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39):16-17
正9月1日走马上任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履已新一个月。如何面对山西官商错节、腐败高发的官场生态?怎样破解"晋官难当"现象?治吏之策又将从何处着手?王儒林在"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故居的调研表明,反腐也需软实力,只有培育优秀廉政文化才能净化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
刘永路 《领导科学》2005,(18):48-49
治吏是一个古老而常谈常新的问题。以往人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更多的是探讨治吏成功的案例,进而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升,用于指导实践。然而笔者看来,研究治吏问题不仅要分析成功案例,更要探究治吏失败的原因,从中找出一般性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得到启迪。总结治吏失败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将无能,葬送千军——败于领导能力的低下。治吏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它对居于治吏主体地位的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即要求领导者具有过人的才智学识、丰富的从政经验、非凡的管理能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只有具备这些才能…  相似文献   

3.
正盘点2014年老百姓关注之最,当数党中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强力反腐、频频"亮剑",使一批大大小小的贪腐官员应声落马,让世人振奋、百姓称快,同时也印证了一个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着力依法治官。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我国早就有"清流必先正源,治国必先治吏"的说法。清初政论家唐甄在《潜书》中写道:"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而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新中国成立不久,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将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成效显著,深得人心。然而,在强力反腐与从严治吏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官员又患上了"不作为"的怪病,纷纷开启"自保模式",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消  相似文献   

5.
<正>公务员队伍是我国治国理政的主体力量,其工作成效决定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运行效率和最终实现,其社会形象和组织归属感影响着政权和行政体制的稳定。当下,随着中央高压反腐治吏的深入推进,首当其冲的是700多万公务员群体。从"公务员不好当"的集体呼吁到辞职跳槽的个体行为,公务员群体五味杂陈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考核与任用是关系到执政者生死存亡的大事,古今中外都极为重视。大唐名相张九龄说"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历代王朝围绕着"治吏"与"吏治",各种政治势力多方博弈,演绎出一出出耐人寻味的历史剧,至今看来仍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吏和"为官不易"日渐成为干部管理的新常态,一些潜规则逐渐被打破,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刺激没有了。在干部队伍风气大为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不作为、不担责的消极苗头,从严治吏和干部激励似乎正在形成一对非此即彼、你伸我缩的"矛盾体"。完善从严治吏新常态下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8.
<正>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数千年的精神传承。深悟国学内涵,可提高个人内在气质,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古人云,治事先治政,治政先治吏,治吏先治心。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要加强国学修养,才能更好地修好为官之道。一、短不可护,长不可矜。明代聂大年的《座右铭》: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长不长。此语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另一方面从严巨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限制和约束。在此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觉得当官没有以前舒服了,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甚至选择了"官而不为"。对中央的反腐治吏措施,群众无不拍手称好,群众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同时,随着领导干部"舒适度"的降低,"官而不为"现象如果蔓延开来,最终还是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常态下,组织部门不能做温水里的青蛙,困在"舒适区",要勇于突破原有"舒适区",善于"啃"干部工作中的"硬骨头",真正做到从严选吏、从严察吏、从严管吏。选拔干部突破思维"舒适区"。新常态下,组织部门选拔干部不能怕担责,一味求稳,要打破现有思维"舒适  相似文献   

11.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很多人会对剧中雍正皇帝的"治国即治吏,治贪先治官"的名言警句记忆犹新。据《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一书记载,毛泽东也曾认定雍正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干的皇帝。毛泽东说雍正很赞赏《资治通鉴》中"礼义廉耻,国之  相似文献   

12.
正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酉阳县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六字"要求,注重教育引导,弘扬务实作风,加强纪律约束,切实将从严管理各级干部作为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酉阳县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六字"要求,注重教育引导,弘扬务实作风,加强纪  相似文献   

