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安藤昌益(1703?——1762年)是一位杰出的反封建思想家,是日本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者。在德川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他不仅反对“不耕贪食”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立大小之序”的封建政治压迫,主张返回到人人“直耕自食”、“无上下、大小、贵贱”而人人平等的“自然世”,而且反对主张“上下、贵贱、贫富”的、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佛、神、老、莊”等思想。他对儒学的批判尤为激烈,不仅在日本,就是在东亚各国封建社会中,也罕见其匹。而且他的儒学批判是颇具独创性的。安藤昌益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彻底反封建精神的儒学批判,在日本思想史乃至东亚思想史上无疑都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应予高度评价。但是,在 相似文献
2.
3.
据苏联《近现代史》杂志1989年第2期报道,1988年10月24—26日在高尔基大学举行了题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就与困难》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马里工学院、楚瓦什大学、莫斯科、列宁格勒、高尔基、喀山、基洛夫大约四十名学术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教师参加了会议。15人作了报告。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科学共产主义教研室主任Д.З.穆达基洛夫教授作了《社会主义世界改革的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的报告。他对学术讨论会的工作做了总结,在学术讨论会的过程中尝试研究一些当 相似文献
4.
安藤昌益是十八世纪日本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政治学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因而,他的书籍在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里,始终被视为“谋反”之作而严遭禁锢。以至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成了一个“被遗忘的思想家”。直到1899年日本历史学家狩野亨吉的发现,才使昌益的思想为后人所知。1949年,驻日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加拿大政府代表赫培德·诺曼发表了《安藤昌益与日本封建社会剖析》。1950年,诺曼又出版了《被遗忘的思想家安藤昌益》(岩波书店)的日译本,对昌益作了高度的评价。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昌益的社会政治学说是日本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应当给予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安藤昌益(1703—1762)江户时代中期以后具有独创性思想体系的杰出思想家。从现存的遗稿中我们看不出昌益在幕末主要思想流派中的学派归属,可以说,他是在幕末思想文化的大环境中独辟蹊径的思想家。由于昌益其人和思想一度被埋没,加之遗稿大部分散失,我们很难准确地判断昌益在江户时代所起的作用。但是,从近世至近代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和现存遗稿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辨析出昌益的足迹及其在日本思想史上理应占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读卖新闻》1987年9月14日报道,由日本《读卖新闻》社等单位赞助、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日青少年问题学术讨论会",于9月2日至3日在东京的青年馆召开.这次讨论会研究的主题是中日青少年劳动观和价值观的变化,对两国青年工人的现状作了比较研究.在进行调查时两国学者发现,日本青年工人多数认为在自己的工作单位(1)可以得到教育和进修的机会;(2)大多数人工作认真;(3)没有迟到及怠工现象;(4)有固定的工作内容;(5)受到人的待遇.中国青年工人大多认为在自己的工作单位里人们(1)为社会而工作;(2)工作量很大;(3)人际关系融洽;(4)对提高生产率有强烈的关心;(5)厂方出现亏损个人并不担心失业.对于中日青年在工作、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问题上所做的不同回答,两国学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认为日本青年工人关于"大多数人工作认真","没有迟到和怠工现象"的回答,说明日本企业十分重视生产率,日本青年工人比较勤奋.而中国青年工人的工作欲望并不是很强烈,在劳动理念与实际之间存在差距,对这一差距如何解释,是两国学者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1年3月26日,中日民俗比较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落下帷幕。这次为期4天的学本讨论会,是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有70多位中日民俗学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2篇,30余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与会学者相互切磋、交流,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 相似文献
8.
由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和兰田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筹备的王维诗歌学术讨论会,经中宣部批准,定于今年五月初在西安召开。这是国内首次举办专题王维诗歌学术讨论会,也是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首次举办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为了开好会议,筹备组于今年二月开会,聘请霍松林(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我校兼职教授)、傅璇琮(中国唐代文 相似文献
9.
10.
11.
1980年6月27—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了布哈林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英、美、法、意、奥、加拿大等国著名的研究苏联和布哈林问题的专家,波、匈、捷、罗、南斯拉夫和中国也有代表参加,共约五十多人。讨论会分五个专题进行。一、布哈林和“社会主义建设”;二、布哈林和革命中的国际关系问题;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布哈林;四、在斯大林主义最后确立情况下对布哈林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0月9日至11日在意大利特兰托市召开了纪念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国际学术讨论会。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17名报告人中,除意大利学者外,还有来自中国、美国、西德和奥地利的学者。卫匡国(1614年生于意大利特兰托,1661年卒于中国杭州)是三百年前在沟通中西文化上作出卓越贡献的意大利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汉学家和地图学家。他在1643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与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NIRA)联合召开的中日学者第二次亚太地区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11日至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中日双方共有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15.
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中日学术讨论会综述林泓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1997年8月3日至5日,由山东省日本学会举办的“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日本学会会长苗枫林,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骆为...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当代美国中国学”学术理论讨论会于1983年12月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举行。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B. A.克里夫佐夫致开幕词。И. H.科尔库诺夫做了题为《美国中国学家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经济问题(七十——八十 相似文献
17.
1989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日生基础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日高龄化社会对策”学术讨论会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隆重举行。中日两国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分别会见了部分学者。 相似文献
18.
“真气说”和“平等与差别”思想贯穿于安藤昌益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安藤昌益的“人论”思想确实蕴含有“平等”的理念,但其男女观、人身人品观、职业身份观、国家民族观等思想中又潜伏着差别与歧视的观念。安藤昌益的“平等”与近代西方的“平等”是两个完全异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50年”中日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孙震海1995年9月25日至26日,“战后日本50年”中日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讨论会由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新构想研究会共同举办。新构想研究会成立于1990年11月,是日本总理府认可的政... 相似文献
20.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下属的斯拉夫史研究委员会(МКИСИ)于1988年9月6—8日在莫斯科举行了学术讨论会,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斯拉夫民族的社会发展问题。会上听取了9位斯拉夫学家的报告:《现代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美国S.菲谢尔-加拉蒂);《1914—1916年俄国的反战运动》(民主德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