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尧 《家庭科技》2007,(10):43-43
老人退休后,生活比较清闲,遇到老同事、老邻居总是要聊上好一会儿,和亲朋好友讲述自己的生活.对于父母们来说,他们的共同话题就是孩子.谈谈孩子的成就会让他们感到幸福,但是也会让他们产生攀比心理.拿孩子作比较,别人生活幸福就会很羡慕,回家再夸奖人家的孩子多么有出息,给自己孩子心里增加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孩子也给家庭带来数不尽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小学、初中、高中……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成长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写道: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很依赖父母、特别听父母的话,可是慢慢地孩子就变得逆反、不听话了。为什么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感觉快把孩子"弄丢"了呢?的确,外面的世界对孩子的诱惑很大,电视、网络、商家,时时刻刻和我们争夺着孩子的思想和欲望。家长要想不"丢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和孩子建立互相联系的"精神脐带",不断给孩子输送爱的养料。这个"精神脐带"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经常与孩子聊天,并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父母为什么要和孩子聊天很多家长会奇怪,"聊天"还有用?在他们看  相似文献   

4.
不要抑制孩子的兴奋入学头几天,孩子们内心都是兴奋的,即使是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可能会说个不停,问这问那。这时,父母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热情,抑制他们的兴奋,要配合"演戏",等他们慢慢平静,否则会让他们对学习丧失兴趣。  相似文献   

5.
孝顺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给父母钱、让他们衣食无忧就是孝顺。但我从小看着姐姐的爱情悲剧长大,父母的忧郁和伤感让我明白了:孝顺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不仅要照顾父母,还应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相似文献   

6.
深深的牵挂     
送父母上了回家乡的飞机,心中十分怅然。老父今年73岁了,家乡有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坚持要回家。 十年前我独自来深,为了弥补远离家乡给二老留下的伤感,我每月寄100元钱孝敬双亲。这事在当时的家乡小城可是“轰动新闻”,给二老挣了不少面子。几年后,100元钱已经不算什么了。看着年迈双亲,钱已经不能给他们带来安慰,哥哥也来深圳后,我们干脆将二老接来长住,儿孙绕膝,让他们不再寂寞。 父母那一辈,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老来个个一身病痛。我们兄妹4人毕业后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二老只  相似文献   

7.
周治 《家庭科技》2009,(11):10-10
我们这代人大多不止一个子女,但他们未必和父母住在一起。我的三个子女就散居海内外,不在我们二老身边。我们对此乐观看待,放他们高飞,让他们发展。老两口平时在一起看看书。上上网,有时出去旅游,也很自在。眼看年龄一年年大了,不免会想到人生最后一站该怎么个走法。虽然子女们都很孝顺,争着要我们去同住,但他们都很忙,且有自己小家需要照料。再说两代人年龄相差大,生活习惯相去甚远,长期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会伤和气。  相似文献   

8.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所以要靠家长告诉孩子。对于一些坏习惯,如果家长只是口头上对孩子说:"不对!不能这样!这样做是错误的!"但家长自己却没有遵守,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时刻  相似文献   

9.
在组织这个话题时,一些被访者让我感到了他们的矛盾心情。是的,儿女能够独立生活之前,是离不开父母的,而经济独立之后,心理上仍然离不开父母。无论他们生活得怎样,对父母的爱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雨夜,好友告辞,我坚持要送他到车站。最终,他拦住了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反正只能陪我一程,就此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也会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会被儿女、命运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先离开你,就是你先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自古如此.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 美国的父母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孩子从能拿得动勺子那一天起,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即使弄得满脸满身,父母也不会去管.家庭贫穷的学生可以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自己决定.中产阶级的孩子会带饭到学校,大多数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丢掉多少,父母一无所知,根本不问.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女儿。你一点也别想让她干活。反过来,如果她想干什么,你马上就得答应。我们成了她的仆人!”当孩子成为累赘时。父母真的生气了。但他们不明白,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起初,是你夺走他手里的扫帚,“你还小,会弄坏扫帚的,还是我自己干吧!”后来,孩子已经不小了,干活的热情所剩无几。要改变这种状况并不容易,何况坏毛病从小养成。怎么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行为方式。父母要正视孩子的安全感、自我意识、认知模式、社会交往、规则规范等天性,学会接纳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的接纳,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不必追求完美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也不例外。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不能一味追求完美。生活中,以下的教育片段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4.
人到中年,即到35—50岁的时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多事之秋,好比走进了黑洞洞的隧道,中年时期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家庭责任加重——这时孩子半大,或刚成人,他们处于发育阶段,独立个性及世界观正在形成,对父母依赖性渐弱,逆反心理重,不爱听父母唠叨,喜欢和同龄朋友相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使父母对他们更为关注,盯得更紧。经济尚未独立或刚刚独立,少年人情感波动很大,易受外来的诱惑,以及寻求职业等有许多问题要由中年父母操心。中年人自己的父母已进入年老、体弱、多病的阶段。他们还须尽儿女之孝,精力体力也会付出较多。只要父母中一人久病卧床,儿女有一个不争气  相似文献   

15.
王海娟 《家庭科技》2014,(11):21-21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话,就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再三提醒,孩子当然会嫌父母唠叨。  相似文献   

16.
不敢叹风尘     
王丹 《家庭科技》2013,(1):13-13
惊闻自己可能在公司裁员名单上后,我时常蒙着被子暗自流泪。工作至今,这是我遭遇的最重打击了。可给千里之外的老母亲打电话时,却一如既往地报喜不报忧,"妈,我很好,你们不要担心。"即使天塌下来,面对父母我也会若无其事。在外独自颠沛流离十多年了,刚离开父母视线时,哪怕是头痛脑热这些小问题,也会当成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17.
礼物     
关月 《家庭科技》2007,(11):1-1
当约翰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的父母意外地得到了那台邦迪克斯洗涤器。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约翰家的一个朋友应征入伍,朋友的妻子也准备跟他一起去。在他们离家期间,约翰一家为他们储存家具。令约翰一家意外惊喜的是,那个朋友提议让他们使用自己的邦迪克斯洗涤器。  相似文献   

18.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仔细观察80后的婚姻状况,我们会发现这里面常常出现一些杂音,并不都是来自80后自己,而许多是来自他们的父母。当独生子女一代面临结婚生子等情况时,80后的父母往往要把自己的愿望实现在子女身上,特别重视包括房子、彩礼等婚姻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留给女人说     
女人跟男人分手和男人跟女人分手是有分别的。女人跟男人分手,最紧要的是留一些尊严给他。男人跟女人分手,要把五个字留给她来说。 “我们分手吧。”——这五个字该由女孩来说。即使是你首先不爱她,你也该有风度地让她提出分手。男人惯常做的,就是对她愈来愈冷淡,让她自己觉得没趣,然后说:“我们分手吧。”女人会感激男人把这五个字留给她来说。她会永远记得是她首先不要你。这样的话,她也不会那么恨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