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张建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84-86
本文对《四分律》中的反义聚合做了描写和分析.描写了其反义聚合的显示形式,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几种重要现象,即词汇形式复音化、新反义聚合大量出现.另外,本文还指出反义聚合研究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金双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8-81
利用敦煌遗书,校对《中华大藏经》中收录的《四分律》,断定其中的“果”是“男”的讹误,“方人”是“力人”的讹误,“家”为“冢”的讹误,“减”为“灭”的讹误,“勉”为“免”俗写、“不勉”当为“不免”,“调愧”当作“掉悔”。 相似文献
3.
僧祐认为佛学界由于季世像运,僧徒务于玄虚浮游之谈,师心自用,不深究经典。刘勰则认为当时文坛“去圣久远”尚奇好异,不依旧体,穿凿取新,造成“将遂讹滥”“文体解散”的局面。师徒二人皆不满当时的情况,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详观僧祐、刘勰之作,知二人所尊崇之经典虽一为释氏之典,一为儒家之经。然鉴于佛界文坛浮虚矫诞,流弊不还的风气,回归原始经典,严辨正伪以矫讹翻浅、救俗拔溺,其苦心孤旨实极相若。 相似文献
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02-114
诅咒既是一种人文现象,又是一种艺术手法。诅咒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和反制利器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其主旨在于充分伸张社会正义和审美正义;就其互异性或差异性而言,荷马史诗中的诅咒是一种显性进程,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诅咒则是一种隐性进程。诅咒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印度两大史诗和荷马史诗中也具有很强的主体间性,或学术关联性。就其互文性或家族相似性而言,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意味;就其互异性或差异性而言,荷马史诗中的诅咒手法侧重于谋篇布局,印度两大史诗中的诅咒手法侧重于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诅咒主要是一种巫术残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巫术的一种质的升华,是一种整个都被充分神化了的、极端主观化了的、刹那间就能把主观等同于客观的极端人文现象,夸张的意味很浓,以至于最后成了迎合公众审美趣味的艺术手法。其文化根源主要在于公众长期以来恒定的审美心理和道德需求的根深蒂固,其社会根源主要在于公众自古以来对巫术传统的潜意识认同和普遍接受的朴素心态。 相似文献
5.
邓乔彬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1):22-28
四王提倡"元笔宋法",但他们之学元四家,多侧重在"法"而非"道",缺乏代表时代精神的"甚深之思"、"过情之怨".四僧以"乱头粗服"为尚,立意、感情与四王不同,艺术上是"以丑为美",其理论表达应旁征于傅山的书论,有着以刚健精神树立民族气节之义. 相似文献
6.
张慧敏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78-80,84
<红楼梦>所具有的丰富思想蕴涵和美学价值, 使得它能够在较大空间内与西方小说进行相互比较,这一点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就出现了从诸多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本文将这些论文大致归为三类,即对作者相似的时代背景的比较、人物形象比较与象征意象比较,分别考察其比较的思路和方法,并作出一粗浅总结,为今后在这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高更生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从词语的结构分析、实体词的位、短语的功能分析、析句方法等方面对易作霖《国语文法四讲》和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作了比较,以便进一步介绍《四讲》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志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对黄钟、律本、度母及十二平均律的释解,诠释了朱载堉新法密率与《河图》、《洛书》的内在关系。《河图》内函方而圆其外之图解,详细标出了十二律之数据长度,并对《洛书》九数与十二律相配之法作了通俗的释解,文中引《周礼·大司乐》及《明实录》为证,将《洛书》九数、十二律吕、十二支辰、六代乐舞相配及祭祀应用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与《诗学》异质性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
<文心雕龙>与<诗学>二书均讨论了文学本原、创作、语言表达等问题,均认为文学具有认识作用、陶冶性情作用,重视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各自影响了东西方数千年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五四以降,中国文学理论全盘西化,严重失语.作为中、西文学理论的代表作,二书所论对象、系统性与完整性、著作行文方式、话语言说方式、立论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异质性是明显的.中、西文论需要互参、互补,但不可以简单代替. 相似文献
10.
