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主流和代表。社会的变革促使它演变与发展,并给后人留下了传奇和永恒。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旋律舒缓悠长,结构独具特色,歌词内容哲理性强。蒙古族民歌大都饱含了沧桑、寂寥的艺术之美,蒙古族原生态民歌更是把这种内在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科尔沁原生态民歌这一充满游牧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演唱形式,述说了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的辉煌文明,用其独特的歌唱方式、独有的歌曲内容,演绎着科尔沁草原上蒙古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和赞美大自然、祝福天地合一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
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特别是蒙古族民歌,而其中科尔沁民歌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使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魅力增添了又一份光彩。本文通过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尔沁民歌《嘎达梅林》传承人何巴特尔老人的访问交谈,梳理了科尔沁蒙古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叙事民歌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族口头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英译科尔沁叙事民歌有助于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英译现状梳理,以《陕北民歌》《阿诗玛》与《玛纳斯》等民族典籍译介成功案例为参照,紧密结合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特点,探讨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从“底本选择”“团队翻译”和“归异结合”的翻译策略,旨在助推更多的蒙古族文学典籍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文学,从其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作家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历程,都汲取了草原文化丰富的养分。科尔沁文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丰富的草原文化造就了科尔沁文学,而科尔沁文学则拓展了草原文化。在丰富的草原非物质文化滋养下,科尔沁作家文学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乡土风格的蒙古族文学流派,成为蒙古族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蒙古族作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着13世纪至今的悠久历史及文化,其艺术更是当今学者颇为关注的历史遗产。其中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作为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所反应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民族的历史文化、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杰出的英雄人物、重大的社会事件,甚至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礼仪等等在叙事民歌中都有鲜明生动地体现。特别是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本文主要从文化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来试图研究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萨满教是蒙古人信仰的古老宗教,神歌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萨满神歌并不是在民间自然生成的,它的形成与蒙古族民间歌曲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阐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将萨满神歌与科尔沁民歌从音乐基本形态方面进行了比较论证。  相似文献   

8.
一蒙古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其传统民歌浩瀚如海。哲里木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四盟之一,辖五旗二县一市,版图占历史上科尔沁部的相当一部分,习惯上称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境内现住有蒙古族人口六十万,占全自治区蒙古族人口近三分之一,是蒙古族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盟。这里蒙古族传统民歌蕴藏量丰富,其艺术成就也较高。因此,科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蒙古族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它堪称是一幅蒙古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蒙古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武装起义反抗反动派的斗争生活。本论文以作者多次到科尔沁右翼中旗进行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科尔沁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的文化渊源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力求客观地揭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是古代蒙古族叙事民歌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蒙古民歌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外来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蒙古族民歌的现代化产生了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蒙古族民歌本身的发展。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的兴起,标志着蒙古族民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蒙古族民歌的创作主体、题材、曲调都有了崭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民歌与科尔沁博神歌的互动形态有:直移型互动,演变型互动。科尔沁民歌人物中有科尔沁博、幻顿、渥都干。科尔沁博文化的观念意识,在科尔沁民歌中亦有体现。科尔沁民歌与科尔沁博神歌,同是草原母亲用乳汁养育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蒙古英雄史诗与蒙古族叙事民歌之间的相承性特征,并从它们的题材、英雄形象塑造、程式化特征等三个方面着眼,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承性特征以及所产生的传统文化渊源、社会历史根源、地理单元等诸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蒙古族叙事民歌的产生和发展渊源于蒙古民歌传统与英雄史诗传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那达慕是蒙古族独具特色的、承载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民俗喜庆集会。它如同活态的“蒙古文化博物馆”,以其特有的动态模式和多元类型,如官方传统那达慕,民间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国际那达慕、学校那达慕、象征性那达慕等多元形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交融和弘扬、习得和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尤其对民族文化从草原走向世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裕固族传统民歌面临着良性传承的问题。从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裕固族传统民歌在现阶段良性传承及发扬推广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裕固族传统民歌发展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风格交响乐作品,是作曲家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创作出的一系列以蒙古族文化内涵为表现内容,以蒙古族风格的民歌、器乐曲旋律或自创的带有蒙古族风格的旋律作为作品主题并贯穿发展的交响乐作品。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是作曲家眼中的蒙古族历史、英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等一切涉及蒙古族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是蒙古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传达的是蒙古族的崇高审美理想,是蒙古民族的感情、特有文化和审美方式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和成长的基础,都由多种因素构成,作为满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满族歌谣也是以此为根基。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满族歌谣提供了生成与发展的"河床",由此切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满族歌谣生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雷波县地处彝汉文化的交汇地带,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其中彝族民歌是最具特色的部分,其种类丰富,既有原生态彝族民歌,也有经过彝汉文化长期交融而演绎发展的彝族新民歌,这些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了大量经过记载或口头流传的彝族民歌曲目,进行了题材划分,并系统地进行了音乐学分析,力求全面展现雷波县彝族民歌发展脉络,为传承和发扬彝族文化瑰宝探求适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