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再萍 《学术论坛》2001,1(4):43-46
传统发展观对主体自由的理解,更多的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突出其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对自由的相对性和条件性的认识.因此,树立极限意识以及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解,是实现主体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学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最显著的区别,不仅在于它以形象反映生活,而且在于它渗透着情感色彩。对于文学来说,情感是内容的有机部分,是文学构成的深层基因。不含情感因素,不能打动人心,是不配称为文学的。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有见地的作家、文论家,都知道文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一部《红楼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封建末世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但曹雪芹通过空空道人之口,说它也仍是“大旨谈情。”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理论在主体实践与自由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要么把主体实践与自由笼统地谈在一起,而没有注意到主体实践的各个要素在自由实现中的不同作用;要么把二者割裂开来孤立地谈论实践的多个要素和自由实现的多个方面。本文仅就实践的要素之一──实践观念与自由实现的关系略作探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人是不断地创造着理想世界的理性动物。人永远不满足现状,它总是积极地、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以满足自身需要。就是说,人能以客观事物的现实存在为前提,按照自己的需要实际地改变客体的现成形式,创造出符合自身需要的…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文学主体性问题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本文也想谈谈主体性,但不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拟从“主体——情感——实践”这一宏观角度,即力图把问题提到哲学——美学高度上来作一番通贯性考察。因为我感到:强调文学主体性,这与当前很有影响的“实践美学”观点似很接近;而这派观点又正是迄今在美学界尚很有争议的。非难之者严厉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是唯物主义的,即肯定美在于物;而“实践美学”强调的“实践”虽说可以使“人的本质对象化”,有客观性,但本质上是主体性的,即不能不将美归结为某种“主、客观统一”,这就势必取消唯物主义一元论大前提,导致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在对“主体”范畴的讨论中,普遍认为认识主体是人,实践主体是人,历史主体也是人,三者指的是一回事。其实,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历史运动是三种不同的活动,它们的承担者即“主体”也完全不同。把三个主体概念混为一谈,只能使讨论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由此对认识、实践、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作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7.
三大社会形态下的主体自由郭利清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时是主体人的发展历史,也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由的历史,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获得自由。自由,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哲学研究中,有认识论方面的自由和历史...  相似文献   

8.
伦理学的确需要关注道德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因为道德主体是伦理学实践理性品格的践行者。这一研究必须遵循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因为“善”以“真”为基础,如果缺乏“真”的根据,那么道德主体性研究就会走向认识上的迷误,并易导致实践中的诸多偏颇。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理作为基本的认识方法,对道德主体性问题中的意志自由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并由此对道德实践中存在的“任性”现象作下理论上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级目标.无论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还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都暗含着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体和谐.社会和谐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其保障.社会和谐的关键是社会主体和谐.它包括人的自身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群已和谐,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6,19(5):5-10
媒介在主体构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介建构了自由交往的主体。数字艺术以数字媒介为载体,其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与基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但数字艺术审美主体的自由是以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为前提的,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既构成数字艺术审美主体自由的契机也是其陷阱。  相似文献   

11.
思想自由、表达自由与行为自由的法律界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民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中,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和行为自由是人身自由之下的最重要的三项自由。在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后,对这些属于公民自由权利的最主要部分加以研究,探索其应有的界限,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主体性问题成为一个“热点”,于是,主体和客体这一对概念便被人们广泛的应用着,不仅研究哲学的人们应用它们,而且研究文学的,研究美学的,研究历史学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伦理学的,研究价值论的,都在应用它们。而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许多同志都把主体和客体看作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但是,如果认识论可以把它们作为本学科的基本范畴,那么,以上其他学科可以不可以分别地把主体和客体作为自己的基本范畴?似乎在逻辑上不好说不可以。但如果说可以这样,那么认识论至少在这里是无法同其他学科相区别的。怎么办呢?这里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便是主体与认识主体、客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由、权利与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德性的内在构成因子之一,是德性自律的根据;权利是自由的现实存在形式之一,德陛主体以权利主体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人权”制度是德性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 对于规范、规律、自由这三个概念,中西学界不少学者进行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却罕见有专文从整体上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如果不从整体上准确地、完整地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其中任何一对概念间的关系就难以彻底阐明,甚至连单个概念的意义也难以充分揭示。本文在考察规范、自由各自特征的基础上,以规律为联系二者的纽结,试图突破以往孤立研究的局限,给出贯通三者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思想史上,思想理论家们竞相探寻“自由之谜”。有人从法律的角度来界说自由,将自由解释为做法律所许可的事情(如孟德斯鸠);也有人将自由看作精神的自由,即精神对自身必然性的认识(如黑格尔)。然而,人是社会性的人,从社会发展的属人状况亦即从人的伦理维度来认识人的自由,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伦理精神,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关于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有一段至理名言:“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的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  相似文献   

16.
郑伟 《兰州学刊》2005,(6):47-49
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再到道德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三种自由中,他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自由,这使得他的政治哲学最终走向了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权,其理论旨趣在于探讨主体在伦理、政治活动中的自由及其实现方式。权是指主体对社会规范的变通甚至违背。就权的目标而言,先秦儒家主张“时中”;就权的方式而言,先秦儒家主张“时行”。作为伦理政治主体的自由,权的依据在于仁道,权的最终保证在于主体人格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主体权利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人群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导人群,劳动力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自由选择权利的持续扩展,其中的基础性支撑是劳动力自主产权.劳动力只有通过市场化自由选择和城市化自由流动,才能够辨识和获取发展机会,从而改善绝大多数国民的二元制度发展困境.尽管中国社会转型涵括了非常丰富的发展内容,但人口发展与制度转型具有基础性、首要性和实质性,劳动力流动规律只有在制度成功转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同步有序的全面展开,以劳动力流动规律为依据的相关制度安排才能具有民本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江汉论坛》2021,(2):33-40
  相似文献   

20.
张中 《兰州学刊》2013,(2):15-20
在审美中,我们将会生成一种超越性的自由感,这就是审美自由.因而,审美自由并不只指感官自由,它更是指主体知情意完美协调的自由.推而广之,审美自由还将包含道德和意志内涵.换句话说,将世界审美化,审美自由将是广义的和终极的自由——审美主义就是这样的逻辑.从自由出发,审美最终导致真正自由的实现.这既是主体审美的历程,也是审美自由自身的要求.自由是主体性的自由,其核心理念是广义的“审美”.在这一意义上,审美与自由就是同义语.在此基础上,现代西方形成了审美主义思潮.不过由此出发,审美至上论、唯关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审美主义纷至沓来.事实上,这些将审美泛化的做法都与西方传统的神性或救赎理想密切相关.回到当下、回到眼前,我们能够把握和理解的“实在的”自由就是审美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