王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9)
<茶花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篇小说在题材、主题、情节、人物诸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二者于上述种种相似之中又颇存异别.阿芒真诚狂热的爱情于玛格丽特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茶花女>可以说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杜十娘对婚姻的巧作安排则是出于风尘女子皈依人伦的强烈渴望,<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体现了中国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几本火器著作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晓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9-18
明末清初出现了两本全面介绍西方的军事技术的专著:《西法神机》、《火攻挈要》,也出现了部分介绍西方火器知识的兵书《兵录》。通过比较不同背景、成书时间相近的三本兵书,从“西方传入火器知识”、“中国传统知识的痕迹”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与对比,从而对当时火器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三者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一些结论,提出三者相关版本流传的可能情况,并同西方相关资料进行对照,以期对西方火器知识在明末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传播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71-80
翻译是理解与解释的过程,是两种不同话语、两种不同文化之间 的对话。自汉代佛经翻译开始,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由文化征服走向文化交流。东汉时期,佛 经翻译受制于译者对两种不同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低下以及语言文化的隔膜,译经多为 “弃文存质”的直译;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注意迎合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思潮,译 经多为“滞文格义”的意译;东晋二秦时期,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从空间性和时 间性上彰明翻译的阐释学性质,鸠摩罗什注意到佛经“有意味的形式”,对已有旧译佛经进 行了语言和意义的双重正谬和双重诠释。隋唐时期,彦琮的“八备”和玄奘的“五不翻”, 标志着翻译理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宋代赞宁的“六例”是佛经翻译理论和实践最完满的总 结。汉译佛经改变了印度佛经的原生态,使之以中国人理解的并经中国人解释过的方式成为 世界佛教的宝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2):214-217
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研究亟需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梳理。而民族文化内趋力(世俗性、艺术性)和民族文化选择机制(祖先崇拜仪轨)的研究方式应该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基本研究方式,三者水乳交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俗性内趋力体现了祖先崇拜仪轨的内容性因素的基本趋向,艺术性内趋力则体现了祖先崇拜仪轨的形式化因素的基本趋向。其中纹饰、伪经、菩萨女性化造像的变化体现和促进了这种艺术融合趋向。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佛教的生命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小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25-29
佛教的归宿在彼岸 ,中心议题是如何成佛。但佛教针对的对象是现实众生 ,依然体现出生命关怀。本文从生命起源和构成、生命过程、生命价值、生命归宿等方面分析佛教对生命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高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108-111
西方心理治疗和佛教修心,都以解决人的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为己任,都以提高人的自我认识和心理素质为目标.意象心理治疗和佛教的止观修心都以内部意象为工具对个人的内在世界进行探索.本文在实际操作和基本理论两个层面,比较了意象疗法和止观的异同,探索了佛教和西方心理治疗的基本差异,并尝试性指出二者对话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5
概念研究是系统分析和深刻理解概念的系列活动过程。概念研究,既不是与实证研究相反的术语,也不等同于非实证研究,而是一种可以弥补和突破实证研究诸多局限的活动过程。西方旅游学科概念研究形成了12大主题类型与研究方法,并就9大质量标准达成共识。真实性、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体验、旅游移动等概念的提出与深入研究,推动真实性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体验理论、旅游移动理论成为旅游学理论的主宰和主流,最终促成旅游学科的基本形成与发展。选取真实性和旅游移动这两个典型概念,结合旅游学科概念研究的主题类型和方法,探究推动旅游学科概念从概念迁移到概念共识再到概念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程明娥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22-23
账务处理是传统会计核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企业的存货由于其盘存制度的不同 ,其核算方法也有相应的差异。本文试图阐明西方会计两种存货盘存制下不同账务处理的模式 ,通过比较 ,发掘其中的规律 ,从而为中式会计相关内容的会计核算更加科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的一种理性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用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8-12
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在行政上取得了合法化,但是在学术、社会和法律上的合法化才起步,结果使得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学科地位出现了某些危机。我认为,对合法化、学科合法化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理性解析,并从四个维度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化进行新的重构,将有助于确立高等教育学在总学科圈中的学科合法化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杨维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19-24
中国佛教的制度建设往往具有滞后性与非系统性。滞后性与非系统性的结果最终只能指向“中国化”向度。在这一制度中国化的过程中 ,东晋的道安、庐山慧远及南山律宗创始人道宣、禅宗的百丈怀海、天台宗知礼和遵式等等 ,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在佛教仍然能够保持其主流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之时 ,佛教制度的中国化革新仍然能够遵循在“契理契机”前提下的“与时俱进”。而在元代之后 ,随着中国佛教逐渐“边缘化”与“民间化” ,中国佛教制度便同时背离了“契理契机”与“与时俱进”的原则 ,佛教无论在教义方面 ,还是在各种制度方面 ,都停滞不前了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佛教慈善事业可从理念文化、政府政策、社会民众认同、佛教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在理念文化方面,海峡两岸皆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核心理念。在其他三方面,台湾地区因为社会经济转型先于大陆大部分地区,因而在政府政策对佛教慈善事业的支持、佛教界在推动民众对佛教慈善的认同和参与、佛教自身的慈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有效的运行模式,如慈济"会员→委员→会长"的劝募模式;善款善事公开、善款专项专用、产业与管理分离的慈善管理模式等,能够有效地调动民众的捐款热情,推动佛教慈善事业的拓展。大陆佛教慈善团体则存在专业化不够、对志愿者的培训和引导不足等局限。两岸佛教慈善事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有利于促进民间慈善和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