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须和戎,内须自强”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李鸿章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把“自强”作为外交根本之计,把“和戎”作为实现自强的手段。这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是近代外交的明智之举,而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卖国”。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是清政府海防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和实践者。在与列强打交道过程中 ,觉察到日本的侵略野心 ,构思出以防日为主的水陆防御体系的海防思想 ,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海防实践 ,其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洋务纲领和变法思想探讨刘铁君,王承仁本文认为;李鸿章的洋务纲领不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而是“外须和戎,内要自强”;自强是李鸿章洋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变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法是对历史上主张变革的统称,其内容与目的因变法者所属阶级、时代和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李鸿章的洋务纲领不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而是“外须和戎,内要自强”;自强是李鸿章洋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变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法是对历史上主张变革的统称,其内容与目的因变法者所属阶级、时代和历史条件不同而各异,把变法视为纲领不妥。李鸿章的变法是要改变清廷的某些旧法度,要求对科举制、军制和官制作某些变动。李鸿章变法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具有消极影响。军制和官制改革是使兵为将有,疆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造成封建割据势力膨胀,对外战争调度失灵。不管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还是“外须和戎,内要自强”,都不能视为中国近代化的纲领,中国不可能在这些思想指导下有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鸿章主管外交,形成了一整套外交思想。他主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图自强:以条约为手段,制约外国势力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达到使列强彼此牵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的政治思想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他顽固维护封建君主制度,对外妥协;另方面,他又主张富国强兵。他的“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思想,含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积极内容,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在与列强打交道过程中 ,觉察到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及潜在的威胁 ,构思出以防日为主的水陆防御体系的海防思想 ,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海防建设。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李鸿章却执行了与自己海防思想和海防建设相悖的保守战略 ,放弃制海权使中国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从而导致战争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8.
作为封建制度的忠诚卫士,李鸿章在内忧外患的晚清末年粉墨登场从事外交事务。从维护统治阶级及其自身的既得利益出发,其所思所为无不打上时代的和阶级的烙印。作为洋务派的中坚分子,李鸿章尽管较早地意识到“天朝上国”观念的陈旧和“打开国门师夷长技”的必然,并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但是,在国家主权、领土都不完整的前提下,其以“和戎”和“保全和局”为根本宗旨,以“以夷制夷”为指导性策略,以“诚”为外交原则的外交思想是扭曲的。扭曲的外交理论串起了晚清末年更为屈辱的外交史的后篇。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在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时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赖商为承办 ,赖官为维持”的官督商办思想。官督商办思想的提出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根源。在官督商办思想的实施过程中 ,李鸿章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保护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用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地主阶级的局限性和官督商办思想所要维系的封建性 ,在 1 9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官督商办思想又成为近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清末安徽合肥人,淮系军阀,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是洋务派重要首领。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驳骎内向”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他认为清政府唯有“变法”才能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清史稿》说他“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是公认的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从“经世致用”的新儒...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在洋务运动中他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西方科技,将此视为富强之本;他倡导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留下可贵的科技思想及实践,推动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软弱的清政府无力反抗,只能顺从。李鸿章作为晚睛的重臣从1863年开始他的外交生涯,他的一套独有的外交思想,虽然不能挽救近代中国于水火,却使近代中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清政府为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他们会牺牲一些利益这是必然的,李鸿章能在维护清政府利益的情况下,在和外国代表谈判时,最少地减轻近代中国的利益损害,他可谓是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王龙 《社区》2009,(5):38-39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步入对外扩张之途。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便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神圣领土台湾与清朝存在着封建“宗藩”关系的琉球和朝鲜。这样,中日关系日趋紧张,交涉日渐频繁,李鸿章既然是中日交涉中的主要人物,剖析其对日态度的变化,对评价李鸿章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所进行的一系列洋务实践活动表现出其理性、务实的民族情感,它代表了中国精英阶层已放弃了以“夷夏之辨”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观念,建立了新的平等、竞争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史学界不少同志在研究李鸿章时,除较多地采用李鸿章在临终前一日口授于式枚草遗疏保举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之说外,一直比较关心李生前是否写过遗书。我们在整理上海图书馆未刊的盛宣怀档案资料时,在发现《李鸿章晚年病情未刊电稿》的同时,又发现了《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以下简称《遗书》),是已刊《李文忠公全书》及《愚斋存稿》所未曾收录的。这份《遗书》及其附录的两首诗,文字虽仅五百余字,但  相似文献   

18.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逐步统一东北地区实现政治统治,是以当时女真社会的经济实力作为其物质基础的。而努尔哈赤重视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及为保证经济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则对当时女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的改善,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一、“种田吃粮为主”的农业经济观点努尔哈赤发展农业经济思想和推行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前。那时女真社会主要是传统的采集、渔猎、农业并重的混合经济。随着努尔哈赤的战争需要和所占土地的增加,农业才从附属的地位逐步转向主要地位。后一阶段是经过萨尔浒大战,明军败绩,努尔哈赤进入并控制辽沈地区人口增多,粮食问题尖锐,发展农业成为日益重要的大事。努尔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对日本的外交活动是受制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其外交实践虽有卖国之嫌,对中国造成了—些不可估量的历史损失.但站在外交这一视角,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之,不难发现,李鸿章对日交涉实践亦不失有务实的成分,迎合了是时的国情.  相似文献   

20.
同治初年巡抚江苏对李鸿章国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他认为内患不足虑,“长久之患在西人”;中外藩篱已失,洋人船舰兵临中国沿海;邻国日本已经开始自强,“附丽于我”还是“谋我”取决于中国能否自强.不同于左宗棠力主发展轮船制造,李鸿章提出以制造水陆皆可用的枪炮为中心,辅以小轮船制造的道路.巡抚江苏也促使李鸿章形成“备夷防变”思想体系,此体系蕴含了他对国防安全的规划,是一种囊括本土和海外部署的“大国家安全”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