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市委的领导下,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主题的“新世纪大庆人形象”教育活动,正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展开。为了增强对这项意义重大的教育活动的理论支持力量,我们必须积极地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下面就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塑造大庆人的崭新形象是实现人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大厦赖以构筑的根底问题.教师教育史上的三次“飞跃”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主线与内线,在教师教育大厦中处于奠基地位.传统教师专业成长观的主题是如何促使教师吸附教育知识,由此导致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旧三论”,即指导论、迁移论与嵌入论.在当代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基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本真交互关系的教师专业成长观势必领唱主角,倡导基于实践优先论、情景中转论、智慧涌现论的教师专业成长“新三论”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自觉回应.在“新三论”中,教育理论难以直达教育实践,非线性逻辑、情景中介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自从资本问世以来,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资本并非属于剥削者专有,劳动者也可以有资本;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包括剥削者个人、劳动者个人、社区、股份公司、国家为主体的各种资本。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和手稿中,他对上述各种资本都有论述,属于“多元资本主体论”。劳动者私人资本理论是“多元资本主体论”的一部分,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都很大。然而,这个重要理论却被我们长期忽视了,在理论上出现两个认识误区:一是把资本同资本家和资本主义混为一团;二是把正常地运用资本同非理性地运用资本混为一团。以1956年…  相似文献   

5.
要真正理解和把握《论语》的“乐学论”,首先需要弄清楚孔子所言“学”何谓、如何“学”、为何“学”这三个问题。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这三个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学”是“成己”,是乐在心,故谓之“独乐”;“时习之”是“成己”并“成物”,是乐主发散在外,故谓之“众乐”;为己学而“乐”,是“成己”而后“成物”之乐,故谓之“至乐”。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论证了以实存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之后,萨特展开了一种“实存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从实存主义到实存论马克思主义,虽然出现了两个萨特的形象,但萨特“把握具体”的致思取向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从萨特实存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后果来看,他以实存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努力并不成功,其实质还是一种意识哲学的历史构图。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学界有关悻论问题的研讨中,“悖论是辩证矛盾”是一种有着广泛影响的观点。70年代末80年代初,杨熙龄教授在评价西方逻辑悻论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修论是形式逻辑系统中出现的辩证判断”(可理解为认知层面的一种特殊的辩证矛盾)的观点,并述介了罗马尼亚员利·瓦尔德院士等人类似的主张以及与之相呼应的西方“不协调逻辑”学派的“真矛盾”理论①。针对这种观点,张家龙教授曾连续撰文,以语义掉论和集合论修论为例,严格地论证了停论的逻辑矛盾性质,指出如果把停论当成辩证判断,“这就把辩证法变成了逻辑矛盾的庇护所,从…  相似文献   

8.
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陈兰村,张金菊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塑造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有一类作品.作者直接根据真人真事,把他们的经历和事迹、遭遇和命运,经过艺术的概括和加工,塑造成非常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记文学中的形象乃至典型的塑造就是通过这种方...  相似文献   

9.
陆剑杰教授的新作———《实践问题和矛盾问题新论》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有着独具特点的结构 ,它由“‘两论’的思想发展史”、作为思想史之逻辑总结的新“两论”的“文本”和对于文本中重大理论问题的 45条“诠释”组成 ,具有普及读物和学术论著的双重品格。该书是江苏省一项重点课题的成果。在评审的时候 ,许全兴同志、李德顺同志和我 ,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认为“本书立意非常独特 ,写法新颖 ,不失为一部雅俗共赏的创新之作”(李德顺 ) ;“论著富有新意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许全兴 ) ;我则指出 :作者“承担这一课…  相似文献   

