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高被引频次论文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期刊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及其相关性.同一篇论文的下载频次一定大于被引频次,且不可能被引频次≥下载频次;每种期刊的篇均下载频次是篇均被引频次的数倍;一种期刊被引频次≥100的论文篇数可以凸现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核心期刊更具高被引频次的品格.引用的文献主要是期刊、博硕论文以及会议论文,其中博硕论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对国内26所"211院校"理科学报2002-2008年所载文献的载文量、下载频次、被引频次、基金论文被引频次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占基金论文比例最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普遍低于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在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前10篇的论文中,综述性论文所占比例远高于所载综述性论文与总论文的比例。指出学报在组稿时,应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不应过份强调基金论文比例,同时吸收一些学科领域专家的特约综述,从而扩大影响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高被引频次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源,研究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第一中文核心期刊的高被引频次论文.39种核心期刊中33种发表了高被引频次论文,发表时间主要在世纪之交,发文篇数占发文总篇数的1.1‰.每种被引期刊都有一篇最高被引频次论文,11种核心期刊的最高被引频次论文的被引频次≥300次,其中<自动化学报>1427次.分析了高被引频次论文和最高被引频次论文的被引特征与学科前沿发展的相关性.高品格的学术论文、期刊编审者和名刊的融合是产出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被CSSCI收录的八种理工及农业类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被引与下载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理工农林医类院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发展有所启示。研究发现学报的网络下载量与总被引频次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04 8。对这8种学报总被引频次及下载量前10位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高被引与高下载论文的重合度为36.9%,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的相关关系较一致,但没有学报总体的Spearman相关系数高。高被引及高下载的论文以本校稿源居多,其中基金资助比例高、高级别的基金资助占绝大多数,经济管理类论文居多。  相似文献   

5.
影响因子是当前国内外评价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的主要指标。提升期刊影响因子,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但最值得关注的是已刊发论文的下载和被引频次。通过对期刊论文刊后跟踪评价机制的研究和对多种学术期刊历年刊后论文的下载、引用频次进行跟踪分析,认为:论文下载量与论文被引量正相关、与论文选题是否切合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同时受论文篇名、摘要的影响;论文被引与文章的思想性、论证是否可靠、是否有考证和辅助性材料、成文质量等因素有关。要提升稿件下载、被引频次,需要有三方面的思路和措施:切实围绕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组稿和选稿;强化编辑二次创造职能,引导作者改善研究写作,提升论文质量;改进编校工作,注重论文的检索、推介。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可对期刊社本身的管理和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2年刊载的1 661篇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论文载文量、基金论文比、第一作者职称和学历、合著率和合作度、稿源地区分布以及出版时滞等指标,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反映其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期刊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是其载文的主要学科;载文量逐渐下降,论文质量逐步提升;高级职称作者群波动较大,中级职称作者群人数逐渐增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新生力量有所增加;基金论文比大幅增加;作者合著率与合作度较高;论文出版时滞逐渐缩短;期刊被引率、下载次数较高,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优势学科,以研究型论文为主,综述型文章被引频次和下载次数较高。  相似文献   

7.
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是评价期刊及其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10种图书馆学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被引频次高(被引频次≥30次)的论文31篇,占被引论文总篇数的1.2%.被引频次高的论文群反映学科前沿的快速发展程度.图书馆期刊管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作者主要是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权威性科学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期刊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我国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研究前沿分布在网络环境、引文分析、开放存取、电子期刊以及研究方法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被引频次标志着期刊所发论文的影响力,决定着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进而决定期刊的档次。影响期刊被引频次高低的因素很多,除论文本身的质量外,其决定性因素与学科类别有关,同时也与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刊物因素、人为因素等有关。因此,应该正确对待被引频次问题。  相似文献   

9.
期刊被引频次是期刊评价中一个重要的计量指标,不同的引文数据库在用于被引频次统计时所得到的结果各不相同,这种统计结果的差异必将对期刊的排名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选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别在Google Scholar和CCD(中国引文数据库)中以期刊名为主题词进行精确检索,统计各个期刊在2007 -2008两年间所刊载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通过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CNKI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中文期刊引文统计工具,而Google Scholar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引文数据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主要统计源,对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0年五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从发文总量、论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基金项目、被引频次分布、栏目分布、作者单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客观反映本刊的论文产出情况及学术影响力,并为该刊的管理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百色学院学报》2007,20(6):130-130
(1)总被引频次 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统计刊源中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论被引频次评价的适应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被引频次是文献计量学中被用来测度学术论文社会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评价是指用学术论文发表以后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以学术论文形态表征的研究成果,是评价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期刊、学科(专业)、国家(地区)、单位(个人)的一种方法.被引频次评价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倡导的、国际上广泛公认的、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目前,被引频次评价似乎已经成为评价期刊学术论文质量和学科(专业)、国家(地区)、单位(个人)学术水平的唯一方法.其实,被引频次评价不是万能的.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被引频次评价只适应于基础研究,不适应于开发(发展)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有局限性.总之,被引频次评价有它的适应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2003~2008年数据为基础,从引文与作者统计角度,对<地质科技情报>相关引用期刊与被引期刊、作者发文量排名、作者被引排名和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排名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科技情报>近年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逐年提高,但速度相对缓慢.<地质科技情报>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其影响力:加强诸如地质大调查、青藏高原地区、地质灾害、环境地质等热点问题和地区的研究论文的刊载;保持优势栏目;加强专家学者高质量综述论文的约稿和中青年学者科研论文的发表;缩短论文发表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综合类医学学报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结合2011—2013年版CJCR和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22种综合类医学学报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他引率和基金论文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2种综合类医学学报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呈上升趋势,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但综合类医学学报期刊的年平均载文容量为308.27篇,年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556,仅有6种期刊的平均基金论文比超过0.600。综合类医学学报期刊编辑需优化稿源,加强选题策划及组稿工作,增加基金论文比,适当扩大载文量,提高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从而扩大学术影响力,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科技期刊评价的两个重要的指标。对其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科技期刊评价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针对生物科学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指标因素的分析,指出了与生物科学相关的科技期刊中,利用率和学术价值较高的重要期刊的次序。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NKI数据库的学术文献总库,采用引文检索的方式,对长江大学自2003年组建以来所发论文被引频次≥3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是希望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分析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情况,进而说明高校学报在促进学校科研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中,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在全国理工类85所高校社科学报中位居第一位,影响因子为0.434,位居第八位;  相似文献   

18.
选择基金资助论文作为高水平论文,对其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与无基金资助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二者被引情况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被引用过的基金资助论文的单篇被引频次并不比无基金资助论文高,而基金资助论文的被引率显著高于无基金资助论文.由此可见,论文的引用率可推广应用于表示期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2年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学科分布、稿源分布、作者群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结果表明:教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被引频次占比较高;高被引论文的地域性较强,优质内稿不论篇数还是频次,仍占不小比例;高被引论文作者主要集中在31~50岁,且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的群体;从数量和被引频次来看,基金资助并不是《学报》论文被引的必要因素。因此,《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应巩固优势学科栏目质量,拓展刊物宣传渠道,维护校内核心作者群,扶植年轻作者,理性对待基金资助论文,尤其要进一步挖掘优质稿源。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30日,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正式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首发报告中,《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国内2003年600余家大学学报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分类排序中排第54名。总被引频次是主要文献计量指标,包括它引总引比、影响因子等。《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被引频次是57,它引总引比是0.9174,影响因子是0.1307。《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推出,使中国的学术界对期刊质量的认定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