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一个庞大封建帝国的最高控制器和调节器,唐中央政权必须随时了解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动态,以便及时作出准确的反应,这是中央政权决策过程中极其关键的环节。为此,唐中央政权建立了由下至上的地方情况上报制度。但是,仅仅依靠地方各级官吏向中央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还是远远不够的,仍然可能出现虚报、隐瞒等行为,使中央得不到真实的和完整的信息,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唐代中央政权在建立由下至上的地方情况上报制度的同时,又建立了另一个从上而下的出使监察制度,即由中央直接派出各种使臣到各地了解监察地方州县的情况,以作为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求言与上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代中央政权为了随时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建立和完善了从下至上和由上至下的各种了解信息的渠道。在这些信息渠道中,求言和上书制度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唐朝廷得以在广泛的范围内了解各种意见和情况,作为中央决策时的参考。求言与上书所包括的范围,从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吏直到平民,构成了不同而又连续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研究繁复记载于旧史而疏淡于当今史学界的岐秦政权与李茂贞,探究存在于唐末五代近60载的岐秦政权成败兴衰的奥妙以及李茂贞的功过是非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岐秦政权兴衰存亡不仅能够反映出唐亡的直接缘由和唐末地方与中央、中央内部南衙北司斗争实情,亦能折射出唐末五代社会嬗变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状貌与流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量的事实说明,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领导的吐蕃王朝就是唐中央政权统辖之下的一个地方政权,西藏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唐以后,叛镇迭起,边患频仍,衰微的中央政权为了支付巨额军费,不得不拚命搜刮钱财。但各地皆成藩镇,独立性增强,旧的财政体制很难奏效,于是中央便设置新的财政机构,直接插手地方上的税收赋敛,形成新的财政体制。这一套新的财政体制对维护唐中央政权、削弱藩镇势力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盐铁巡  相似文献   

6.
南衙北司之争是唐后期的一大政治问题。南衙朝官和北司宦官互相倾轧、长期恶斗,甚至以武力对抗,加剧了中央政权的内部矛盾,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本文试图从北司的司法机构入手,研究在司法方面南衙北司的分立和抗争。  相似文献   

7.
<正> 以往研究唐史对黄巢兵败后的二十三年涉及甚少,本文拟对八八四年黄巢兵败至九○七年朱梁代唐期间唐中央政权每况愈下的原因作些探讨,以补其阙。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 ,其主管官员 ,西汉称大行令 ,西汉末年又创置了大鸿胪 ,开始取代了大行令的职能 ,魏晋南北朝一直继承其制 ,隋唐时期这一机构日益庞大 ,称为鸿胪寺 ,主管大员称鸿胪卿 ,演变为唐九卿之一。  相似文献   

9.
莫起升 《兰州学刊》2010,(5):130-133
作为南京国民政府重要的一级行政机构,专区是连接中央与地方政权的重要枢纽。专区公署之辖区的设置,既考虑到了历史、风俗等因素,又照顾了国民党政权统治的现实需要。其经费松紧状况,则直接影响到专区公署能否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国家在政权的结构方面,都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统治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建立全国性的中央政权组织之外,还有必要将领土划分成若干部分,并按此区域的划分建立各级地方政权,以便形成系统的权力组织,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但有了地方政权,必然会有局部利益同全国性的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所以地方制度的发展和变革,往往表现了中央同地方之间对于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当某个国家的地方制度所  相似文献   

11.
<正> 从广义上说,国家政权结构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纵向结构是指中央政权和地方各级政权的相互关系;横向结构是指每级政权内部各部分权力的相互关系.本文要讨论的是国家政权的横向结构,重点是讨论国家中央政权的内部结构.三权分立原则并不专属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原则有其科学性,我们应当继承和吸收三权分立原则的科学成分,但是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制度变迁,都是相关利益主体在权衡了成本与收益后选择的结果.唐中叶时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权衡了各自的成本收益后作出的选择.由于两税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两税法的设计过程中,唐中央将下级玻府的利益纳入考虑因素,使得这一强制度变迁推行起来阻力较小.  相似文献   

13.
明王朝建立的是从蒙古人为主体的政权突变为汉人为主体的政权。朱元璋不愿意照搬元代的制度,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完全改变元代的制度。因此,他在效法汉、唐、宋制度的基础上,又以当今制度不能尽如古制、在进行一定规模改制的同时,既因袭元代的制度,又致力于抑弊除奸,这就使明代的州县行政运行机制具有了融合、因袭和创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两宋福建文化的发展令人瞩目,研究成果甚丰.但对福建唐代文化发展的状况,学术界却论述不多,重视不够,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一唐时,福建地处鱼米之乡,号称富绕,但局守一隅,当地人往往安于本土,"不肯北宦".中唐以前,福建人在中央政权里任职的很少,文化上也较为落后,从唐高祖武德到唐  相似文献   

15.
邢琳 《河南社会科学》2008,6(2):141-143
在中国封建官僚政治中,县级政权具有基石的作用,而县级政权的正常运转又离不开健全的县级监察制度。通过监察,统治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县官,并得到民心。宋代统治者对县级政权建立了多渠道严密的监察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制约县级长官权力的行使。县级监察制度具有严密性、针对性和限制性等特点,它对今天的县级政权建设不无参考价值。但宋代县级监察制度也有明显的不足和教训,也值得我们今天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镇政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公共产品要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主要由政府财政来承担;而乡镇政权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最基本的一级主体政府;从有效管理农村地区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作为我国政权级次中最低一层的乡镇一级政权不仅不能被削弱,反而应该得到进一步强化;强化乡镇政权的重点是提高乡镇政权的运转效率,加大乡镇财政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7.
巡视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不仅建立了完善的中央巡视制度,而且郡一级的巡视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汉代设督邮一职,专门对郡属县域分部进行巡视监察,和中央巡视制度共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巡视体系.汉代郡域巡视制度对维护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澄清吏治、推广教化、选拔人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汉代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后世继承并不断被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羌族为主体民族,在今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部分省区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地方政权,历时190年(公元1038—1227年),如按《宋史》所载:“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347年(880—1227年)。党项族原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与吐蕃关系极为密切。公元七世纪时,吐蕃在青藏高原建立起奴隶制政权,党项羌人不堪其统治,向中央政权提出内徙的请求。唐僖宗时允其内徙,从此党项族与汉族长期相处,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权运行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伴随一系列制度创新,乡镇政权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农村税费改革入手,研究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面对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等矛盾和现行的乡镇体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乡镇政权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操纵、控制着中国政局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割据称雄、混战不休 ,中国的政治制度十分混乱。中央政权更迭频繁 ,政令难行。地方政权各自为政 ,称霸一方。掌握中央政权的各派军阀为强化中央政权 ,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均试图改组地方行政制度 ,以控制地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对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重大改组 ,裁撤府、厅、州中间行政组织 ,推行省、道、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 ,再废道制 ,推行省、县二级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军阀在形式上遵从中央政府整齐划一的号令 ,裁府废道 ,实际上以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