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靖洋同志就《欧洲文学史》和《外国文学简编》关于《死魂灵》的评价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对《死魂灵》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外国文学简编》认为果戈里只是对地主们的“丑恶存在”“饱含着‘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这是不够全面的。但是,总的说来,我认为它们的分析和评价基本上是正确的,而不同意汪靖洋同志的看法。(汪靖洋同志的文章《<死魂灵>的形象体系和思想倾向》,载《南京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相似文献   

2.
动院社科信息1.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并配合广大于部群众学习《邓小平文选》的活动,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倪翌风同志主编、我院社科系刘衍玲、许丹娜、江泽青等同志参编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注释本》已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的同时与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八年元月二十八日,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院党委主持召开了由院党委领导同志和中文系部分教师参加的坐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兴奋地交谈了学习毛主席这篇光辉文献的心得体会和不同见解。下面是这次坐谈会的纪要: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北京市举行了首届《水浒》学术讨论会。讨论会是由北京市《水浒》研究会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共同发起的。 北京市和部分兄弟省市的专家学者,戏曲界的表演艺术家,机关、部队的老同志等各方面的《水浒》研究者共一百余人出席了大会。北京市《水浒》研究会会长廖仲安教授致开幕词。名誉会长曹瑛、孙毅、北京市文艺学会会长何洛等同志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水浒》专家王利器、吴小如、范宁、徐放等同志对《水浒》研究的方法、学风、前景和《水  相似文献   

5.
各位老师、同志们:历时两天的“贵州民族学院第二次科研工作暨学术讨论会”即将结束。在此,我代表院党委、院行政对这次获得“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的三个部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获得学科带头人的22位同志和获得学科骨干的15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获得科研先进个人的14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大会,大家听取了潘世钧同志所作的《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开创我院科研工作新局面》的科研工作报告。我们这次大会,既是对以往科研工作的总结,也是一次学术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一百余篇,覆盖了我院文理学科以及艺术,体育等各种专业。因考…  相似文献   

6.
学术动态     
我院科研处副处长、物理系副教授杨德全同志,应邀于1990年8月26日至9月1日出席了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计算力学大会,宣读了论文《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中多叶轴承的边界元方法》,该文已被收入大会论文集。我院蒙文系青年讲师呼日乐沙同志,应邀于1990年8月13日至18日参加了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了论文《〈蒙古秘史〉中的传说根  相似文献   

7.
我院鲁迅研究室于1983年5月26日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副主任、《鲁迅研究》副主编、副研究员林非同志来院座谈鲁迅研究。林非同志谈到今后鲁迅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思想要继续解放,扩大研究领域;眼光要开阔,做宏观研究;系统性与独创性要结合;鲁迅研究的目的性与精神文明建设要统一。会后我院  相似文献   

8.
全国省(市)属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学报研讨会,于一九八九年三月七日——十一日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倡议,有二十二所高师院的四十五名代表出席。我院学报副主编夏宗经同志与编辑部主任林植汉同志参加研讨会,并向大会提交了题为《试论师院学报的特殊规律》的编辑学论文。  相似文献   

9.
陶军同志这篇文章,原载华中师范学院《教学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这篇文章,虽然是为华中师范学院《教学研究》的发刊并针对该院情况而写的,但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文章明确地指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任务和它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开展高等教育的研究,对于我院同样具有指导作用,现征得作者本人同意,略加删节,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0.
1999年5月25日下午,香港《世界华文诗报》主编兼社长孙重贵先生应我院中文系华文新诗研究中心之邀请前来讲学。报告会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行。会上,孙先生向我院图书馆赠送了他的专著。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韩福海同志代表学院和华文诗研究中心向孙重贵先生颁发了“客座教授”和“中心顾问”荣誉聘书。我院沉重对孙先生的《远游》等五首诗歌了深情地配乐朗诵。而把大会推向高潮的是孙先生的专题报告《香港当代文化漫谈》。孙先生从香港教育、大从文化、社会面貌、经济等深入浇出地叙述了香港当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香港《世界华…  相似文献   

