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2006年8月初,刚刚陪女儿从德国获奖回国的胡东振仍紧张地忙碌着,陪着女儿全国各地演出。女儿胡丁琦刚刚在国际三大钢琴比赛之一的2006德国(舒曼杯)国际钢琴大赛总决赛少年组夺得亚军。被称为“钢琴才女”的胡丁琦,曾在2005年10月德国(舒曼杯)钢琴大赛亚太地区比赛中,一人囊括专业C组、贝多芬组、巴赫组和高级组4项冠军及2项亚军。胡东振13岁的女儿胡丁琦在舒曼杯(亚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上,一人夺得专业C组、贝多芬组、巴赫组和高级组的四项冠军及两顶亚军,创造了此项比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看到女儿赢得全场最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胡东振这个铮铮硬汉流泪了,他想起带女儿学琴的艰辛和自己的付出,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李光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3-56
在日本,关于紫式部的研究,其成果如汗牛充栋,构成了一门显学,即"紫学"。然而,综观其研究成果,几乎都极力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而忽略了作家本人的内在因素。笔者拟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紫式部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论证,以期向读者展示这位伟大作家的平凡一面。 相似文献
12.
13.
最近西方的研究假设,与17世纪和19世纪相比,18世纪代表着江南女性文学活动的衰落.我不坚持这一概括的正确性,并建议研究广东才女,旨在检验同样的衰落是否出现在江南以外的这一重要区域.这篇论文用三个部分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部分介绍八位18世纪广东的重要女作家,主要依据冼玉清出版于1941年的<广东女子艺文考>.从我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18世纪广东女性的文学活动没有衰退.第二部分集中于这一区域女性文学文化的另外两个与江南形成对比的方面,即广东才女对历史的特殊兴趣,和她们工作与生活更加以家庭为基础的创作语境.最后一部分探讨在地方和伞国的诗歌选集,尤其是恽珠刊刻于1831年和1836年的<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广东女性怎样得到表现,结论是全国范围的选集对广东女作家的表现还很不够.当冼玉清编辑选集时,她更多依据的是专门关于广东的选集和地方史志. 相似文献
14.
15.
16.
石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句老古话。追根溯源,女子不仅不必有才,且不必有教。“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是《诗·小雅·斯干》中的话。汉代的班昭在《女诫》中,更对女子提出了“德、言、容、功”四大要求:“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词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而偏偏不必 相似文献
17.
李灿朝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7-51
旷世奇书《镜花缘》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朝代为叙事背景 ,尽情描写百名才女的胆识贤智、才能技艺 ,构筑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才女形象群体。小说对才女“才”的抒写较明末清初的佳人及红楼女子均有进步一面 ,超越纯属个人素养修为的闺阁闲技 ,展现了更多的知识学问、实学强技 ,从而具备更广的社会内容和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独立人格的确立 ,摆脱了男性附庸的屈尊地位。作者塑造武则天形象虽表现出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但对其雄才大略、爱才重贤的“才”性予以了高度褒扬。作品从人格独立、女性解放的角度 ,对巾帼奇才群体形象充分礼赞 ,倾注了无比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说到画坛巨匠徐悲鸿的情感历程,一般的人都知道他的前妻蒋碧微和晚年相濡以沫的廖静文。其实,除了这两人外,徐悲鸿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情感经历,那人就是安庆才女画家孙多慈。 相似文献
19.
去年5月9日,美国纽约市花旗球场座无虚席,人头攒动。纽约大都会职业棒球队与旧金山巨人棒球队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对抗赛。美国人对棒球的痴迷,决不亚于巴西人之于足球。忽然间,一阵穿云裂石的歌声腾空而起响彻云霄,观众们停止喧哗抬头观望,是谁把美国国歌《星条旗》唱得如此激动人心扣人心弦?沸腾的赛场一时竞变得鸦雀无声。演唱刚结束,观众们抱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对抗赛进行到第七节时,那位小女孩再度出场,高歌一曲《天佑美国》来为 相似文献
20.
贺国光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58-61
以“才女”命名张爱玲,易将对张爱玲的定位引入误区。张爱玲与传统意义上“才女”迥然有别。将张爱玲纳入“才女”之列,等于湮没了张的思想独特性,她不是一个仅凭才情和禀赋从事写作的“才女”,而是具有强烈自觉意识和现代感的自由作家,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才女”不同,更与性别无关,却与人格的完整独立和思想的健康深刻有关。以“才女”命名张爱玲,一方面是文学研究中炒作作家经历身世恶习的结果,另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对张爱玲认识的肤浅,同时,亦折射出读者尤其是“张迷”们迷张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