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柏结合,据我的理解,就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二者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怎样才能结合得好?我从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过去对计划经济有过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由计划来调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如何规定我们党的工作着重点?这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我以为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必须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过程。唯物辩证法是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指南。列宁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哪些?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认识一个难点,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一个重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现实的社会主义特点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新的理论概括。本文从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特征入手,来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本质,就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术界热烈讨论“买方市场”问题。究竟社会主义存不存在“买方市场”?要不要建立并保持一个稳定的有限制的“买方市场”?如何搞好“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计划综合平衡,以搞活生产和流通?这是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在19世纪20—30年代只是西欧报刊上出现的一个名词,当今已发展为遍布世界六大洲的富有吸引力的社会思潮、改造社会的强大的群众性社会运动,并且已经在十几个国家形成社会制度。目前许许多多国家的各种社会主义政党都在努力探索本国实现或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积累了哪些经验?社会主义要怎样搞才能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都有哪些派别?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  相似文献   

6.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说:“商品经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却下来。”商品经济是“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祸根。他们还说: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范畴,商品经济的灵魂是专门利己。因而,又发展商品经济,又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二律背反。显然,这里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政策问题,即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二律背反”?还是相辅相成?我认为,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针对那种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分离开来甚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在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时,几乎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经济落后国家,甚至象中国这样一个原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理论根据究竟是什么?有不少同志认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已预言过的。这个预言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为经济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先进入社会主义而提供的理论根据。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商榷的。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所处时代的限制,在他们生前,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还未充分扩  相似文献   

8.
辛程 《中华魂》2012,(17):30-35
复信亲爱的章平实同志:你提到的《炎黄春秋》上刊登的两篇文章,我也看到了,与你有同感。这两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原则问题: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还是"偏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这个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实行所谓"回归人类文明的正道",即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完全解体了!这不能不说是本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苏联曾经是一个在历史上取得辉煌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在综合国力及其他方面足以与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美国相抗衡.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会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短短几年里快速解体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在经济方面.我认为苏联解体给我们的经济启示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是什么内涵?这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不同角度来界定。从经济的角度讲,我门现在所面临的新时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时期。理论经济学如何来适应它的要求呢?我简单谈几点原则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这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是当前和今后全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理解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为重要的原则。那么,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计划与市场问题,在理论上就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数十年以来,始终没有科学的结论,直到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才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经济理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计划与价格究竟是什么关系?长期以来,有些同志认为计划是生产的调节者,它永远是“牵头”的,处于决定性的地位;价格“不是生产的调节者”,只是计划化的一个“工具”,它永远处于被决定的从属地位。因此认定在计划管理中,计划应该卡住价格,价格必须服从计划。据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地、多快好省地发展。但是,这样看法是否完整准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相互作用及其要求呢?是否已在实践中证明了是正确的呢?我认为这很值得推敲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06年德国社会主义者沃纳问道,在美国有很多社会主义者,“为什么没有出现社会主义?”目前,美国仍然有很多社会主义者,但还是未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不仅美国如此,而且世界某些有大量社会主义者的国家情况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二十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志不承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渗有集体所有制因素。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很大。下面谈点我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并存,意味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渗有集体所有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条件下存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 学术界的提法有:净余价值,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剩余产品的价值,等等。 我认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这一提法比较可行。因为“社会主义”这个修饰语,改变了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一本质内容为社会主义国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本质内容所代替。“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反映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阶级关系,“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反映的则是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和人民当家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共同富裕”问题。我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光彩夺目的旗帜标志之一。一、公有制占主体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理论依据邓小平同志多次在不同场合下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  相似文献   

19.
有天傍晚,我在家附近遇到一位吹笛子的艺人,并不优雅但十分卖力的笛声让我走近了他。——你是哪里过来的。——这是什么呢?你这个是什么呢? ——这是我的一个采访机。我想采访一下。——采访机,采访什么呢? ——我想了解一下社会一些流浪艺人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那么,“依法治国”与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什么样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