11.
四月一日上午,学院召开了调整后的《学报》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学报》副主编于万和同志主持,党委书记、《学报》主编石兆琳同志,学院顾问魏华久同志,副院长、《学报》副主编张永春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副主任李耕夫同志关于八三年《学报》工作的汇报和对八四年工作要点的说明。接着他报告了《学报》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情况,并总结了取得显著成绩的原因。最后,他结合《八四年组稿计划》和《编辑工作条例》说明了八四年  相似文献   

12.
由我院政法系副教授曾宪义同志主编的《政治学》一书,最近由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政治学》一书在汲取国内现有同类教材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全书从国家、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与控制,从政治组织、政治关系和政治斗争以及政治家的产生与活动,从国家管理、政治决策和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道德以及国际政治和政治  相似文献   

13.
5月25日,山东大学历史系郑佩欣同志在我院历史系作了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的学术报告。他从①门阀地主的强固统治;②封建经济的普遍发展;③南方经济的普遍开发;④北方民族大融合诸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南北朝时期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六月三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教授刘家和同志为我院历史系生师生作了题为《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以下四个问题;(一)比较研究的历史、由来及其生产的原因;(二)古代史是在比较研究中产生的:(三)恩格期《家庭、私有  相似文献   

15.
1920年5月18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刊载着一首题为《伊》的白话诗,署名:世俊。聂元素、陈吴苏等同志所编《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一书,把这首白话诗作为陈毅同志的作品收入。冯锡刚同志《陈毅同志早期的文学活动》(载《北方论丛》1982年第1期)一文也说:陈毅同志的诗歌,“现在发现的最早作品是发表于1920年的题为《伊》的白话诗。”我一度也曾有过同样的认定。现在看来,白话诗《伊》不是陈毅同志的作品。其理由如下: 一、从署名看陈毅同志是陈家“世”字辈,早年他的父、祖辈为其取名“世俊”,是事实。但是,仅从这一点出发,认定白话诗《伊》是陈毅同志的作品,依据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6.
董志凯教授     
董志凯,1944年生于上海市。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主持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如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常务副主编,国家、院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第二卷主编等。董志凯自1 988年担任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前身是成立于1977年的"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组")的负责人以来,团结全组同志,大  相似文献   

17.
脂砚斋是不是主张《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这是近年来红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来,在五十年代,就有同志提出“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总的看法,从文学批评的观点来看,也仅仅是而且决不可能超过‘自传’说”的观点。近年来,有的同志重申并发挥了这种观点。先是郝延霖同志发表的《没落贵族的哲学——论<石头记>的脂砚斋评》,继之是徐迟同志的《如何对待脂砚斋》,都持类似的观点。1980年,叶朗同志发表了《不要轻易否定脂砚斋的美学——就脂砚斋的评价问题与郝延霖、徐迟等同志商榷》,提出了不同看法。1982年,郝延霖同志又发表《脂评“自传说”考(?)答叶朗同志》一文,重申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与支持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审稿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廿三日至八月廿九日在北戴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司顾问张红同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史稿》顾问玛拉沁夫同志,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和穆熙同志,中南民族学院《史稿》编写组主编李鸿然同志等。  相似文献   

19.
谈士杰同志在《藏族民歌中运用叠字的方式及其对诗人的影响》(载《青海民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以下简称谈文。)一文中先后列举了二十多首藏族民歌的译文,并对其作了一番评析,得出了“民歌中运用叠字的艺术手法,对藏族诗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的结论,且以藏族诗人协噶林巴·明久伦珠的《忆拉萨》为例,加以论证,发出“它足以证明藏族民歌在运用叠字的艺术手法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问题》1985年第12期上,刊登了国世平同志的《计划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第二个作用实现的主要形式》(下称《主要形式》)一文。在该文中,国世平同志就我在《也谈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与国世平同志商榷》一文的商榷意见进行了回答。我觉得,国世平同志的回答仍然难以令人信服,《主要形式》一文的基本观点仍然不妥。现对此再谈我的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国世平及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