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上下班时段的堵车已成为常态。每当看到开车族担心上班迟到而心急火燎,公车族为了准时上班而追赶进站的公交车时,我就在想,这么多人每天赶早从城外挤入城内、摸黑从城内挤出城外,怎能不引起交通堵塞?为了生计而需要上班劳动自是不证自明,  相似文献   

2.
堵车风波     
对不起 《社区》2005,(15):56-57
“出大事啦!你赶快下来吧!”我刚吃完晚饭,9点多,邻居来电话了,男中音中透着兴奋、激动,甚至喜悦、幸灾乐祸。“出什么事了?”我问。我不喜欢那种大惊小怪、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闹革命啦!堵车啦!”“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你下来就知道了。快点,哥几个都在等你呢!”我住的理想家园有几个搬来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大家住在一起,聊天、吃饭,真的很开心。虽然住不同的楼,但地库都通着,刮风下雨走地库特方便,就跟一家人一样,过着吃穿不愁的“共产主义”生活。放着好日子不过,闹什么革命?那天正好赶上我为两个法国朋友饯行。他们都是记者,一…  相似文献   

3.
田野 《今日南国》2008,(12):74-76
堵车,是很多都市人无法承受之痛。 北京的“堵”,算是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缩影。有人说,北京有时就像个“大停车场”,时时堵、日日堵。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3月25日,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达323万辆,私家车占76%,车管所平均每天发放1300多个车牌。预计到今年8月,机动车将达335万辆。而目前北京市90%的道路都处于饱和,  相似文献   

4.
苏北堵车记     
堵车,是很多都市人无法承受之痛。例如首都北京,它的堵算是中国发达城市交通状况的缩影。老在这样堵的马路上开车或坐车,准都会皱眉,时时堵、日日堵,刹一脚车,都有可能让你憋屈上半小时。原是以为堵车困境多发于一、二线城市,但最近在江苏北部的经历证明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从人力三轮车到奔驰、宝马2010年11月,单位一次公干的机会让我有缘再次接触江苏北部地区的宿迁、淮安、徐州这三座历史文化名城。十年前,曾因业务关系探访过这里,不平坦的城市道路、随处可见的人力三轮车,让较为落后一词深入脑海,即便不拿一流都市来对比,也  相似文献   

5.
我对烟台印象特别好的原因在于高中时候的一次单独旅行。一个人,背了仔包儿到山东半岛闲逛。烟台市里,公交车上,有小伙子起身让了个座位给一位老人。那时候的烟台于我有乡下的感觉,市容比不得北京漂亮,公交车也远逊于北京——尽管北京的车也真好不到哪儿去。  相似文献   

6.
朱萍  朱天纯 《北京纪事》2013,(11):12-14
“爸爸,我最喜欢坐公交车了!”“为什么呀?这么多人挤着!”“因为车上有好多人呀!”  相似文献   

7.
刘志军 《社区》2013,(23):53-53
晚上下班回家,本来平常走45分钟的路程,破天荒用了两个半小时。什么原因?堵车!直堵到你寸步难行,心力交瘁。相信每一个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深有体会,不管你有没有车,堵车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伴随着我们上班、下班,甚至每一次的出行都或多或少遭遇堵车,不堵车反倒不正常。堵车成为每个城市最头疼难题,如何解决?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各地都在做试探性的尝试。有的城市实行限号出行,  相似文献   

8.
北京一直是交通拥堵严重的都市,但有人却在堵车时想出了创业之路——这就是北京捷讯畅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皖。比电话查询更快捷,比网络查询更方便,比GPS更准确——只要发条短信,甚至不必完全知道正确的地名,当前最快的出行方案就会以短信的形式发回手机上。路况通,这个捷讯畅达的主打产品,这个申请了十多项专利技术的高智能城市道路出行服务系统,却是源于张皖在堵车时的一个单纯的想法。用张皖的话说:本来是被堵车激发的一个无意的主意,却一不小心做成了国际领先技术。  相似文献   

9.
亚亚 《人力资本》2009,(7):90-91
早上上班,拿不准挤公交还是坐地铁,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灾难性事故,让人备感恐慌。法航飞机沉落海底,成都公交车爆炸燃烧。这其中死于非命的乘客,不是在商务差旅,就是在上班途中。  相似文献   

10.
劣质煤燃烧、吸烟、汽车排放尾气是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就将血液中的氧气挤出体内,使得人体缺氧,从而给人的生命带来危害。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也存在危险。一些大城市严重堵塞的交通,就是个较大的隐患,因为  相似文献   

11.
贾奋勇 《市民》2007,(6):9-9
北京自来水淡出我们家食谱已经很久了,不是不想喝,而是不敢喝。用北京自来水擦洗黑色大理石灶台.晾干后台面上永远是白斑片片;把北京自来水烧开,水中永远飞舞着可疑的颗粒,水面上永远有团似油似尘的漂浮物徜徉。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09,(3):59-59
漂亮的售票员自从天气转冷,小编王琳不再骑电动车,开始坐公交车上班。某日上班之后,王琳坐在那里闷闷不乐,之后问若水,你看我像不像售票员?若水好奇,怎么,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潜力了?  相似文献   

13.
“这样的天气,”陆新元指着雾霾蒙蒙的窗外说,“不开窗子不好;开了吧,更不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监察分会是陆新元一手筹建起来的,从他的办公室所在的西直门金茂大厦11层望出去,四下里一片灰色,什么也看不见。“金秋十月,北京最好的季节,你能看到什么呢?”他摇头感叹。  相似文献   

14.
是多年前的故事,在美国的波士顿有个名叫安比斯的小镇,小镇上居住的居民多数是黑人。小镇上有一些人每天早晨要坐公交车去波士顿上班,公交车是每一小时才经过一次安比斯站,而且公交车司机们有一个默契,有白人等车才会停下来,如果没有白人等车,他们则完全不理会等车的黑人,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务工,而建筑行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去向之一。当时,去建筑工地干活的农民,多以青壮年为主。到了今天,建筑工人的年龄层正悄然发生改变,呈现出青壮年劳动力日益缩减,逐渐向中老年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郭冬仙 《社区》2008,(25):52-53
半年前晓英进入到某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始她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还很稳定。半年过去了,晓英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没有任何新鲜感。渐渐地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和满足,更感到厌倦万分。她不仅情绪开始低落,行为也变得古怪。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     
为什么人们说逗号像一只小蝌蚪?表示一句话还没结束。为什么人们说句号像一个小圆圈?  相似文献   

18.
他21岁那年从外地来到北京拜师学艺,却四处碰壁。他住在北京的郊区,为了省钱,他连公交车也舍不得坐。尽管如此,他从来没耽误一次学艺或是演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别人都早早回到温暖的家,而他仍旧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反复练习新学的段子,直到练得嗓子有些嘶哑才停下来。在短短的一年后,他竟然能将600多个传统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出来。可失败一次次降临。他异常苦闷,却一直没有放弃。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享用人类发展的物质盛宴时,经常会感叹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去做不了的事现在可以从心所欲了,过去到不了的地方现在买上票就去了!”  相似文献   

20.
大红 《社区》2010,(33):37-38
以前,我们习惯用"水汪汪"来形容女性迷人的眼睛,喜欢用"水灵灵"来比喻娇嫩的面容……但如今,这些形容词好像离我们远去了。眼干、口干、皮肤干等问题却一窝蜂地缠上了人们。在美国,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受到口干症的困扰,甚至有抗口干牙膏、漱口水等现身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