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 强 冷 空 气 或 寒 潮 来 袭时,心脑血管病人死亡率明显增加。一般说,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就会兴奋,全身体表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大,从而导致血压突然升高。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病人,脆弱的脑血管经不起骤然升高的血压冲击,极易造成  相似文献   

2.
玫韵 《老年世界》2006,(22):38-38
冬季天气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致使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导致血液黏稠度加大,促使血栓形成,极易造成脑血管意外中风。医学专家告诫:防中风关键要靠自己。  相似文献   

3.
保健信箱     
《老年人》1999,(8)
为何血压控制住了仍会反复头晕问:我患高血压3年,现血压被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仍频发头晕症状,是何原因?如何处理?邵阳市匡青云答: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血管受损后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头晕甚至晕厥发作与以下原因有关:(1)血压骤升或剧烈波动,并有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4.
问:我今年72岁,血压并不高,但经常头晕,这是为什么?我曾被诊断有脑血管硬化,该吃什么药?新田县郑欣秀答:郑老问血压不高为何也会头昏、头痛。这并不奇怪,因为脑动脉硬化同样可引起这些症状。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高血压、血脂升高、长期精神紧张、劳累和年龄增大(60岁以上尤其多见)等原因有关,所以患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比较多,这些病人还可能合并冠心病等有关疾病。怀疑有脑动脉硬化时,应作血脂、血糖测定,并检查血压和心电图,如病情严重还需作头部CT、磁共振和脑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脑动…  相似文献   

5.
提起中风,大多数人会认为那是高血压病人才会发生的,因为血压太高,把脑血管“挤爆”了,所以发生了脑出血。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有时,血压不高,甚至是低血压也会诱发中风。因为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俗称,主要是脑出血和脑梗塞。而低血压则可能与脑梗塞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所以福建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郑峰主任医师提醒低血压患者别忽视低血压也会诱发中风。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老年朋友的常见病,夏天炎热干燥,如果血压管理不好,合并心肌梗死、脑血管栓塞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调整好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平稳度夏。  相似文献   

7.
郭洁娴 《老人世界》2010,(11):45-45
痴呆症的预防首先在于防治脑血管病变,特别是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后血管内膜增厚,弹性减退或消失。高血脂症还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脑溢血、脑血栓、脑梗死以致脑萎缩。脑软化造成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退化,导致脑血管病变痴呆。具体防治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
《老人天地》2014,(9):58-58
<正>专家指出,夏秋之交是脑中风、抑郁症、银屑病等慢病的复发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防患于未然呢?坚持锻炼合理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夏季扩张的血管遇冷收缩,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会升高。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就易造成旧病复发。因此,预防脑中风的复发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略有增高是正常现象。当然,这和高血压病不是一回事。众所周知,血压过高易致心脑血管意外,导致中风,却往往忽略低血压的危害。有的人甚至沾沾自喜地说:“我的血压处于低血压状态,绝对不会发生中风。”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中风分两大类,即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血压过高易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出血性中风;而血压偏低则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中风。  相似文献   

10.
小惠 《当代老年》2007,(3):52-53
不难发现,在春季患头痛的人特别多。如果已经发生了头痛,应上医院查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绝不能依赖止痛药,这种“头痛医头”的方法是极为有害的。另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随着气温升高而急剧上升,而血压升高的症状之一就是头痛。  相似文献   

11.
董绍军 《老年世界》2014,(17):39-39
有资料说,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发生脑血管疾病,加上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的偏瘫患者,至少有200万人。这些患者中不少人本可以生活上基本能自理或者恢复得更好一些,然而他们却没有把握住机会。一是坐失康复良机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在其发病后三周,只要血压稳定,神志清楚,无并发症或并发症轻微,就应开始康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确诊后就应开始康复治疗,除非有明显脑水肿或心衰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王文 《老年世界》2006,(22):37-37
冬天到了,由于外界气候寒冷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的自然升高,往往会导致某些高血压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钱岳晟 《老年人》2007,(11):53-54
治疗老年高血压,要考虑老年人的病理和生理特点,治疗策略上和药物选择上都与中青年人不同,要特殊对待,这一点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首先,在诊断上要反复验证,防止将一些假性的高血压病人也包括进来。老年人的血压容易受情绪、体位、活动的影响而波动不稳,常常出现到医院里测量血压升高,而在家中测量的血压却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按脑血管损害性质不同,中风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排便、用力举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世界》2009,(8):34-35
第八节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正常人的血压一般不超过18/12kpa(千帕),即140/90mmHg。40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收缩压可升高10mmHg,但舒张压的正常标准则不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应在12kpa即90mmHg以内。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kpa(90mmHg),不管其收缩压是多少,均可诊断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发现自己血压升高,很容易联想到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而紧张不安,有的甚至尚未弄清病情便自行服药,结果反而使病情加重,延误治疗。因此,有必要和老年朋友谈谈当确诊为高血压病之后,当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病是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患,我国1991年调查95万多人,发现15岁以上的人有12%患有高血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人几近一半。但是,真正知道自己血压升高者不及20%,坚持服药者则仅占12%,血压得到满意控制的不到3%。高血压病的危害在于它好像一支利箭,射向的靶子是心脏、肾脏和脑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7.
寒冷的冬天,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便会莫名其妙地发生头痛,而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头痛现象又不治自愈。头痛真的与寒冷有关?气象保健学家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寒冷天气的确是某些头痛的诱因。众所周知,过低的气温会导致人的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引发血压升高。这种因寒冷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冷加压反应。冷加压反应的典型表现是四肢麻木、手脚冰凉、头痛。老年人血压相对较高,因而冬季容易发生头痛也不足为怪。寒冷干燥的冬季,还容易受到病毒感染。有人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不一定出现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8.
恶心头晕也是脑缺血的信号 65岁的徐老伯身体一向很好,近几日他经常感到恶心、头晕,医生经检查发现他胃肠道没什么疾病,建议他到神经内科诊病。徐老伯很不情愿,在家人的劝说下勉强来到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发现,徐老伯血压高达160/100毫米汞柱,且脑血管狭窄导致供血不足,这也是他恶心头晕的原因所在。徐老伯很惊讶,自己一向都没啥心血管毛病,怎么就脑缺血了?  相似文献   

19.
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域进入盛夏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的外周阻力减小,许多高血压患者血压逐步回落。据临床观察,往往在冬季对药物疗效不佳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也一展愁眉。然而,此时高血压患者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应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以防刚走出高血压的危险期,  相似文献   

20.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2,(12)
血压高低不以头晕论有不少高血压患者以是否头晕来判断血压的高低,如果头晕加重,就增加降压药的剂量,如果不感到头晕,就减少剂量甚至停药。实际上,头晕的原因错综复杂,而高血压病人却不一定经常有头晕的症状。一般来说,病程较短的高血压病人在血压稍有升高时就难以忍受,头晕的症状比较明显,而病程较长者和高龄老人虽然血压经常处于较高的水平,却不一定会感到头晕。高龄老人由于高血压的病程长,往往已合并脑动脉硬化,血压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脑组织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所以即使血压较高,自我感觉却很好。如果血压降得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