文献   

7.
赫鲁晓夫此公,被世人评价为“头顶最秃,胆子最大”。他行事喜欢大刀阔斧,线条常常有些粗疏。但在《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第三十六章,我却读到了两个字:细腻。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11日,“胡润百富榜”公布了中国第一位女首富,这一桂冠第一次由黑龙江人张茵摘得,并以270亿元身价问鼎“胡润百富榜”。她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独立创业女性,胡润率先抛出了最大的一匹“黑马”,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被胡润称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49岁的张茵,凭借旗下的玖龙纸业于2006年3月在香港的成功上市,以270亿元身家摘得本年度的胡润富豪榜头名。成为中国女首富的第一天,张茵的上市公司玖龙纸业的股价上涨2.7%,于是张茵财富一天之内又增加了逾17亿元人民币,达287亿元。随着股价攀升,第二天,张茵身价又多出了10亿元。  相似文献   

9.
1964年10月12日,苏联“日出号”宇宙飞船搭载3名成员射人空间轨道。正在黑海之滨度假的赫鲁晓夫通过无线电与宇航员弗·米·科马罗夫通话。赫鲁晓夫祝贺他们飞行成功,告诉他们,莫斯科正在为他们的返航准备一个极其盛大的欢迎会。赫鲁晓夫高声喊道:“同志们,我们在地球上等着你们,再见!”科马罗夫上校以亲密的口吻回答说:“再见,亲爱的尼基塔·谢尔盖维奇……我们懂得你的意思,我们一定会和你见面的!”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政十年可谓毁誉参半。其问题多半出在直率和粗鲁的性格上,让人们在许多笑话和嘲讽中记录下这位与众不同的国务活动家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1.
在号称史无前例的“文革”时代,赫鲁晓夫在中国的知名度极高,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告诫国人,要警惕赫鲁晓夫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袁灿兴 《领导文萃》2013,(19):82-86
赫鲁晓夫死后,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在给他雕刻墓碑时,特意将两块黑白石头拼接在一起。墓碑上的黑白折线说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人的一生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是黑与白的组合。赫鲁晓夫挑动中苏关系,大肆发展核武器,造成美苏核对峙,威胁世界和平,这是他不足的一面。但赫鲁晓夫消除个人崇拜,为千万人平反,改善民生,这却是值得肯定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通讯院士费德林先生,早年曾在中国工作。一九五八年,他随赫鲁晓夫率领的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交谈时他曾担任翻译。明报月刊驻莫斯科高级记者左贞观先生于去年五月间访问费德林先生。本文是根据这次访问的录音整理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鞋匠之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身并不决定你的一生,关键是自己不要瞧不起自己。不要否认,不要辩解,坦然地面对这一切,真诚地热爱你平凡普通的父母,这  相似文献   

15.
1960年,56岁的邓小平奉命率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国际共产党26国会议。出发之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毛泽东家中开会,讨论中苏两党会谈的方针。毛主席说,这次会谈一定争论激烈,并且指示一定不要让赫鲁跷夫在气势上压倒。中国代表团这次去莫斯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试探苏方态度,究竟他们想搞好团结,还是采取高压手段想把中国压服。  相似文献   

16.
商豫 《领导文萃》2011,(20):56-58
1964年10月2日,赫鲁晓夫在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以后,立即飞往南方海滨疗养地度假。休养中的赫鲁晓夫仍然兴致勃勃,不停地过问各类国务活动。  相似文献   

17.
徐隆彬 《领导文萃》2014,(19):74-77
正1957年,赫鲁晓夫在列宁格勒农业工作者会议上提出:"苏联已经具备一切条件,要于今后几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肉类、牛奶和黄油等产量方面达到美国现有的水平。"是时,苏美两国肉类产量的实际情况是:苏联肉类总屠宰量为750万吨,人均36公斤;美国肉类总屠宰量1600万吨,人均97公斤。接下来的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畜产品产量如何追赶美  相似文献   

18.
人生之思     
学群 《领导文萃》2008,(20):150-150
眼前这个喧闹的世界注定要被喧闹的人群占据。一阵喧闹逝去之后,他们注定要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消失之后,长久站立在历史长河中的是另外一些人,那些在原先的喧闹中沉默的人。  相似文献   

19.
人生之道     
于丹 《领导文萃》2012,(9):102-105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生有限,自然永恒,在这天地悠悠、物序流转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渺小生命。孔夫子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人生之思     
学群 《领导文萃》2009,(9):130-130
人类只有从自己的灾难中才能稍稍变得明智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