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35):22-23
正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领导决策信息》周刊联合推荐2014年7月9日,深圳市政府宣布,深圳市民政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了《深圳市巨灾保险协议书》,从6月1日起,深圳市巨灾保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深圳市率先在全国初步形成了由政府巨灾救助保险、巨灾基金和个人巨灾保险组成的"政府统保+商业保险"的分层保障体系,打造了巨灾保险的"中国样本"。"政府统保+商业保险"分层保障,促进风险分散2013年12月30日,《深圳市巨灾保险方案》经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今年4月,中央财政10亿元资金正式注入被列为首批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省份,农业政策性保险  相似文献   

3.
每逢自然灾害,巨灾保险必然被推上评论的风头浪尖。5.12四川大地震之后我国巨灾保险抵御能力低下,供需缺口巨大等众多缺陷被凸现出来。本文从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定义、交易结构、对传统在保险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我国巨灾保险证券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从试点转向大面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初南方雨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16.5亿元,而保险公司仅赔付16亿多元。其中农业保险赔付5770.8万元,农村住房1.39万间赔付987.9万元,总体赔付比率偏小,其原因是农业保险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投保率极低。汶川大地震中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巨大,但因地震属于财险免责范畴而难获赔偿。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一再警示,建立"三农"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农业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着农业保险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农业抗风险能力的强弱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它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尤其在农业巨灾保险上,我国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农业巨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后序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还没有跟紧时代步伐和足够健全。为此,本文从农业巨灾保险释义、实施农业巨灾保险法的紧迫性、农业巨灾保险法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健全农业巨灾保险法制体系的建议等方面展开,去深入剖析这一课题,提供可行性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类型多种多样,发生的频率高并且损失比较大等方面,加上目前完整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选择正确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分外重要。对于国外成功的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我们有必要根据国情加以适当的借鉴。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应对农业巨灾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选择。最后提出我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巨灾保险适逢其时 来自民政部2月26日的最新消息,南方雨雪冰冻灾情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而保监会截至2月2 5日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共接到雨雪灾害保险报案95.3万件,已付赔款16亿元.  相似文献   

8.
谢峥 《决策与信息》2010,(6):188-189
巨灾保险是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先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巨灾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再从我国现阶段巨灾风险的管理措施出发,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体系提供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由巨灾造成的损失巨大,严重危害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运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来有效应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本文从巨灾风险的定义和特性入手,分析了发达国家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主要产品类型及其是否可在我国运用的情况,并提出我国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使保险市场能和资本市场一起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核电站风险逐步积累,构建巨灾保险体系成为当前保险业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巨灾准备金计提的必要性、对比国外巨灾准备金计提情况,分析我国当前制度下巨灾保险产品准备金确认与计提的不合理性,提出完善我国巨灾产品准备金计提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羊羽潇 《经营管理者》2009,(20):223-223
我国巨灾风险发生频繁,损失逐年加重,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经营管理者》2013,(18):214-214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4年有余,那次巨灾使我国众多公私财产遭到毁灭性重创,而重灾区房贷一族更是另有苦衷:除了存款、票据、记名证券、知识产权等财产可挽回,其他包括按揭商品房等贵重和日常有形财产已成废墟(全损或推定全损)或被掩埋,甚至连土地使用权都名存实亡,昔日的"业主"如今流离失所,买房时的银行贷款如何偿还?本文对此法律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从长远出发,主张建立由巨灾保险、社会援助、国家财政三重保障组成的巨灾风险管理基金体系,以确保今后发生类似严重自然灾害时做到巨灾损失的平稳摊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定义、现状着手,发现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市场上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边际效应等理论对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路璐 《管理与财富》2009,(11):150-150
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和英国保险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中国国情,对我国巨灾保险模式提出了个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要根据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吸收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经验,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建立灾前风险防范、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为一体的综合性风险管理机制,并在综合风险管理背景下建立国家整体系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完善多层级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增强我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冒险借贷是现代保险业的萌芽,而巨灾风险债券是当代保险业把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的一种保险风险证券化创新品种。两者在时间上相距2000多年,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巨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保险市场巨灾风险非可保性问题,正逐步被一些国家应用于农业保险领域。本文以安徽省棉花年产量数据为样本,以该地区相对于长期平均趋势产量偏差量为损失指数,设计了一种农业巨灾债券。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样条回归与Gaussian核密度估计法,以及产量损失分布与利率风险相结合,可以初步构建中国农业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频发地震灾害,分散地震巨灾风险,我国亟待构建地震保险制度,建立地震保险基金。本文考察了国际上三类主要地震保险基金模式的基金筹资和风险分担选择,根据我国现实需要,提出我国适宜建立公私合营、政府与市场共担风险的地震保险基金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巨灾债券是以规避巨灾财产损失为目的的新型非传统风险转移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巨灾风险事件呈现出周期性与不规则的上升特征,构建了BDT过程用以刻画巨灾风险的抵达过程,并基于风险中性测度技术,在随机利率环境与双随机复合泊松损失条件下,导出了巨灾债券定价公式。进而结合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数据与美国保险服务所提供的PCS损失指数估计并校正了模型参数。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检验了利率风险与巨灾风险如何影响巨灾债券的价格,同时验证了定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试论建立我国商业巨灾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湛 《管理科学》2003,16(3):51-55
逐年增多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日益严重,灾损补偿是恢复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现有不健全的灾损补偿体系极大地影响了灾后重建工作.在探讨了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巨灾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后提出,要建立有效的巨灾补偿制度可以采用商业保险的途径,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