13.
以铁腕反腐著称的明太祖在治吏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简单有效、务实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方法和制度,比如,坚持未雨绸缪式的诫勉谈话和侧面提点、大张旗鼓地褒扬先进典型、着力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及注重平台搭建和制度建设等。这不仅为明初实现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启示我们,要构筑公职人员"不想腐"的堤坝,思想政治工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注重发挥新乡贤的力量,重视群众的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干部辞职现象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厉行反腐与从严治吏的贯彻施行大背景下出现的,这一轮干部辞职现象的趋势及特点主要有:主动辞职,退出政坛;从业去向呈现多样化;"技术型官僚"辞职居多;区域分布上的差异明显;阶段性特征显著且呈集中式爆发。干部辞职的主要原因有:官本位思想弱化,"官念"淡化;体制外的薪资更具吸引力;个人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们要完善干部辞职后从业选择的相关制度思考,对干部辞职的制度和程序加以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从严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限制和约束公权运行,"零容忍"反腐治吏,出重拳狠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与此同时,有些干部出现了"不自在"现象,认为"舒适度"降低了,"当官没劲了",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甚至出现"为官不为"现象。如何实现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合拍,既能让领导干部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用权,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让领导干部在"不自在"的情况下"舒适"从政、积极作为,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非常强调制度反腐,无论是高层传递的信号,还是长期研究反腐的专家学者口中,制度反腐共识已然形成。然而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依靠单一制度反腐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边反边腐"的现实和反腐模式的历史昭示我们:制度反腐虽然是治本之策,但制度反腐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制度都难免百密一疏。只有在制度为本的基础上辅之以技术为器,才能有效发挥技术反腐的热炉效应,有效弥补制度反腐的局限。针对当前制度反腐面临的新挑战,需要通过应用技术反腐优势弥补制度反腐漏洞难题,对技术反腐与制度反腐进行协同创新,以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技术反腐与制度反腐协同创新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从加大反腐力度痛打"大老虎",到频发各项禁令持续反"四风",自上而下的从严治官赢得了巨大的民意支持。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真抓实干"打老虎",社会出现人心回暖思进之潮。78.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党和政府的反腐工作效果明显,88.5%的受访者对反腐努力表示认可。反"四风"也赢得舆论一片叫好,很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不过,从严治官也让一些人不太高兴。因为明显触动了一些官员的既得利益,不敢乱伸手了,没有购物卡了,隐性收入和福利下降了,他们已经表现出抵触情绪,随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底层社会的普及,农民在学会利用互联网以后就多了一重身份,再加上农民的网络反腐,故而作为网民的农民就成为一种身份政治背后的抗争主体。农民在这样的境况下所进行的网络反腐和政治博弈呈现出五个特点。导致农民选择网络反腐的原因在于基层干部的乱作为和不作为,以及线下利益表达的不通畅。为此,在治理农民网络反腐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如何治理"苍蝇"的腐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与依法治村是不二的选择;另外一个就是农民的话语模式需要治理,对夸大其词、诬告和污蔑的农民网络反腐则应该依法处罚,也需要"送法下乡",以让农民的反腐和抗争在法的框架内行事,从而在"作为"和"法治"的双重作用下,杜绝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发生,从而维护底层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文萃     
正2014年《公务员文萃》第八期要目热点观点仕途学习法度选拔秘书调查中国权力制衡机制与反腐败如何管住政府钱袋子"贪官高度紧张"背后是心理较量邓小平的学生人生必上的死亡课程治官与治吏洋"国考"怎么考,考什么秘书如何"反挡驾"74.84%的官员认为从严治吏可扭转不良官风鉴今纱帽底下无穷汉施政刘秀"柔道"兴汉二三事考场指津例谈申论作文写作竞争上岗公务员竞争上岗试题训练公选与遴选某市科技部门(人事岗位)遴选公务员试题经验介绍2014年干部考核考什么,怎么考经验介绍美国人如何治理腐败?见识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观念话语暴力的和解之道  相似文献   

20.
《韩非子》因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洞察和对先秦诸子尤其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而成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作。两千多年来,正是在“明儒暗法”的高度成熟的政治统治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封建统治得以长久延续。因此,研究《韩非子》的吏治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启示之一:治国先治吏,治吏要先知人性“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一国的治乱,最重要的就是要治理好官吏,通过治理官吏达到“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