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的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作为教师或父母,应大胆地放下心中的"保护伞",让孩子自由、健康地发展,在大自然中成长,去体验必要的挫折,吃一些"苦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禾苗的生长智慧假期里的一天,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到岳父家,下车后还有二里多路,交通不便,只好徒步前进。  相似文献   

2.
不要抑制孩子的兴奋入学头几天,孩子们内心都是兴奋的,即使是不爱说话、不善表达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可能会说个不停,问这问那。这时,父母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热情,抑制他们的兴奋,要配合"演戏",等他们慢慢平静,否则会让他们对学习丧失兴趣。  相似文献   

3.
1.如果你的父母并非嫌贫爱富,而以人品为由,强力阻止你和某人谈恋爱,千万不要为了要证明他们是错的,就拚尽全力爱起他来。你会发现你吃的苦头远比想像的多,而稍能收成时,岁月已经没有留下任何空间可以懊悔。你不过证明了,那人比他们看得到的还烂很多。2.如果一个男人在交往时已经大咧咧地开口跟你借钱,你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台中奖率很高的吃角子老虎,或一台短路的自动售货机。  相似文献   

4.
钟合 《家庭科技》2014,(8):18-18
9月份孩子们就要步入幼儿园了。科学地讲,幼儿第一次走出家门,全天候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都要经历"分离焦虑期"。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那么如何让孩子较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家长态度要明确同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孩子能很快适应环境,有的孩子却需要很长时间。明智的父母会对孩子说:"我们去单位上班,宝宝也要到幼儿园上班,下班了我们才能见面。"送孩子入园时,家长不能流露出难舍难分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楼梓杉 《家庭科技》2013,(11):24-24
周末去朋友家,发现朋友家的书桌上摆放着几张纸,上面一条条罗列着一些内容。细看下来,得知是朋友写给自己孩子的。里面的内容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有"考场谨记:寸土必争,分秒必争"字样的语句;还有诸如五讲四美之类的内容。饭桌上,朋友的孩子没吃几口就溜走了。他随手拿起茶几上我带去的零食,边吃边看电视。朋友喊他过来吃饭,他反驳道,这不是正吃着吗?一句话搞得我们哭笑不得。最后他吃他的,我们吃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对待挫折,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当我拿到新居的钥匙开门时,一下惊呆了。因为他——我的前夫也正开门。我们同走一个楼梯,门对门。 世界无比之大,又无比之小。10年前,我们分道扬镳,10年后,竟成了邻居。命运真是会捉弄人。在掌握了各自的生活规律后我们尽量避免碰面,但要命的是,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竟成了同班同学。自然,我的先生和他的太太,也成了熟人。 有一次,他孩子到我家玩,快到吃饭时,他大声地在自己家里喊孩子回家。他太太从外面回来碰上了,  相似文献   

8.
荔叨 《社会科学论坛》2010,(22):146-153
法国哲学家、现代思想大师让·鲍德里亚对以"消费"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剖析,本质性地揭示了被强迫镶嵌在"符号编码"消费秩序逻辑中的现代人的深层异化状态,这种强迫逐渐在一种"集体性"的互相参照和共同惯性下转化为消费社会中的符码消费"自觉",在这种"自觉"中,消费社会的工业化生产逻辑与消费战略进一步强化了它,并将这个"自觉"的根本动力——"需求体系"完全内化为"生产体系"的一个自然部分,个体的"真实"消失了,在符号与符号的对应中、在幻象般的传媒文化中、在"救赎物品"与"欲望战略"的身体与性欲中、在关切与休闲的不可能之真中,同时也在"暴力、非暴力亚文化与疲劳"组成的社会混乱中,个体的主体性被虚拟地"超真实"复活了,这些个体的复活是因为他们集体性地出卖了自己的"影子",以为如此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个性,找到社会之镜中的区分型"自我",可是这些被出卖的"影子"却在消费的整体生产系统中反过来真实地谋杀了"自我",这就是消费社会的"白色"神话。而这个"白色"神话的上演舞台绝不只是在那个异于我们的西方"他者世界",我们的世界难道没有重复和深化着它吗?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海盐沈荡话人称代词的"格"问题。该方言点的人称代词系统有两套形式,我们称之为"第一式"和"第二式"。单数第一式为"我侬(我)、奈(你)、伊奈(他)",复数第一式为"我拉(我们)、娜拉(你们)、伊拉(他们)";单数第二式为"吾(我)、奈(你)、伊(他)",复数第二式为"佤(我们)、娜(你们)、娅(他们)"。第一式常用作主语,也用于单说或强调,第二式常用作宾语、定语。  相似文献   

10.
彭彭非常活跃,吃饭时总是围着饭桌跑来跑去,他奶奶就在后面追着喂.一个多小时过去,饭还没吃下半碗.彭彭爸妈觉得这种习惯不太好,哄也哄过,骂也骂过,甚至还打了不少次,但有奶奶护着,他一点儿也不怕.医生了解彭彭的情况后,建议孩子父母多跟奶奶沟通,并告诫单纯粗暴地打骂孩子会造成小孩情绪不佳,肝气不舒,反而会影响他们的脾胃运化功能,进而加重厌食.  相似文献   

