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绩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采用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和现金回收率等指标,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良资产处置绩效在2001-2006年间呈现抛物线形态,这与不良资产处置制度设计及不良资产的"冰棍效应"有关;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年平均处置速度来看,长城公司处于首位,而信达公司的年平均现金回收率最高;在考虑资产管理公司各项不良资产的特性后,信达公司的年平均处置效率最高.同时通过分析,指出了制度建设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有效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模式,经调查分析认为,制约中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的因素包括资产质量太差、缺乏资金支持、破产失灵、资本市场不发达、法律系统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从而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加强不良资产的常规清收、分账经营、多途径核销、内部消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业结构升级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关系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同于体制因素所导致的结构性不良资产的现象,并提出通过发展投资银行业来为商业银行分担投资风险与提供市场退出渠道、通过商业银行之间的资产互换,来防范与化解结构性不良资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承诺类业务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核心,是银行提供承诺后就面临着“不确定的流动性需求”;为保证满足这种不确定的流动性需求,要求银行拥有“即时流动性”;即时流动性只能由以现金资产或其他类似的备付能力才能提供;银行可能拥有的即时流动性使一些业务的开展遇到“流动性限制”。通过对备付金数量变动影响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各种承诺类业务的流动性特点和共性,从而为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金流量表反映出一个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变动净额,体现了资产负债表现金项目从期初到期末的具体变化过程。分析经营活动的现金和企业净收益的关系,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收益的质量;现金流量表帮助报表使用者合理估计和预测企业未来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评价企业未来的财务弹性。现金流量表可清楚反映出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8年成立以来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 ,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因素的存在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道路上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为使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能顺利进行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金流量表作为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是投资者进行科学投资的重要信息资源。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获取现金的能力、收益质量、企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各主要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判断和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的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8.
不良资产处置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强大压力。为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把国有商业银行建设成资产质量优良的现代化银行,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处置不良资产工作的力度,但我国关于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我国应尽快制订高层级的立法,健全实施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法律支持环境,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选择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作为强市场本位时期重要金融工具,其主要具有表外融资、未来收入抵押和现金收入担保等特征。近期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存在许多制度性障碍,而操作的切入点是实行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化。未来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应用方向是化解和盘活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不良资产的成因和现状 ,借鉴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 ,详细阐述了资产证券化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优越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试图将资产证券化与信托分层结合起来处置我国的不良资产 ,并通过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践分析了信托分层处置不良资产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不良资产问题实际上是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当经济周期发生变化时,金融不良资产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结合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实际案例,资产管理公司可运用重组、置换、并购、资本运作等手段,提升不良资产价值,拓宽处置途径,从而大幅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触网,互联网技术处置不良资产越来越普遍,然而不良资产的非标准化特性与互联网模块化、程式化之间的冲突使得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与优势难以凸显。信息披露存在不对称性与有限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定价的准确性,再加之监管机制的缺失加剧了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的风险。因此,我们应当制定针对不良资产特性的信息披露标准,构建全国性的不良资产网络交易平台以增强信息披露的维度、提高信息披露的权威性;同时,将互联网的大数据挖掘功能与不良资产处置创新业务相结合,寻求非标准化不良资产的公允价值并力求将其转化为标准化不良资产;此外,还应完善互联网处置非标准化不良资产的法律规制及行业规范,以保障互联网处置不良资产的健康运行,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从不良资产及其当前处置的局限性入手,说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然后针对不良资产的特性,指出不良资产虽与证券化金融资产所应具备的理想条件相差甚远,但是只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完全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证券化方案,论证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AMC不良资产形成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不良资产因其经济循环而导致资源错配,在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如何运用不良资产行业的逆周期性重新发现其价值,给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带来发展空间,是目前维护金融行业体系稳定的首要目标。针对网络化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挥平台效益、加强不良资产网络交易平台的专业化和权威化的建设、寻求目标客户、整合多方数据以及资源需求等措施,提高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AMC不良资产拍卖价值缩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博弈思想.建立了一种以动态博弈理论为基础的AMC不良资产拍卖价值缩水传导模型,分析了AMC不良资产拍卖处王AMC和竞拍人博弈导致不良资产价值缩水的机制及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地降低不良资产拍卖价值缩水程度的建议,以指导实践提高AMC不良资产拍卖处置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解决国企改革遗留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的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改革,各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业务处理已接近尾声,其中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基本实现经营模式转型。但为处理各级地方政府不良资产而设立的省市级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是某些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却仍深陷改革与发展两难的困境中。本文对资产管理理论和相关文献作了回顾和评述,并以肇庆市新联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转型作为案例,尝试探讨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完成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根本任务,发挥其基础保障和维稳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体制性成因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大和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积聚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长期的、大幅度的高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体制性成因,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变现模式、近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初步说明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实际上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之一,同时重点阐述了资产管理公司在其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评价中回收固定资产余值是在评价期期末,固定资产净值以资金回收的形式进入现金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方式的不同(如一次性投资和滚动投资)以及评价期长短的不同(一般6至15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对经济评价结果影响很大,甚至于改变项目可行性的结论。通过对不同投资方式及评价期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提出了对固定资产净值处理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2%会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产生影响,文章首先分析新汇率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其次阐述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作用机理,然后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引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能小幅度增加,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应通过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来防范人民币升值给银行不良资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