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学者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编辑工作与学者工作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提出了不同于时下大多数人的见解,认为“编辑学者化”不是要编辑成为他所负责的专业的学者、专家,而是要使编辑成为在编辑学这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而且可以使编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学者与编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编辑学是一门学问 ,非编辑学领域的学者不能取代编辑学学者。因为编辑学是与其它科学并存的一门现代科学 ,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特殊学问 ,需要对较多领域的论文进行组织、发掘、审定、加工处理等。非编辑学领域的学者虽然对某领域有较高深的造诣 ,但他们对非本行的文稿也同样不能从学术上进行审定。所以 ,学术期刊需要的是编辑学学者 ,“编辑学者化”活动应该提倡编辑成为编辑学领域的学者 ,这样才能使我国期刊编辑事业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研究生是为建设编辑专业学科而培养的高级学术人才和教学人才。在编辑学专业队伍中,从事各种具体编辑工作的人员是大量的,而从事编辑学专业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则极少。为了健全编辑学专业队伍,造就高级学术编辑人才,促进编辑学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我国几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1986年开始,试招收和培养编辑学研究生。 1984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设置编辑学专业,只培养本科生,属于学士学位层次。单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刘雪立和何明星所持的关于“编辑学者化”内涵的观点提出商榷。编辑工作与作为学者的研究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编辑匠的上一境界应该是编辑家而不是编辑学家。编辑学研究与专业科学研究并不矛盾。“编辑是一门科学”、“编辑学的研究起步不久 ,需要大力提倡”并不能成为要求编辑都成为编辑学家的理由。将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界定为编辑学者是偏颇的。编辑学者化的内涵应为专业学者和编辑学者的有机结合 ;如果选择其一的话 ,就首选专业学者 ,其次选编辑学者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的话:历史是由人写就的,鲜活的历史离不开鲜活的人物。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发生、发展的60多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研究者,他们作为编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为传播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为编辑学在中国的诞生、发展,为编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总结这些编辑学家在编辑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他们优秀的编辑思想和编辑学学术建树以及思想光辉和人格魅力,不仅可以告慰前辈、启迪当今、激励后人,而且  相似文献   

6.
作为在科学技术事业中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作用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其自身科技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从微观层面看,编辑人员的科技素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编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编辑人员应该学习编辑学知识,把握编辑出版标准,推出规范化学术期刊;学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运用先进的编辑手段,编出现代化学术期刊;加强专业理论研究,铸就精品化期刊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学报是学术刊物。学报编辑是学术编辑,既是编辑又是学术工作者。为了提高学报质量,学报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走学者化的道路。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也是宽广的。“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口号应当坚持  相似文献   

8.
张志公的编辑学思想植根于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术背景,形成于其有效的编辑实务。他有较为强烈的编辑学学科意识,并身体力行参与建构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实属难能可贵。特别是张志公在其辞章学论著里明确提出的"桥梁性学科"这个术语,对具有较强学科间性的编辑学非常适用。"桥梁性学科"的功用发挥即表现为学科间性,学科间性是"桥梁性学科"编辑学在学科上的基本属性。编辑主体知识结构应具有综合性,编辑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张志公的编辑学思想是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亦与编辑工作实务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以"编辑学"这一学科术语为讨论对象,对"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包括其《编辑学报》)所采用的英文对应语editology(编辑学)和"中国编辑学会"所认可的英文对应语redactology(编辑学)追本溯源地予以考证和比较。除了通过引入"编辑研究"这一国际视角,对"编辑学"的英文对应语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还特别指出,在西方学界,不仅编辑理论(editorial theory)一直被视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编辑活动也一直被当成对作者最终意图的一种提供。  相似文献   

10.
“编辑非学者”意识的蔓延及其对学术编辑环境的危害张苌“编辑学者化”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但好像一直也未能形成一致的意见。近年来,杨焕章先生多次提出并强调了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使“编辑学者化”的讨论再次升温,并在学报编辑界成为热点。“编辑学者化”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学术质量与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术编辑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该努力培养学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培养一定的学术涵养 ,有助于促进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编辑理论与编辑工作既有统一性亦有分离性 ,而且学术研究亦不排斥多学科研究的可能 ,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应首先培养某一学科专业的学术涵养并兼及编辑学涵养 ,这与做编辑“杂家”并不相同。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的实现需要编辑之于学术研究付诸更大的努力 ,同时在青年编辑的进修、科研等方面应力求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者化"包括编辑的"学问化"和"专业化"两个方面,这既是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需要,也是编辑工作者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正确途径.我们不仅要提倡编辑做好自身的编辑工作,钻研编辑学问,使自己"专业化",而且要提倡编辑钻研自己所分管学科的学问,使自己"学问化".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在编辑界颇为流行,一般是指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某一学科领域成为专家学者,这种学者化我们称之为“外化”。本文论述了这种“外化”现象的背景及成困,以及“外化”观点的缺陷,进而指出,解决当前编辑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困惑,应提倡从“外化”到“内化”,提高编辑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编辑概念的科学界定,是当前编辑学界亟待解决而仍未解决的问题。编辑概念界定,应以编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实践为依据。有了编辑职业分工,才有编辑专业教育需求,进而,编辑学研究成为可能。中国古代编辑活动,主要是著述方式之一的编辑活动。因此,中国编辑学的产生,当在近现代编辑活动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15.
也论“编辑学者化”命题的内涵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应该成为“学者型编辑”。学者型编辑首先应该是所负责专业学科的行家,同时也应该是编辑科学方面的行家。“编辑学者化”有利于编辑事业的发展,是编辑理论的需要,更是学报编辑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学报编辑编研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编辑学术水平,有利于编辑与作者、审者和读者沟通,而且有利于改进编辑作风。学报编辑加强编辑学理论、专业学术理论的研究可以以研促编;加强编辑工作的实践积累,以编促研,实现编研结合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文科学报编辑的"内功"与"外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使文科学报真正成为一所高等院校对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从目前的情况看,既要从编校性、学术性两个层面强化文科学报编辑的"内功",同时,必须通过编辑学的学科化和编辑的教学科研编制化,为文科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外援".  相似文献   

18.
现代编辑学是信息化社会里信息传播者以一定的大众传媒为载体,对信息源进行有效采集、筛选、解码、编码和传播,使信息源按照传播目标达到最大社会化的学问和技术,是研究现代信息化社会的编辑现象、行为、特点、性质和规律的学科.正确理解"现代编辑学"的概念,对于推进编辑学的研究,对于推进包括学报在内的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化的编辑人员学者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前瞻性、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的编辑学研究,60年来学科理论不断深化,媒介视野逐渐开阔,从学术理论到方法技术均有不少新的发现。主要是发现了编辑学的专业普遍性与媒介贯通性、编辑活动的主体和主体性、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特征与编辑科学的学理、编辑活动早于出版活动并大于出版活动。编辑建构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链,及与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及其技术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编辑媒介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近五年来,我国编辑史研究成果丰硕,既有从宏观角度对特定历史时期编辑学学科史、思想史所做的综合性研究,也有从微观角度对图书文献、编辑家、编辑学家的具体分析。学科史、学术史、思想史研究,成就突出,代表作是《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和《中国编辑思想史》。文献类书研究涉及内容丰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编辑家研究,突破了名家范围,扩大了研究视域。编辑学家研究是近五年的亮点,它通过梳理相关人物的学术贡献,厘清了编辑学发展的脉络,凸显了编辑学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