10.
新闻要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客观上却始终存在着新闻不真实的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界为杜绝新闻失真,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到党性原则来对待。与此同时,在新闻理论的探讨中,研究新闻真实性的涵义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在新闻“本质真实”的问题上,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新闻“本质真实论”,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现在在我国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是赞同“本质真实论”,一种是反对“本质真实论”。下面,就新闻本质真实论的提出及各家的分歧见解和自己的看法,作一简述。 一、新闻本质真实论的提出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当行,就字义而言,即内行。宋赵令   《侯鲭录》有:“黄鲁直间为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著腔子唱好诗。”来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这是拿“当行”一词论词、论诗;拿“当行”论曲的最早当属明初的朱权,朱权《太和正音谱》云:杂剧,俳优所扮者,谓之“娼戏”,故曰“勾栏”。子昂赵先生曰:“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娼优所扮者,谓之‘戾家把戏’。良人贵其耻,故扮者寡,今少矣,反以娼优扮者谓之‘行家’;失之远也。”或问其何故哉?…  相似文献   

12.
刘明武 《中州学刊》2002,(3):122-12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周易》之中,道器并列对应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道与器在元文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道为宇宙与人生发生与演化的道理,“尚象制器”为发明创造的哲理。《周易》在理论上把“尚象制器”列为“圣人四道”之一,要求圣人必须有所发明创造;在认识评价上,“尚象制器”的功劳可以与天地日月相并列;在实际生活中,把圣人“尚象制器”的业绩看做是头等大事。但是,秦汉以后,器在理论与实际中均失去了与道相对应的同等地位,最终造成了中华民族的两种状态:一、发明创造长期领先于世界;二、被西方的发明创造所击败。  相似文献   

13.
论西方与东方奴隶制的差异──对“扶南封建论”的续答辩陈显泗在柬埔寨古代历史发展中,围绕着奴隶制与封建制轨先轨后的问题,主张由奴隶制依次向封建制发展,被主张先封建制后奴隶制的“扶南封建论”者指斥为把马列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奉为一种公式”,并用这...  相似文献   

14.
在俄国革命中,经济派主张工人运动“自发论”的错误思想盛行,这对激发工人群众的革命热情极为不利。针对这个挑战,列宁高度重视理论斗争对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提出把科学理论从外界“灌输”给工人群众,以抵御思想侵蚀、凝聚革命力量。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意义,明确其时代价值,寻找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契合点,是正确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前提和基础。21世纪以来,“两制并存”背景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无产阶级政党充分发挥列宁灌输论的优势作用,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已经成为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论当代适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趋同论”的逻辑基本点“社会趋同论”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一种思潮,是我国近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中较为时髦的理论。它以“技术决定论”作为解释社会变异的理论基础,把经济计划与商品经济作为融合渠道,并以劳资“收入均等化”为佐证,从而否定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社会趋同论”基本逻辑的出发点是:随着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浪潮的运行,两种并存相悖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特质廖小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一词往往表述为“知”,因此,“认识论”便可以称为“知论”①。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知’,包涵今所谓认识、知觉及知识的意思。”因而,他把关于“知”的理论直名为“知论”②。但是,中国传...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服饰论考谈梁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端坐在四轮车上”,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视觉形象。随着该书的广泛传播,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已深入到街巷妇孺、戏剧舞台、绘画雕塑和电影电视之中。一部文学作品,要塑造一个成功的主人公,除了赋予他思...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封建社会儒学传播和延续的教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封建社会儒学传播和延续的教育机制金太军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称著于世,历朝累代无不深谙“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王,教学为先”①的道理,他们总是通过控制教育,把有利于维持统治秩序的思想、理论(“礼仪”)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把整个社会成员的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填补谭嗣同研究中科技形象阙如的状况,并着力揭示其科技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尤其是与其变革思想的关系,以提供从当代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反思历史人物的新视角。本文主要围绕谭嗣同研究中人们普遍感到困惑的两大“转变”问题展开分析,即从科学理性主义转向“以太”、“心力”二元论,从科技实业救国和渐进式变革转向政治激进变革,以期对这一主题的学术争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四个教育”在军队院校中的特殊地位戴玉富江泽民主席就新形势下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问题时强调,根据当前军队的实际情况,要着重抓好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这四个教育。江主席提出的四个教育,既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永恒的历史主题,又是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