11.
金海哨 《中文信息》2022,(2):161-163
中国有句名言:"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可以加以借鉴.现在的一些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让孩子学这学那,认为孩子学得越多,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就会比别的孩子优秀,以后的机会就会更多,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也是很多家长没有看清楚的一点,对孩...  相似文献   

12.
苗元江 《家庭科技》2013,(11):43-43
不知从何时起,"陌生人"成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词语。"别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别轻易理睬陌生人的搭讪""别给陌生人开门"……每个人心里都绷着这几根弦,将人际间的友善和温情拒之千里。记忆中那些在邻居家吃饭、写作业的温情画面正离我们远去。有人形象地比喻:"我们就像把自己装在瓶子里,能看到外面,也渴望交流,却很难走进对方的瓶子里。"为何人与人的关系日渐疏远?首先,我国已从过去的"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文化层  相似文献   

13.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两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不叫对方的名字,也不像过去那样叫对方为"孩儿他爸""孩儿他妈"。他们称呼对方为"哎",如果两人离得近,就是小声"哎";如果离得远,还会"哎"上好几遍,一遍比一遍大声,直到对方听到为止。"哎"了这么多年,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更别说什么海誓山盟了。但在我看来,他们一直在无声地说着海誓山盟。  相似文献   

14.
嘉倩 《家庭科技》2014,(12):17-17
还记得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我被外婆和母亲送进学校。看着她们离开的身影,我从教室里奔了出来,一路哭喊着,结果又被她俩送了回去。 长大后,去欧洲留学。在机场,就算千百万个不愿意,还是笑着洒脱地和父母挥挥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因为一旦多说哪怕一句话,鼻子就会酸,眼泪根本止不住。 刚恋爱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选择距离远的男/女朋友,因为总觉得,恋爱的意义就在于花前月下,两个人甜甜蜜蜜地"在一起"。我肚子饿了,你在楼下一喊,带我去吃牛肉面;远距离的那位,连道一声"晚安"都很悲凉。  相似文献   

15.
贾庆军 《殷都学刊》2011,(3):136-141
在考察黄宗羲关于"天"的概念时,我们会发现他提到了两种"天"的概念:一是他认为"天"即"气",是万物的始源;一是他认为"天"即"理",是万物的主宰。这两种概念是不冲突的,毋宁说是互补的。无论是"气"之天还是"理"之天,终归是一天。"理"之天不过是"气"之天的一项重要功能的体现。而这就展示了东方哲学的独特逻辑,即部分与整体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家庭科技》2013,(11):18-18
每天放学时,学校周边的商店里一些花花绿绿的小零食和饮料吸引了众多学生。这些小零食中,很多是由小食品厂生产,有些甚至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然而,这些或咸或甜或香或辣又极其便宜的零食,对学生们充满了无限的诱惑。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就像在品尝人间美味。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吃这些零食,也只知道不卫生,孩子吃了会喉咙疼、肚子疼等。然而,小零食的危害可不止这个。有研究证明,小零食的危害在于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7.
你的生活有趣味吗?每天除了工作,你会感到无聊乏味吗?当年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所学建筑专业比较枯燥,父亲梁启超写信建议他选一两样"娱乐项目",比如音乐、文学、美术等。这样,生活不至于单调乏味。梁启超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他希望孩子学会他的"趣味主义"。过有趣味的生活,人才能够获得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18.
曾有友人问我:如果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你会不会打他呢?我为之愕然。我不会,绝对不会打他,不是因为他很听话,而是因为我们用语言就沟通得很好,从未想到有哪些矛盾与冲突需要用暴力来解决。 从孩子初涉人世那时起,他们就对我们家长最为信赖,最为依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孩子把父母的话当做耳旁风,甚至事事对立,直到做出远非双亲  相似文献   

19.
★当大人介绍你时,要大方地看着人家,并且礼貌地和对方打招呼.跟年幼的孩子在一起,要学会照顾别人. ★上车时不要抢最好的位子,下车时让别人先走. ★自己带的零食等要分给大家吃.别人吃东西时不要盯牢不放. ★一桌人吃饭时不要第一个动筷子,也不要盯牢一碗菜吃.如果是转盘式的桌子,当别人夹菜时别转动.少喝饮料,多吃饭,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尝一尝.  相似文献   

20.
“挫折的反应”在心理学中,指的是在遇到挫折时,所产生的心理,行为的应答性变化;“性格的塑造”在文艺学中,指的是对于人物的艺术形象的刻划。文艺家研究人的“挫折的反应”,会有助于他们在艺术地再现生活时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人物。首先,文艺家明瞭“挫折的反应”可以帮助他理解生活中的似乎难以捉摸的一些人的“怪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